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柴油机气缸套用灰铸铁气体渗氮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9:18

  本文关键词:柴油机气缸套用灰铸铁气体渗氮工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气缸套 灰铸铁 气体渗氮 数值模拟 力学性能


【摘要】:气缸套是柴油机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承受高温、高压的冲击和活塞环的往复摩擦,工作环境恶劣,磨损较快且易产生拉缸现象;尤其随着柴油机功率密度和转速的提升,对气缸套的耐磨性和强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表面渗氮可以有效提高气缸套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耐疲劳性等。 本文围绕气缸套用灰铸铁的气体渗氮展开研究,研究从气体渗氮工艺参数对渗氮层氮浓度的影响和气体渗氮保温对气缸套心部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两方面出发。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个确定气缸套用灰铸铁气体渗氮工艺路线的分析方法和依据,使气缸套经气体渗氮后获得所需要的渗氮层氮浓度场和良好的心部机械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 (1)考虑氮势门槛值对渗氮过程的影响,基于质传递和质扩散机理,提出了一个气体渗氮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在MATLAB中编写程序实现该数值计算过程。 (2)展开了气缸套气体渗氮试验研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作对比,验证了上述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之后用该方法研究了渗氮工艺参数如温度、渗氮时间、氮势对渗氮层厚度、氮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氮层厚度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长均显著增加,而表面氮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氮势对渗氮层厚度几乎没有影响,但对表面氮浓度和化合层成分有显著影响。 (3)为使渗氮保温后会铸铁气缸套心部仍具备优良的力学性能,在贝氏体基体灰铸铁中添加了Nb、V、Ti微量合金元素,制备了NbVTi合金灰铸铁;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该灰铸铁在不同气体渗氮保温温度下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增长或温度的升高,NbVTi合金灰铸铁的贝氏体基体组织发生粗化;拉伸断口呈现准解理断裂特征,并随保温时间或温度的增加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韧性断裂特征,塑韧性得到改善;随保温时间或温度的增加,NbVTi合金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呈下降趋势,但是,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与普通贝氏体基体灰铸铁相比有较大提高。 总之,本文研究了气体渗氮工艺对气缸套用灰铸铁表面渗氮层氮浓度和心部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选择气缸套材料以及制定其气体渗氮工艺提供了分析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气缸套 灰铸铁 气体渗氮 数值模拟 力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56.8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2 渗氮层数值模拟研究进展11-17
  • 1.2.1 渗氮热力学研究进展11-12
  • 1.2.2 渗氮动力学研究进展12-17
  • 1.3 渗氮件心部组织和性能研究进展17-19
  • 1.3.1 Nb 对灰铸铁组织和机能的影响17-18
  • 1.3.2 V、Ti 对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18-19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9-20
  • 第2章 渗氮层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20-42
  • 2.1 渗氮概念介绍20-23
  • 2.1.1 渗氮方式21-23
  • 2.1.2 渗氮层微观组织23
  • 2.2 铁氮状态相图23-25
  • 2.3 渗氮热力学25-29
  • 2.3.1 渗氮气体的渗氮能力表征25-26
  • 2.3.2 渗氮气体与 Fe-N 系中各相平衡的条件26-29
  • 2.4 渗氮动力学29-34
  • 2.4.1 渗氮扩散机制29-31
  • 2.4.2 传质与 Fick 定律31-32
  • 2.4.3 化合层形成条件32-34
  • 2.5 渗氮过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求解34-39
  • 2.5.1 建立渗氮过程数学模型34-36
  • 2.5.2 Fick 第二定律数值解法36-39
  • 2.6 本章小结39-42
  • 第3章 渗氮工艺参数对灰铸铁表面渗氮层氮浓度的影响42-54
  • 3.1 试验研究42-48
  • 3.1.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42-45
  • 3.1.2 试验结果分析45-48
  • 3.2 数值模拟方法的验证48-50
  • 3.3 数值模拟研究50-52
  • 3.3.1 温度对氮势门槛值的影响50
  • 3.3.2 渗氮时间对渗氮层厚度的影响50-51
  • 3.3.3 氮势对渗氮层表面氮浓度的影响51-52
  • 3.4 本章小结52-54
  • 第4章 渗氮工艺参数对灰铸铁心部组织和性能的影响54-66
  • 4.1 NbVTi 合金灰铸铁的制备54-58
  • 4.1.1 灰铸铁基体组织分析54-55
  • 4.1.2 化学成分设计55-56
  • 4.1.3 制备过程56-58
  • 4.2 试验方法58-59
  • 4.3 试验结果分析59-64
  • 4.3.1 热处理前、后的微观组织分析59-61
  • 4.3.2 拉伸断口的微观组织形貌分析61-63
  • 4.3.3 力学性能分析63-64
  • 4.4 本章小结64-66
  •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74-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智小慧;韩彦军;彭纪云;邢建东;高义民;;钛细化过共晶高铬铸铁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01期

2 W. D. Jentzsch;F. Esser;S.B銉hmer;朱景环;;低碳钢在氨—氢混合气中氮化的数学模型[J];国外化学热处理;1981年06期

3 魏世忠,倪锋,朱金华,龙锐,徐流杰;高钒铁碳合金的凝固过程[J];钢铁研究学报;2005年03期

4 赵新;荆天辅;;定向石墨灰口铸铁的拉伸行为[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年01期

5 黄胜;;柴油机气缸套表面强化工艺及磨损试验的研究[J];内燃机车;2009年01期

6 李梅广,孙宏飞,赵剑波,孔红杰;表面技术在内燃机气缸套中的新进展[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5年11期

7 王玉环,符莉,李素新;普通灰铁和过冷灰铁中铌的应用与研究[J];热加工工艺;1998年03期

8 张荣军;晁建兵;;锰对Cr15MnV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808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808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e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