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激光熔覆铁基耐磨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10:14

  本文关键词:激光熔覆铁基耐磨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汽车模具是汽车生产中的重要消耗部件,对其表面进行强化和修复是提高其耐磨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6kW光纤激光器在Cr12MoV汽车模具钢表面激光熔覆铁基合金粉,运用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仪,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率对熔覆层成形、尺寸、稀释率及组织结构和微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理想的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2000W,扫描速度4mm/s,送粉率15g/min。该工艺参数下熔覆层晶粒细小,,与基体呈现良好冶金结合,稀释率为9.8%,熔覆层显微硬度最高达900HV。 在铁基合金粉基础上添加Ti-Fe粉和高碳铬铁粉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的Fe基合金复合涂层,分别设计涂层中[Ti+C]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10%、15%,涂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涂层组织细化结构致密,宏观质量较好,无明显裂纹。涂层组织由α-Fe、TiC和Fe3C组成。随着涂层中合成的TiC含量的增加,TiC颗粒形貌由块状转变成花瓣状,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TiC颗粒主要分布在熔覆层上层。透射电镜分析显示TiC颗粒周围出现马氏体组织,由于固态相变和激光的快速冷却形成的板条状高硬度马氏体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熔覆层硬度。 在Cr12MoV汽车模具钢表面激光熔覆Nb-Fe粉、高碳铬铁粉以及铁基合金粉原位合成NbC颗粒增强的Fe基合金复合涂层。设计涂层中[Nb+C]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5%、10%、20%、30%。涂层组织由α-Fe、γ-Fe、NbC、Fe3C组成。随着涂层中合成的NbC含量的增多,单位面积上NbC颗粒数量增多,且NbC的形貌由四边形向花瓣状转变。在NbC含量10%的铁基合金粉上加入稀土氧化物CeO2,CeO2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4%,稀土氧化物CeO2的加入使得铁基/NbC涂层组织更加细化,XRD分析显示NbC相的半高宽变大,NbC颗粒的晶粒变细小。不同含量稀土氧化物CeO2的加入没有使得物相种类发生明显变化。稀土氧化物CeO2的加入增强了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凝固方向不再单一的从底部到顶部,同时减小了基体对熔覆层的稀释。熔覆层中加入4%的CeO2的显微硬度稍高于不加入CeO2的显微硬度。 对激光熔覆铁基/NbC涂层在M-200型环块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损试验,对比未激光熔覆的Cr12MoV钢,发现随着涂层中NbC含量的增多,试样的耐磨性先增大后减小,10%的Fe基NbC涂层中添加4%稀土氧化物的复合涂层耐磨性最好,磨损失重量最小。激光熔覆铁基/NbC涂层的磨损失效机制主要有磨粒磨损和表面氧化磨损。而未激光熔覆的Cr12MoV钢的磨损机制主要有粘着磨损和表面氧化磨损。激光熔覆铁基/NbC涂层的摩擦系数在0.2到0.3之间浮动,未激光熔覆Cr12MoV钢试样的摩擦系数最低。此外,对激光熔覆铁基TiC涂层在MLS-225型湿砂橡胶轮式磨粒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损试验,发现随着涂层TiC含量的增多,磨损失重量减小。当TiC含量为15%时,磨损失重量最少,为Cr12MoV钢磨损量的1/3。
【关键词】:激光熔覆 原位合成 耐磨硬质相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G174.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2.1 激光熔覆材料研究现状11-14
  • 1.2.2 激光熔覆工艺研究现状14-16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16-19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19-25
  • 2.1 实验材料19-20
  • 2.1.1 基体材料19
  • 2.1.2 激光熔覆粉末19-20
  • 2.2 激光熔覆设备介绍20-22
  • 2.2.1 激光器20-21
  • 2.2.2 送粉系统21
  • 2.2.3 水冷装置21-22
  • 2.3 实验分析方法22-23
  • 2.3.1 金相组织观察22
  • 2.3.2 扫描电镜观察22-23
  • 2.3.3 X 射线衍射分析23
  • 2.3.4 透射电镜分析23
  • 2.4 力学性能测试23-25
  • 2.4.1 硬度测试23
  • 2.4.2 耐磨性能测试23-25
  • 第3章 工艺参数对铁基自熔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25-33
  • 3.1 实验用基体材料及实验方法25-26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26-32
  • 3.2.1 激光参数对熔覆层尺寸的影响27-29
  • 3.2.2 激光参数对熔覆层稀释率的影响29-30
  • 3.2.3 激光参数对熔覆层组织的影响30-31
  • 3.2.4 激光参数对熔覆层硬度的影响31-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激光熔覆原位合成碳化物增强铁基熔覆层33-55
  • 4.1 激光熔覆材料的选择33-34
  • 4.2 原位合成 TiC 增强铁基熔覆层34-40
  • 4.2.1 实验材料与工艺参数34-35
  • 4.2.2 原位合成 TiC 增强铁基熔覆层相结构35-36
  • 4.2.3 原位合成 TiC 增强铁基熔覆层显微组织36-40
  • 4.2.4 原位合成 TiC 增强铁基熔覆层显微硬度40
  • 4.3 原位合成 NbC 增强铁基熔覆层40-48
  • 4.3.1 实验材料与工艺参数40-41
  • 4.3.2 原位合成 NbC 增强铁基熔覆层组成及相结构41-42
  • 4.3.3 原位合成 NbC 增强铁基熔覆层显微组织42-48
  • 4.4 含 RE 铁基 NbC 复合涂层48-53
  • 4.4.1 实验材料与工艺参数48
  • 4.4.2 含 RE 铁基 NbC 复合涂层组成及相结构48-49
  • 4.4.3 含 RE 铁基 NbC 复合涂层显微组织49-52
  • 4.4.4 含 RE 铁基 NbC 复合涂层显微硬度52-53
  • 4.5 本章小结53-55
  • 第5章 激光熔覆层的耐磨性分析55-67
  • 5.1 TiC 增强 Fe 基熔覆层耐磨性分析55-58
  • 5.1.1 磨损量分析56-57
  • 5.1.2 磨损形貌分析57-58
  • 5.2 含 RE/Fe 基 NbC 涂层耐磨性分析58-64
  • 5.2.1 磨损量分析58-59
  • 5.2.2 磨损形貌分析59-62
  • 5.2.3 摩擦系数分析62-64
  • 5.3 本章小结64-67
  • 结论67-69
  • 参考文献69-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73-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魁武;国外激光熔覆材料、工艺和组织性能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2年06期

2 张魁武;国外激光熔覆设备[J];金属热处理;2002年07期

3 黄延禄,邹德宁,梁工英,苏俊义;送粉激光熔覆过程中熔覆轨迹及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5期

4 满翠华,赵会友,宁桂峰;激光熔覆中裂纹控制的试验研究[J];矿山机械;2004年03期

5 王永峰,薛春芳,田欣利,周兰英;送粉式激光熔覆能量有效利用率分析[J];激光技术;2004年02期

6 周广才,孙康锴,邓琦林;激光熔覆中的控制问题[J];电加工与模具;2004年02期

7 孙宽;姚继蔚;徐忠锦;林树忠;;影响激光熔覆质量的主要因素[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年03期

8 张三川;姚建铨;;氧化锆掺杂激光熔覆涂层成形、结构与增韧机制[J];激光杂志;2007年02期

9 季霞;周建忠;郭华锋;徐大鹏;;同轴送粉激光熔覆件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J];工具技术;2007年08期

10 张维平;赵玉兰;李廷举;;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3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4 张万红;方亮;赵刚;;液相分散沉降法制备激光熔覆预涂涂层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陈畅源;邓琦林;葛志军;;激光熔覆中的应力研究[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邓琦林;;舰船关键零件的激光熔覆修复[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明娣;刘秀波;郭开波;宋成法;傅戈雁;石世宏;;激光熔覆成形件的应力分析与裂纹控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王永峰;田欣利;薛春芳;;送粉式激光熔覆能量利用率的分析模型[A];第十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黄延禄;杨永强;;双方程边界耦合法激光熔覆传质过程数值模拟[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继常;;激光熔覆工艺理论与试验研究[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翟扬;激光熔覆硼、钛材料市场海阔天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汤兆宏;激光熔覆专利技术修复绥中电厂80万千瓦汽轮机围带铆钉损伤[N];中国电力报;2008年

3 记者 赵静;激光熔覆术成功再造煤矿机械[N];中国煤炭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汤兆宏;成功修复宝钢自备电厂35万千瓦汽轮机缸体[N];中国电力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征;激光熔覆强化和修复薄壁型零部件关键技术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黄凤晓;激光熔覆和熔覆成形镍基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庆茂;送粉激光熔覆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4 张三川;送粉激光熔覆陶瓷掺杂复合涂层技术及涂层成形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5 李明喜;钴基合金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激光熔覆涂层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6 郑敏;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制备生物陶瓷涂层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明娣;基于光内送粉的激光熔覆快速制造机理与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李嘉宁;钛合金激光熔覆Ti-Al/陶瓷复合涂层组织结构与耐磨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张尧成;激光熔覆INCONEL 718合金涂层的成分偏聚与强化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宫新勇;激光熔覆沉积修复TC11钛合金叶片的基础问题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涛;铝青铜表面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温度场的数值模拟[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2 孙宽;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刘常乐;载气式激光熔覆送粉器的研制[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4 徐大鹏;基于激光熔覆的金属零件快速制造工艺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5 高爱兵;送粉式激光熔覆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6 郝明仲;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及其自适应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贺敬地;自动流量平衡阀端帽的激光熔覆工艺与装置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媛媛;同轴送粉式激光熔覆气体—粉末流对熔池形貌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张英余;2Cr13不锈钢轴套激光熔覆制造技术与工艺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10 李大生;激光熔覆金属层晶粒形成模型及其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激光熔覆铁基耐磨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6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426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7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