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Cu对过共晶Mg-Ni合金组织与储氢性能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3 06:03
  镁(Mg)基储氢合金作为未来理想的贮氢材料,以其在吸放氢量及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于众多贮氢合金中脱颖而出。本文首先对储氢合金的分类进行简要概述,对Mg基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以及性能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已研究的Mg系储氢合金中,纯Mg基合金具有很高的质量吸氢量,最高理论吸氢量能够达到7.66 wt%,Mg2Ni基储氢合金相比于Mg基储氢合金具有较好的动力学性能,但储氢量有所下降,为3.62 wt%。针对于两种基体储氢合金的各自特点,本文就研究相对较少的富Mg2Ni基的过共晶Mg40Ni10合金进行研究,实验部分采用B侧元素Cu对Ni进行取代。首先采用熔铸法制备了铸态Mg40Ni10-xCux(x=0,2,4,6)合金,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方法对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相构成进行分析,发现Mg40Ni10铸态组织由粗大的Mg2Ni初生相与片层状的Mg-Mg2Ni共晶组成,Cu的加入改变了组织形...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Cu对过共晶Mg-Ni合金组织与储氢性能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


中国能源结构展望图[2]

过程图,储氢合金,成分,压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4-图1-2压力-成分-温度(PCT)曲线和范特霍夫曲线[18]P8储氢合金的热力学参数可以通过测量吸、放氢过程之中压力-成分-温度之间的关系求出,在曲线的α+β相区各参数之间符合Van’tHoff关系:ln=(1-2)在α+β相区内lnP与温度T的倒数之间为线性关系,因此,借助合金不同温度下的压力-成分-温度曲线,能够得到氢压的对数和温度的倒数之间的关系(范特霍夫关系曲线),典型合金的范特霍夫关系见图1-2。反应焓是储氢合金热力学性能的主要参数,利用PCT曲线的斜率和与y轴截距的绝对值就可以分别获得H和S。H即为储氢材料和H2反应形成β相时放出的热量,H的数值变化量越大,MxHy的热稳定性就越强;S的大小代表了着反应发生趋势的强弱,在Mg基储氢材料中,生成熵的变化量越大,则PCT曲线中的水平部分越往下,即氢化物在更低的压力下才能解吸,氢化物的稳定性越高[7]。对于Mg基储氢材料,要求合金的氢化产物稳定性应当尽可能的低,因此为提高储氢合金的吸放氢性能,应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适当降低生成焓以及生成熵的值。1.3合金的储氢机理金属氢化物的储氢机理与物理储氢方式不同,合金吸收以及放出氢气时有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发生,为化学储氢方法。合金的吸放氢过程一般简化成三个主要的阶段进行:首先,将合金置于氢压氛围下,氢气分子通过物理吸附附着在合金表面,氢气分子中的H-H键断裂,H2解离变为H;然后,H2离解产生的H向内扩散进入到合金的原子间隙,此时的合金相称为α-固溶体,α相仍保持着基体合金的结构,其浓度随着温度发生缓慢的变化,

简化模型,金属,氢气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5-体系的热力学平衡条件为:12H2(,)=H(,,H)(1-3)式中,H2是H2的化学势,H是α中H的化学势,CH为H的浓度;与此同时,合金表面不断有氢气附着并发生解离成为氢原子,氢原子不断从合金表面向内扩散使合金中的氢浓度升高,直到α-固溶体浓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氢化物(β)相开始形核长大形成金属氢化物并释放出热量,这样氢气就被储存在了金属储氢材料中[8]。金属与H2发生化学反应形成β相的反应如下:M+2H2MH+Q(1-4)式中,Q表示发生氢化反应所释放的热量。此时,系统中包含α、β和氢气三个相,含有两种组分(金属和氢气),根据吉布斯相律,自由度(f)为:=+2(1-5)其中C是组分的个数,P是相的个数。因此,在两相区,氢气压力不再改变,浓度上升。如果达到纯β阶段(α阶段完全消失),此时相数变为2,系统就有两个自由度,氢进入β相的固溶体中,随着β相浓度继续增大,氢的压力再次升高。图1-3金属吸放氢简化模型[9]氢气的释放过程与吸收过程相反,当外界氢压较低时,首先氢化物吸热形成固溶体,然后固溶体中的氢原子在材料中由内部向外部扩散,最后H-H键在材料表面重新结合形成氢气,并释放出来。上述过程为一个完整的吸放氢过程,储氢合金的使用过程也就是吸放氢的循环过程。1.4储氢合金的分类各体系的储氢合金主要包含A侧元素与B侧元素两种,A侧元素为吸氢型元素,能够和H2反应向外放热,主要与合金的吸氢量有关;B侧元素对H2几乎


本文编号:3492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492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