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基于红外测温的轴承套圈磨削烧伤检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06:05

  本文关键词:基于红外测温的轴承套圈磨削烧伤检测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磨削烧伤 红外测温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温度预测


【摘要】:磨削烧伤是轴承磨削加工过程中常见的热损伤现象,直接影响轴承套圈的使用情况。轴承套圈作为装备配套的核心基础部件,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对装备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磨削烧伤是由于轴承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磨削热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造成工件表面的裂纹,硬度的降低以及残余应力的产生。磨削温度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砂轮转度、工件速度、磨削深度、磨削液流量等等。因此,对磨削区温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磨削烧伤的产生,提高生产率。本文以磨削温度数据为依据,建立了一个磨削烧伤温度预测模型来预测磨削区温度的变化,这样就可以提前预警,通过改变加工工艺来降低磨削温度,避免磨削烧伤的产生,减少磨削烧伤的产生。本文主要分析了轴承套圈的加工工艺以及磨削烧伤的机理,并对磨削区的温度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具体的监测对象和实验方案。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从轴承套圈的加工工艺开始分析,引入了磨削热和磨削烧伤;分析了磨削烧伤的机理、磨削温度与磨削烧伤之间的关系以及磨削区温度的分布。2.根据理论分析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利用红外测温传感器监测磨削火花的温度来检测磨削温度。选取了HE-LD传感器并搭建了一个红外在线温度监测系统来获取实验数据。3.根据分析,建立了一个自回归滑动平均磨削烧伤预测温度模型,阐述了确定模型各个参量的理论方法。根据实验数据确定了具体的磨削温度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研究表明,通过红外测温传感器测量磨削火花的温度是可行的;通过红外在线测温系统获取的数据来建立温度预测模型是可行的。可以利用这种检测方法提前预测磨削温度来检测磨削烧伤并通过改变磨削条件来避免烧伤的产生。
【关键词】:磨削烧伤 红外测温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温度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580.6;TP21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磨削烧伤检测方法研究现状11-13
  • 1.2.2 磨削温度检测研究现状13-15
  • 1.3 主要研究内容15-16
  • 第2章 轴承套圈磨削烧伤机理分析16-26
  • 2.1 轴承套圈的加工16-17
  • 2.2 磨削烧伤机理17-22
  • 2.2.1 磨削烧伤的几种形式18-20
  • 2.2.2 不同温度下磨削烧伤特征分析20-22
  • 2.3 磨削加工条件与磨削区温度的关系22-23
  • 2.3.1 加工参数对磨削温度的影响22
  • 2.3.2 冷却液对磨削温度的影响22
  • 2.3.3 磨削方向的选取22-23
  • 2.4 磨削区温度的分布23-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轴承套圈磨削温度监测方案26-42
  • 3.1 红外在线测温系统26
  • 3.2 监测信号的确定26-27
  • 3.3 结合热源分布模型确定监测位置27-28
  • 3.4 红外在线测温技术28-33
  • 3.4.1 红外测温原理29-31
  • 3.4.2 红外测温传感器的选取31-33
  • 3.5 在线测温系统结构33-37
  • 3.5.1 温度测量系统总体框图33-34
  • 3.5.2 单片机最小系统34-35
  • 3.5.3 电源模块35
  • 3.5.4 A/D转换模块35-37
  • 3.5.5 RS232转换电路37
  • 3.6 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37-39
  • 3.6.1 温度采集系统主程序37-38
  • 3.6.2 上位机接收程序38-39
  • 3.7 磨削温度与磨削烧伤检测39-41
  • 3.8 本章小结41-42
  • 第4章 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磨削烧伤温度预测42-50
  • 4.1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42-45
  • 4.1.1 模型的平稳性43
  • 4.1.2 模型的识别及阶数的确定43-45
  • 4.2 磨削烧伤温度预测模型的参数估计45
  • 4.3 轴承套圈磨削烧伤在线温度预测模型的确定45-48
  • 4.3.1 平稳性验证46
  • 4.3.2 模型参数的确定46-48
  • 4.4 模型适用性分析48-49
  • 4.5 本章小结49-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高群;杨洪平;;磨削烧伤研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11年02期

2 朱正德;;工件磨削烧伤及其检测、评定方法简析[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3年02期

3 朱正德;;提升磨削烧伤检测水平的方法和措施[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3年07期

4 朱正德;;磨削烧伤检测及其评定方法[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3年08期

5 朱正德;;零部件的磨削烧伤检测及应用分析[J];现代零部件;2013年11期

6 杨来侠,白彦俊;关于磨削烧伤分级的可行性问题[J];磨床与磨削;1994年03期

7 吕永顺;磨削烧伤[J];机械工人;1998年06期

8 朱从容;减少和避免磨削烧伤的方法[J];磨床与磨削;1999年03期

9 范敏霞;磨削烧伤的硬度鉴别法[J];煤炭技术;2002年09期

10 任树新;气门磨削烧伤之探讨[J];内燃机配件;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联庆;;齿轮磨削烧伤的分析及检测[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朱正德;;基于磁弹法的磨削烧伤检测及回归分析在定标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汽车检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朱正德;;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特征值定标提升磁弹法检测磨削烧伤的应用水平[A];面向未来的汽车与交通——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精选[C];2013年

4 张继奇;;磁弹性法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特种钢制轴承套圈磨削烧伤检测技术[A];晋冀鲁豫鄂蒙云贵川沪甘湘渝十三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机电工程类技术应用论文集[C];2008年

5 朱正德;;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特征值定标提升磁弹法检测磨削烧伤的应用水平[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启志;王晓霞;;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磨削烧伤故障识别[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邹忠祥;;国产磨床加工零件端面烧伤分析及解决过程[A];豪爵摩托奖广东省汽车行业第五期学术活动论文汇编[C];2008年

8 邵新芳;刘建;王光明;刘召诚;;磁弹法检测凸轮轴磨削烧伤——检测临界值的确定方法[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振生;面向磨削烧伤问题的间接监测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万刚;基于巴克豪森效应的齿轮磨削烧伤检测[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2 张恩静;基于Barkhausen效应的轴承套圈磨削烧伤评价方法[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3 姜雪;基于红外测温的轴承套圈磨削烧伤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聪;磨削加工表面烧伤机理及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5 付剑;基于Barkhausen效应的轴承套圈磨削烧伤检测系统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6 濮林;铲齿磨削实验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7 商执亿;高速钢冷风磨削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38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638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c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