保温时间对镀锌B1500HS钢镀层组织和成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12 13:22
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对镀锌B1500HS钢镀层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验证了基体元素扩散对镀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厚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但当保温时间延长到7 min时,镀层厚度增幅变小。Г相与α-Fe(Zn)含量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保温时间为3 min时,镀层表面由Г相、α-Fe(Zn)相和ZnO组成,保温时间为7 min时,Г相消失。Mn元素由基体扩散至镀层表面,在不同的保温时间下分别形成了MnO2和ZnMn2O4。Al元素在保温时间为7 min时聚集于混合氧化层与α-Fe(Zn)相之间,形成Al2O3。
【文章来源】:材料热处理学报. 2020,41(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保温时间冲压后的镀层XRD图
未冲压镀层只存在η相,如图1的XRD结果所示。且发现α-Fe的特征峰值,表明X射线的相互作用体积大于镀层的相互作用体积,可以用XRD分析整个镀层。图2为GI镀层在900 ℃保温不同时间冲压后的镀层横截面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 OM)形貌。随保温时间的延长,镀层组织更为粗大,呈不规则柱状式生长。比较镀层的厚度可以发现,在加热到900 ℃保温3 min后的镀层厚度为20.76 μm,延长保温时间到5 min,镀层厚度为28.68 μm,与保温3 min相比较,镀层厚度增加。这是由于高温时抑制层被完全破坏,锌层和基体相互扩散没有阻碍,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镀层中Fe的含量逐渐增加,涂层的厚度也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10]。由图3可知,继续延长保温时间到7 min,镀层厚度增加到30.65 μm,但增厚幅度变小。虽然整体Fe元素浓度沿界面向镀层表面方向减小,但由于保温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浓度梯度逐渐减小,Fe浓度的变化趋于缓慢,因此镀层增厚变缓[11]。为进一步分析镀层组织,对镀层在900 ℃保温不同时间冲压后的镀层横截面进行背散射电子(Backscattered electron, BSE)图像观察,如图4所示。观察图4(a)可知,镀层截面上部分出现灰黑色物质,厚度约为2 μm,区域1碳含量高达51.94%。保温时间5 min后冲压得到的镀层,其上部分的黑色物质减薄且颜色变浅,但图4(b)区域2中C含量仍高达50.91%。加热时间延长到7 min时,镀层截面最上部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4(c)中黑色物质消失,出现灰白色层状物质,且发生明显A、B分层。图2 在900 ℃保温不同时间冲压后的镀层横截面OM形貌
在900 ℃保温不同时间冲压后的镀层横截面OM形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2MnB5钢锌基镀层加热过程中组织演变及裂纹形成[J]. 崔青玲,李建平,李世宇,乔长乐. 钢铁研究学报. 2019(02)
[2]预合金化时间对热成形钢锌基镀层组织和成分的影响[J]. 于武刚,邱肖盼,张杰,江社明,杨慧宇,张启富. 钢铁. 2017(07)
[3]热成形钢镀层研究进展[J]. 张杰,江社明,张启富. 金属热处理. 2015(03)
[4]加热工艺对热成形钢表面纯锌镀层组织和表面氧化物的影响[J]. 张杰,江社明,张启富,刘常升,滕华湘. 腐蚀与防护. 2014(05)
[5]热浸镀中硅反应性研究[J]. 苏旭平,李智,尹付成,贺跃辉,潘世文. 金属学报. 2008(06)
本文编号:3432660
【文章来源】:材料热处理学报. 2020,41(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保温时间冲压后的镀层XRD图
未冲压镀层只存在η相,如图1的XRD结果所示。且发现α-Fe的特征峰值,表明X射线的相互作用体积大于镀层的相互作用体积,可以用XRD分析整个镀层。图2为GI镀层在900 ℃保温不同时间冲压后的镀层横截面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 OM)形貌。随保温时间的延长,镀层组织更为粗大,呈不规则柱状式生长。比较镀层的厚度可以发现,在加热到900 ℃保温3 min后的镀层厚度为20.76 μm,延长保温时间到5 min,镀层厚度为28.68 μm,与保温3 min相比较,镀层厚度增加。这是由于高温时抑制层被完全破坏,锌层和基体相互扩散没有阻碍,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镀层中Fe的含量逐渐增加,涂层的厚度也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10]。由图3可知,继续延长保温时间到7 min,镀层厚度增加到30.65 μm,但增厚幅度变小。虽然整体Fe元素浓度沿界面向镀层表面方向减小,但由于保温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浓度梯度逐渐减小,Fe浓度的变化趋于缓慢,因此镀层增厚变缓[11]。为进一步分析镀层组织,对镀层在900 ℃保温不同时间冲压后的镀层横截面进行背散射电子(Backscattered electron, BSE)图像观察,如图4所示。观察图4(a)可知,镀层截面上部分出现灰黑色物质,厚度约为2 μm,区域1碳含量高达51.94%。保温时间5 min后冲压得到的镀层,其上部分的黑色物质减薄且颜色变浅,但图4(b)区域2中C含量仍高达50.91%。加热时间延长到7 min时,镀层截面最上部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4(c)中黑色物质消失,出现灰白色层状物质,且发生明显A、B分层。图2 在900 ℃保温不同时间冲压后的镀层横截面OM形貌
在900 ℃保温不同时间冲压后的镀层横截面OM形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2MnB5钢锌基镀层加热过程中组织演变及裂纹形成[J]. 崔青玲,李建平,李世宇,乔长乐. 钢铁研究学报. 2019(02)
[2]预合金化时间对热成形钢锌基镀层组织和成分的影响[J]. 于武刚,邱肖盼,张杰,江社明,杨慧宇,张启富. 钢铁. 2017(07)
[3]热成形钢镀层研究进展[J]. 张杰,江社明,张启富. 金属热处理. 2015(03)
[4]加热工艺对热成形钢表面纯锌镀层组织和表面氧化物的影响[J]. 张杰,江社明,张启富,刘常升,滕华湘. 腐蚀与防护. 2014(05)
[5]热浸镀中硅反应性研究[J]. 苏旭平,李智,尹付成,贺跃辉,潘世文. 金属学报. 2008(06)
本文编号:3432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432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