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丸残余应力场及表面粗糙度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喷丸残余应力场及表面粗糙度数值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喷丸强化 残余压应力 正交试验 SPH耦合FEM 表面粗糙度
【摘要】:喷丸强化是一种表面强化工艺,能显著提高工件疲劳寿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喷丸改善工件疲劳性能在于在表层形成残余压应力,表面粗糙度变化,表层材料组织变化,其中表层的残余压应力是目前公认的主要强化因素。虽然表层材料组织变化也有利于提高工件疲劳寿命,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上述喷丸强化三要素按对影响抗疲劳性能的程度排序为:残余压应力表面粗糙度变化表层材料组织变化。故在本文中主要研究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在传统的有限元模型中弹丸的数量较少且为规则阵列排布,属于微观模型。在本文中利用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耦合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的方法建立新型宏观随机模型,使仿真更加符合实际喷丸过程。且以往仿真研究分别考虑单个参数独立对残余应力的影响效果,对表面粗糙度的研究很少。首先利用LS-DYNA并结合正交试验法建立多丸粒有限元微观模型,并与实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运用综合评分法对喷丸后的工件表面残余压应力层深度、表面残余压应力、最大残余压应力深度、最大残余压应力值四个目标值进行综合评判。通过对综合目标值的极差分析,确定弹丸直径、冲击角度、冲击速度、搭接率、同一位置的冲击次数、弹丸与工件的摩擦系数、弹丸材质7个喷丸工艺参数对综合目标值的影响程度,通过综合评判分析得出最优的喷丸工艺参数组合方案。其次建立SPH耦合FEM的喷丸宏观模型,对喷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使用MATLAB对弹丸空间位置坐标进行随机化处理,形成了大量丸粒冲击工件表面的随机喷丸仿真模型。通过分析确定了喷丸饱和时间,研究了冲击角度、质量流速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弹丸速度越大,达到饱和所需的时间越短;冲击角度增大,残余压应力增大;质量流速增大,残余压应力增大,但当其达到饱和值后,残余压应力不再变化。最后建立研究喷丸表面粗糙度的多丸粒有限元模型,通过单丸粒有限元模型验证研究所用多丸粒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喷丸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喷丸后所得到的工件表面粗糙度随着喷丸覆盖率的增大而减小,当到达一定覆盖率后,表面粗糙度值稳定;弹丸冲击速度、弹丸尺寸增大,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增大。
【关键词】:喷丸强化 残余压应力 正交试验 SPH耦合FEM 表面粗糙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668
【目录】:
- 摘要11-13
- ABSTRACT13-15
- 第1章 绪论15-23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5-17
- 1.2 喷丸强化研究现状17-21
- 1.2.1 解析模型17
- 1.2.2 实验模型17-19
- 1.2.3 仿真模型19-21
- 1.3 课题研究内容21-23
- 第2章 FEM和SPH方法23-33
- 2.1 FEM方法23-24
- 2.2 SPH方法24-27
- 2.2.1 SPH理论发展历程24-25
- 2.2.2 SPH方法的核心问题25-27
- 2.3 SPH耦合FEM方法27-29
- 2.3.1 接触算法27-28
- 2.3.2 SPH计算流程28-29
- 2.4 LS-DY-NA介绍29-31
- 2.5 本章小结31-33
- 第3章 基于有限元法的喷丸仿真正交试验研究33-47
- 3.1 正交试验法33-36
- 3.2 有限元模型描述36-40
-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6-37
- 3.2.2 Johnson-cook模型本构方程37-39
- 3.2.3 模型的验证39-40
- 3.3 喷丸数值模拟正交试验40-44
- 3.3.1 模拟试验目的40
- 3.3.2 模拟试验安排40-41
- 3.3.3 数据处理41-43
- 3.3.4 结果分析43-44
- 3.4 本章小结44-47
- 第4章 基于SPH耦合FEM法的喷丸数值模拟47-57
- 4.1 SPH耦合FEM模型的建立47-51
- 4.1.1 工件模型的建立47-48
- 4.1.2 弹丸流模型的建立48-49
- 4.1.3 弹丸空间位置随机分布49
- 4.1.4 模型建立及验证49-51
- 4.2 结果分析51-56
- 4.2.1 喷丸效果图51-52
- 4.2.2 饱和时间的确定52-54
- 4.2.3 冲击角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54-55
- 4.2.4 质量流速对残余应力的影响55-56
- 4.3 本章小结56-57
- 第5章 基于有限元法的喷丸表面粗糙度仿真分析57-65
- 5.1 表面粗糙度概述57-58
- 5.2 有限元仿真分析58-64
- 5.2.1 模型建立58-60
- 5.2.2 覆盖率的影响60-62
- 5.2.3 弹丸冲击速度的影响62-63
- 5.2.4 弹丸尺寸的影响63-64
- 5.3 本章小结64-65
- 总结与展望65-69
- 总结65-66
- 展望66-69
- 参考文献69-75
- 致谢75-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7-78
- 附件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ietrich Sommer;阎蜀琴;;11.钢铁工业用喷丸机[J];钢管;1989年02期
2 Mark Lawenenz;Imants Ekis;牛万斌;;喷丸工艺规范的优化(一)[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2年04期
3 谢燮揆;;双重喷丸处理[J];机械制造;1992年12期
4 蒋顺龙;表面喷丸工艺在气门加工中的应用[J];柴油机;2001年02期
5 龙伟;小孔喷丸加工喷射强度的控制系统研究[J];机械;2001年04期
6 龙伟;小孔喷丸加工反射装置的运动结构研究[J];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1年04期
7 ;科技动态[J];钢管;2007年04期
8 杨若凡;;6351铝合金喷丸层微结构的热松弛行为[J];热加工工艺;2008年14期
9 闫林林;;超声喷丸技术及其应用[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0年06期
10 卢志明;高红刚;卢沛;杜斌康;朱成辉;;高能喷丸参数对304不锈钢表面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鲁连涛;张继旺;;微粒子喷丸车轴钢疲劳性能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摘要及论文集[C];2010年
2 吴建中;林德成;秦珏;;热处理及喷丸工艺对齿轮残余应力的影响[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3 赵阳;王磊;于腾;丁海峰;;喷丸处理后的DZ640M合金表面再结晶行为研究[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邹金文;汪煜;王仁智;;表面形变强化对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东;陈怀宁;林泉洪;;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技术提高接头疲劳强度的可行性研究[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宏适;Si对喷丸处理渗碳钢剥蚀寿命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艳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喷丸层塑性变形行为及其表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栾卫志;TiB_2/Al复合材料喷丸强化及其表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浩锋;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喷丸强化[D];浙江大学;2015年
2 刘磊;钢轨钢高能喷丸后组织结构转变机理及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3 阚晓阳;纯钛空化水喷丸空蚀和强化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4 韩东序;CL60车轮运行失效后组织性能及喷丸强化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5 李俊;喷丸对纯钛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其生物活性的强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利平;喷丸残余应力场及表面粗糙度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刘威;齿轮材料喷丸电子束复合工艺组织与性能[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8 闫林林;超声喷丸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谭谆礼;金属材料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研究[D];大连铁道学院;2002年
10 侯占忠;喷丸工艺的数值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14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81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