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微细电火花定长补偿方法下锥形电极形成的仿真实验及平面加工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9:23

  本文关键词:微细电火花定长补偿方法下锥形电极形成的仿真实验及平面加工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火花加工 定长补偿 电极锥形 建模仿真 微细三维型腔


【摘要】:电火花定长补偿方法被证明为加工微细三维型腔的很有效的方法。在加工过程中电极会形成锥形,然而电极变成锥形的机理还并不清楚,且影响电极几何形状的影响因素也很模糊,同时会导致所加工微细型腔底面并不能形成理想意义上的平面而是存在残余。因此本文对微细电火花定长补偿方法下锥形电极形成进行仿真研究,并用实验进行验证,此外还研究了此方法下的平面加工方法。文章首先建立了电火花定长补偿方法的几何仿真模型,分别针对关键加工参数、放电点搜索、及材料蚀除模型进行了建模,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在模型中详细介绍了工件及电极的几何建模方法,定长补偿方法仿真的过程,最后利用仿真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很吻合。依据仿真模型,进行了实际实验验证,在该部分中,先后介绍了在电极的制备过程,加工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结论:仿真模型在一定分层厚度以内能够精确地指导加工实验的进行。利用经过分析验证的定长补偿方法进行微细型腔第一层第二步平面加工的方法及实验探究。详细探究分析了在分层加工中第一层第二步加工去除第一步加工后的残余凸起时最佳分层厚度。为后续的多层加工提供了更为精确地加工方案及加工参数。
【关键词】:电火花加工 定长补偿 电极锥形 建模仿真 微细三维型腔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66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9
  • 1.2.1 电极损耗补偿策略11-14
  • 1.2.2 放电过程建模仿真理论研究14-19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19-21
  • 第二章 电极锥形特征形成仿真研究21-41
  • 2.1 电火花定长补偿方法基本理论21-23
  • 2.1.1 一般加工模型21-22
  • 2.1.2 定长补偿模型22-23
  • 2.2 电火花定长补偿仿真模型的假设及总体仿真思路展示23-25
  • 2.2.1 基本假设24-25
  • 2.2.2 总体仿真思路框图25
  • 2.3 工件及电极的仿真模型25-29
  • 2.4 放电过程的模型建立29-33
  • 2.4.1 关键加工参数29-30
  • 2.4.2 放电点的搜索30-32
  • 2.4.3 材料蚀除模型32-33
  • 2.5 定长补偿铣削过程的仿真33-40
  • 2.5.1 铣削进给过程的仿真33-34
  • 2.5.2 定长补偿过程的仿真34-38
  • 2.5.3 不同分层厚度仿真38-40
  • 2.6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电极锥形特征实验验证及探究41-59
  • 3.1 电极的制备41-46
  • 3.1.1 加工电极的实验设备41-44
  • 3.1.2 电极加工原理及步骤44-46
  • 3.2 实验操作及结果检测方法46-49
  • 3.2.1 实验设备参数及工件预处理46-47
  • 3.2.2 实验过程及检测方法47-49
  • 3.3 实验结果分析49-58
  • 3.3.1 电极锥形的形成49-52
  • 3.3.2 锥形特征角实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52-54
  • 3.3.3 不同因素对加工结果的影响分析54-58
  • 3.4 本章小结58-59
  • 第四章 微细型腔第一层第二步平面加工方法与实验59-78
  • 4.1 型腔第一层加工59-60
  • 4.2 型腔第一层第二步加工方法60-67
  • 4.2.1 实际加工效果60-61
  • 4.2.2 加工结果分析61-62
  • 4.2.3 不平整面对第二层加工影响的仿真研究62-65
  • 4.2.4 获得第二步加工理想分层厚度的方法65-67
  • 4.3 最佳深度值分析计算与探究实验67-76
  • 4.3.1 第一步加工参数计算67
  • 4.3.2 第二步加工参数计算方法67-69
  • 4.3.3 实验安排69
  • 4.3.4 实验步骤69-70
  • 4.3.5 实验结果测量70-72
  • 4.3.6 截面区域面积计算方法72-76
  • 4.4 本章小结76-78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78-80
  • 5.1 总结78-79
  • 5.2 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4
  • 致谢84-8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85-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旗;;如何有效选用电极丝[J];现代制造;2008年08期

2 朱宁;朱卫根;汪喜旺;庄昌华;陆晓淳;;电极丝相关控制参数对单向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效果的影响[J];电加工与模具;2010年04期

3 郭胜;刘良瑞;康晓勇;耿红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电极丝的安装[J];电加工与模具;2011年S1期

4 王德;;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厚工件时电极丝振动问题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3年02期

5 张建国;;电极丝烧伤点的分析及解决措施[J];电加工;1990年05期

6 杨江龙;低速走丝线切割机走丝机构故障分析及维修[J];电加工与模具;2000年06期

7 翟洪军,任艳芳,刘正埙;复杂直纹面加工中电极丝中心轨迹的求取算法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4年04期

8 刘瑞已;电极丝及丝速和条纹对线切割的影响[J];机械工程师;2005年03期

9 董广强;;新型电极丝恒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5年08期

10 程刚;韩福柱;冯之敬;曹凤国;;微细电极丝的最优张力控制[J];电加工与模具;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东;李谢峰;;电火花往复走丝线切割在高速加工中的电极丝寿命初步研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俄家齐;;电极丝的应力与振动——精密线切割的理论研究之二[A];第六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9年

3 黄海基;刘正友;;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损耗的补救措施[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13年

4 杨晓冬;滕庆;;移动热源作用下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极丝三维温度场模拟[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张明;王海涛;;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丝损的原因与预防[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之第12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张明;王海涛;;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丝损的原因与预防[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志东;李谢峰;李明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单边松丝”成因研究[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13年

8 徐中耀;梁延德;;线切割机电极丝张力对加工质量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电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3年

9 宁光昌;;电极丝张力稳恒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朱宁;朱卫根;汪喜旺;庄昌华;陆晓淳;;电极丝相关控制参数对单向走丝线切割加工效果的影响[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湖北 余明英;NP-270复印机电极高压故障检修三例[N];电子报;2004年

2 湖南 何建军;佳能复印机常见故障速修实例(二)[N];电子报;2011年

3 河南 吴日政;从打印样张分析激光打印机的故障[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4 江苏 房敏;施乐复印机的快速检修[N];电子报;2005年

5 四川 钟全德;从打印样张分析激打故障[N];电脑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圣耀;高速走丝多次线切割电极丝动态特性及形位稳定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祥;多槽同步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研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志良;微细电火花定长补偿方法下锥形电极形成的仿真实验及平面加工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笑;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电极丝的振动分析[D];西华大学;2009年

4 马伟;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极丝损耗机理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忠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振动控制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恒;微细电极电火花磨削装置及运丝系统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高毅;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高效低耗加工技术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8 吴洪亮;微细线切割往复走丝机构的设计及控制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张志勇;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恒张力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刘金程;大厚度高效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84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784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f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