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钛复合管绕弯成形基、覆管的耦合作用
发布时间:2021-10-29 02:45
为了揭示铜钛复合管绕弯成形过程中的基、覆管的耦合作用及变形机理,建立了单层钛管、单层铜管和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绕弯—回弹全过程有限元模型,从回弹和截面变形的预测上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所建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对比模拟结果发现:覆管、基管在绕弯过程中相互作用力较小,不存在明显的变形不协调现象;复合管的回弹量介于钛、铜管之间,是覆管与基管共同回弹的结果;绕弯过程中,基管降低了覆管的截面变形量,而覆管增大了基管的截面变形量,覆管和基管的相互作用在整体上减缓了复合管的截面变形。
【文章来源】:塑性工程学报. 2020,27(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铜钛复合管绕弯有限元模型
截面变形量的计算方法
实验和模拟结果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ynaform的小半径弯管充液成形[J]. 蔡晋,刘建邦. 锻压技术. 2019(08)
[2]大径厚比薄壁铝管1D弯曲半径成形方法[J]. 杨坪川,吴孔炜,李鑫,徐雪峰,熊光利. 锻压技术. 2019(02)
[3]管坯结构对小半径薄壁弯头内胀冷推弯成形的影响[J]. 付春林,王宛山,徐雪峰. 锻压技术. 2019(01)
[4]毛细铜/钛复合管材的游动芯头拉拔制备及组织性能[J]. 刘新华,林一良,付华栋,刘雪峰,谢建新. 工程科学学报. 2017(03)
[5]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的热旋锻制备及其界面组织性能[J]. 刘新华,邹文江,付华栋,刘雪峰,谢建新. 稀有金属. 2017(04)
[6]国内外双金属复合管研究现状[J]. 王纯,毕宗岳,张万鹏,杨耀斌,韩茈晨. 焊管. 2015(12)
[7]双金属复合管件浇铸缺陷控制研究[J]. 杨宏博,李京社,杨树峰,于满,高向宙. 铸造技术. 2014(01)
[8]双金属复合弯管的消失模铸造[J]. 郭亚军,叶升平,孔德选,肖小峰.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3(11)
[9]TA1-Al双金属复合管冷推弯模拟及试验[J]. 郭训忠,陶杰,唐巧生,李华冠,卞佳敏,李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2(04)
本文编号:3463810
【文章来源】:塑性工程学报. 2020,27(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铜钛复合管绕弯有限元模型
截面变形量的计算方法
实验和模拟结果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ynaform的小半径弯管充液成形[J]. 蔡晋,刘建邦. 锻压技术. 2019(08)
[2]大径厚比薄壁铝管1D弯曲半径成形方法[J]. 杨坪川,吴孔炜,李鑫,徐雪峰,熊光利. 锻压技术. 2019(02)
[3]管坯结构对小半径薄壁弯头内胀冷推弯成形的影响[J]. 付春林,王宛山,徐雪峰. 锻压技术. 2019(01)
[4]毛细铜/钛复合管材的游动芯头拉拔制备及组织性能[J]. 刘新华,林一良,付华栋,刘雪峰,谢建新. 工程科学学报. 2017(03)
[5]铜/钛双金属复合管的热旋锻制备及其界面组织性能[J]. 刘新华,邹文江,付华栋,刘雪峰,谢建新. 稀有金属. 2017(04)
[6]国内外双金属复合管研究现状[J]. 王纯,毕宗岳,张万鹏,杨耀斌,韩茈晨. 焊管. 2015(12)
[7]双金属复合管件浇铸缺陷控制研究[J]. 杨宏博,李京社,杨树峰,于满,高向宙. 铸造技术. 2014(01)
[8]双金属复合弯管的消失模铸造[J]. 郭亚军,叶升平,孔德选,肖小峰.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3(11)
[9]TA1-Al双金属复合管冷推弯模拟及试验[J]. 郭训忠,陶杰,唐巧生,李华冠,卞佳敏,李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2(04)
本文编号:3463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463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