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X射线测厚仪的研制及应用软件开发

发布时间:2017-08-09 07:17

  本文关键词:X射线测厚仪的研制及应用软件开发


  更多相关文章: X射线测厚仪 电气设计 软件开发 在线校正


【摘要】:在钢铁工业中,板带钢的轧制一直是整个冶金工业的重要环节,厚度是衡量板带钢质量最直接也是要求最严格的指标,只有对厚度精确的测量,才能保证厚度控制系统得到精确的参数,这无疑奠定了测厚仪在厚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测厚仪在板带钢生产过程中主要作用是实现在线测量及监控,实现轧制产品的高精度要求。射线式测厚仪因其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板带钢的轧制现场。X射线测厚仪具有测量精度高、高信噪比、较同位素测厚仪更安全等优点,因此逐渐占据了测厚仪市场。本课题所研究的x射线测厚仪主要应用于中小型冷轧现场,本文首先在研究了国内外先进的X射线测厚仪的基础上,根据要求的性能指标总体设计了X射线测厚仪的测量方案,将x射线测厚仪的研制主要分为了机械结构设计、电气设计及应用软件开发三部分。1、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主要包括c型架结构设计、准直器设计及快门设计等,本文主要研究C型架的结构设计。2、电气设计:主要包括器件的选型、信号处理板的设计,其中器件的选型包括X射线源的性能测试、采集板卡的选型及射线探测器的选型等。3、应用软件开发:该应用软件除了要实现基本的标定、设置、测量、显示等功能外,还结合硬件电路实现了手动校正功能。通过分析x射线测厚仪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进行合金补偿、温度补偿、通过位置高度补偿及角度补偿等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并针对x射线强度的变化提出了在线校正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X射线强度的变化进行实时校正,既提高了x射线测厚仪的测量精度,也不会影响轧制速度。本系统已完成了样机的设计及制造,在实验室条件下,针对不同的厚度范围实现了不同的测量精度,响应时间达到了20ms,完全满足冷轧现场中小厚度测量的要求。
【关键词】:X射线测厚仪 电气设计 软件开发 在线校正
【学位授予单位】: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333;TP311.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引言10-16
  • 1.1 研究背景10
  • 1.2 测厚仪的分类10-12
  • 1.3 X射线测厚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4-16
  • 第2章 X射线测厚基础16-28
  • 2.1 X射线的性质16-18
  • 2.1.1 X射线的本质16
  • 2.1.2 X射线的物理特性16-17
  • 2.1.3 X射线的强度17
  • 2.1.4 X射线的安全防护17-18
  • 2.2 X射线的产生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8-24
  • 2.2.1 轫致辐射的产生18-19
  • 2.2.2 X射线的管电压与辐射波长的关系19-20
  • 2.2.3 X射线管电流与辐射波长的关系20-21
  • 2.2.4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1-22
  • 2.2.5 X射线衰减规律22-24
  • 2.3 X射线测厚仪测量原理24-26
  • 2.4 本章小结26-28
  • 第3章 X射线测厚仪的硬件设计28-44
  • 3.1 X射线测厚仪系统结构28-29
  • 3.2 设计任务29-31
  • 3.3 C型架的设计31
  • 3.4 电气设计31-42
  • 3.4.1 X射线源的测试31-33
  • 3.4.2 探测器的选型33-35
  • 3.4.3 AC6623性能介绍35-37
  • 3.4.4 信号处理板的设计37-42
  • 3.4.5 水冷机测试42
  • 3.5 本章小结42-44
  • 第4章 X射线测厚仪的应用软件的开发44-54
  • 4.1 系统界面显示44-47
  • 4.2 测量过程47-48
  • 4.3 校正过程48-50
  • 4.4 标定过程50-51
  • 4.5 数据存储51-52
  • 4.6 本章小结52-54
  • 第5章 提高X射线测厚仪测量精度的方法54-66
  • 5.1 X射线测厚仪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54-56
  • 5.1.1 测头不稳定对测量精度的影响54
  • 5.1.2 X射线强度不稳定对测量精度的影响54-55
  • 5.1.3 合金成分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55-56
  • 5.1.4 通过位置高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56
  • 5.1.5 现场生产环境造成的影响56
  • 5.2 提高X射线测厚仪测量精度的方法56-61
  • 5.2.1 在线校正56-57
  • 5.2.2 合金补偿57-59
  • 5.2.3 通过位置高度补偿59-60
  • 5.2.4 角度补偿60
  • 5.2.5 温度补偿60-61
  • 5.3 在线校正61-64
  • 5.4 本章小结64-66
  • 第6章 性能测试66-68
  • 6.1 整机调试及性能测试66-67
  • 6.1.1 调试66
  • 6.1.2 性能测试66-67
  • 6.2 实现的性能指标67
  • 6.3 本章小结67-68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献74-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龙生;几种棉花结晶度的X射线测定[J];分析测试通报;1983年01期

2 林树智,张喜章;X射线无标定量相分析新的表达式[J];金属学报;1985年02期

3 梁耀芝;X射线无标定量相分析[J];上海钢研;1990年03期

4 魏光普;X射线连续分析[J];化学世界;1964年02期

5 林树智,张喜章;普适X射线无标定量相分析方法[J];金属学报;1988年01期

6 旷文峰,林大全,吴大诚;X射线仿真辐照材料的设计[J];科学通报;1995年17期

7 谷峰;直观式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J];警察技术;1995年01期

8 林树智,张喜章,王文忠;普适X射线无标定量相分析法的数据处理[J];金属学报;1989年02期

9 曹志峰,宋博;X射线防护玻璃的结构效应[J];光学技术;1996年06期

10 韩生;宋玉萍;任天辉;王鹏;;x射线衍射对柴油及加剂柴油的低温结晶行为[J];化工进展;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生;宋玉萍;任天辉;王鹏;;x射线衍射对柴油及加剂柴油的低温结晶行为[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2 李栋宇;井西利;;低密度X射线多尺度层析成像方法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程国营;钱兆华;;钢铁工业在线X射线测量技术的应用[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程高锋;张义霞;袁红涛;方战旗;范伟利;;螺旋炉管X射线透照体会[A];晋冀鲁豫鄂蒙云贵川沪甘湘渝十三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机电工程类技术应用论文集[C];2008年

5 杨国洪;张继彦;张保汉;周裕清;李军;;高Z元素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精细结构谱[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6 沈春玉;;X射线无标定量相分析应用[A];第1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唐彦林;;螺旋埋弧焊钢管焊偏量的X射线实时检测[A];陕西省第九届无损检测年会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论文集[C];2004年

8 谭连江;陈宇晗;潘鼎;;X射线小角散射对黏胶基碳纤维微孔分形的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9 丁晓萍;李泽;王婵;罗辅全;;X射线扫描成像系统的应用[A];陕西省第九届无损检测年会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任旭升;;利用X射线反射进行多层薄膜的界面表征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秀;新钢中心医院X射线临床片获好评[N];中国冶金报;2003年

2 公平局;我对自欧盟进口的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N];国际商报;2009年

3 华凌;首台分散增强三维X射线扫描仪问世[N];科技日报;2009年

4 冯卫东;X射线可驱动新型晶体的形成[N];科技日报;2010年

5 记者王艳红;闪电会导致X射线爆发[N];人民日报;2003年

6 记者 李斌;太阳表面X射线再次爆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7 雪子;清华研制成功数字化X射线纳秒成象系统[N];北京科技报;2001年

8 李雪墨;佳能透视用X射线平板探测器问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张梦然;喷射X射线的超大黑洞催生全新理论模型[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华凌;X射线三维成像可显示心肌活动节律[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鲁建;稠密等离子体诊断用X射线均匀色散弯晶谱仪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陈玉安;铍材X射线残余应力无损测定原理和方法[D];重庆大学;2002年

3 王瑞荣;“窗式”X射线晶体谱仪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张琛;黑腔x射线预热现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陈志健;1.8 GHz微波对X射线和阿霉素致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及对蛋白表达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卫;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7 徐向晏;X射线敏感的非晶硒合金材料与器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蕾;X射线测厚仪的研制及应用软件开发[D];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2015年

2 徐勇;DNA-PKcs-SIN1复合物介导的低剂量X射线促进AKT活化及成骨细胞分化[D];苏州大学;2015年

3 孙伟;基子X射线线阵扫描的面阵成像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黄承超;X射线复合折射透镜的设计与制作[D];同济大学;2007年

5 刘霞;基于EMCCD探测器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研制[D];中北大学;2007年

6 白鹏;X射线焊接图像中缺陷目标的检测[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叶坚;X射线聚焦组合透镜的设计与制作[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8 李石磊;轮胎X射线检验机管控技术[D];天津大学;2012年

9 刘斌贤;X射线电缆尺寸检测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苑红霞;X射线的发现及其早期研究的历史回顾[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44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644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c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