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激光加热辅助铣削高温合金温度控制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9:28

  本文关键词:激光加热辅助铣削高温合金温度控制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温合金 激光加热辅助铣削 温度场 有限元仿真 多目标优化


【摘要】:镍基高温合金GH4698在500°C~800°C范围内具有较好的高温强度、断裂韧性、抗氧化、抗热腐蚀等综合性能,该合金广泛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的涡轮盘、压气机盘、导流片等重要零件。然而,镍基高温合金GH4698的导热系数小、摩擦系数大,加工时刀具磨损严重,切削力大,加工效率低。激光加热辅助切削(LAM)技术是解决难加工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LAM技术是在工件材料被切除前,利用高能量的激光加热工件,使工件局部温度升高。材料的切削性能在高温下发生变化,可以减小刀具磨损,获得高质量的加工表面和增加材料去除率。本文采用LAM技术对镍基高温合金的铣削过程进行仿真与试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根据传热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激光加热工件后材料的热传导和热辐射等问题,然后建立温度场数学预测模型,准确地计算和预测工件的温度场分布。根据激光加热区域温度场数学模型建立激光加热辅助铣削GH4698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对温度场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并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实际铣削过程中工件温度,将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然后根据监测点温度与切削区域温度之间的差值来计算不同加工参数下的切削区域的温度场的分布。通过激光加热辅助铣削实验,研究微观组织形貌、表面粗糙度、刀具磨损和切削力的变化规律,得到工艺参数对加工性能和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建立以铣削参数和激光参数为优化变量、以最小加工成本和最大效率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模型,得到加工成本最小和功率最大时的铣削参数和激光参数。
【关键词】:高温合金 激光加热辅助铣削 温度场 有限元仿真 多目标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5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2
  • 1.1.1 高温合金简介10
  • 1.1.2 GH4698高温合金10-11
  • 1.1.3 高温合金的加工11-12
  • 1.2 激光加热辅助铣削技术研究12-17
  • 1.2.1 辅助加热的发展概况12-13
  • 1.2.2 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研究与发展13-14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7-19
  • 第2章 切削区域温度场有限元模型19-26
  • 2.1 激光加热辅助铣削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19-20
  • 2.1.1 模型的假设19
  • 2.1.2 数学模型的建立19-20
  • 2.2 模型的边界条件20-21
  • 2.3 切削热对温度场的影响分析21-24
  • 2.4 利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温度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激光加热辅助铣削温度场仿真与控制26-36
  • 3.1 吸收率的标定26-28
  • 3.2 温度场仿真预测及实验28-30
  • 3.3 预热时间对温度场的影响30-32
  • 3.4 高温合金的适宜切削温度32-33
  • 3.5 切削区域的温度的控制33-34
  • 3.6 本章小结34-36
  • 第4章 激光加热辅助铣削实验研究36-54
  • 4.1 激光加热辅助铣削GH4698实验36-38
  • 4.1.1 实验系统36
  • 4.1.2 实验刀具36-38
  • 4.1.3 激光器38
  • 4.2 切削参数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38-43
  • 4.2.1 铣削力单因素实验38-40
  • 4.2.2 铣削力正交实验设计40-42
  • 4.2.3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42-43
  • 4.3 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43-45
  • 4.3.1 表面粗糙度形成机理43-44
  • 4.3.2 激光加热辅助铣削的表面粗糙度44-45
  • 4.4 铣削前后能谱分析和表面质量对比45-47
  • 4.5 切屑形态对比47-49
  • 4.6 刀具磨损49-52
  • 4.6.1 刀具的能谱分析49-50
  • 4.6.2 PVD与CVD刀具磨损对比50-52
  • 4.7 本章小结52-54
  • 第5章 激光加热辅助铣削工艺参数优化54-60
  • 5.1 最低加工成本目标函数54-55
  • 5.2 最大生产效率目标函数55
  • 5.3 设计目标变量55
  • 5.4 多目标优化函数55-56
  • 5.5 边界约束条件56
  • 5.6 遗传算法优化函数的特点56-58
  • 5.6.1 遗传算法的优化流程57-58
  • 5.7 工艺参数优化的结果58-60
  • 5.8 本章小结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惠萍;发动机用耐高温合金[J];中国钼业;2000年01期

2 李惠萍;新型耐高温合金[J];中国钼业;2003年03期

3 李有观;新型耐高温合金[J];世界有色金属;2004年05期

4 李连清;高温合金超塑切削[J];宇航材料工艺;2005年03期

5 ;关于召开“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暨高温合金国际研讨会”的第一轮征文通知[J];中国冶金;2006年10期

6 董健;;镁在高温合金中的作用及控制[J];黑龙江冶金;2009年04期

7 郭建亭;;高温合金在能源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金属学报;2010年05期

8 师昌绪;仲增墉;;我国高温合金的发展与创新[J];金属学报;2010年11期

9 郭建亭;周兰章;袁超;侯介山;秦学智;;我国独创和独具特色的几种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年02期

10 尹志冬;戴斌煜;刘智彬;商景利;王薇薇;;高温合金净化技术研究现状[J];铸造;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增墉;;前言[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荀淑玲;闫忠强;王娟辉;王晓梅;胡敏艺;王江;;微量元素硼在高温合金中的作用[A];低碳经济条件下重有色金属冶金技术发展研讨会——暨重冶学委会第六届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冯涤;韩雅芳;;高温合金及其相关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趋势[A];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6)——航空航天材料专辑[C];2006年

4 刘庆斌;卢翠芬;李冬玲;;一种高铬高温合金的物理化学相分析[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庞晓辉;刘平;杨军红;;高温合金中铼元素的分析测定[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庞晓辉;杨军红;刘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硒[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孙晓峰;;我国高温合金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进展[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序[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勇;张国庆;李周;刘娜;袁华;许文勇;高正江;王孝平;P.S.Grant;;喷射成形高温合金组织演变过程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其娟;;21世纪定向凝固高温合金使用展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牛;航天工业与高温合金[N];中国冶金报;2000年

2 常宗华;第十届中国高温合金学术年会暨21世纪先进高温合金生产和应用国际研讨会举行[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3 黄秀声;我国高温合金已形成自主体系[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记者  瞿剑;我国高温合金形成自主体系[N];科技日报;2006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刘杨 彭志华;钢研高纳 打造世界级高温合金企业[N];证券时报;2010年

6 李翠红 徐爱党;新中国第一炉高温合金在抚钢诞生[N];中国冶金报;2009年

7 杭材;先进高温合金——制造先进发动机的基石[N];中国航空报;2012年

8 罗之樝 本报记者 陈岩;我省研发出高纯净度冶炼高温合金技术[N];四川日报;2014年

9 申银万国 叶培培 徐若旭;工信部重点扶持新材料产业 看好高温合金行业成长性[N];通信信息报;2014年

10 张辉;“高温合金之王”在丹阳成功生产[N];镇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跃;纳米Y-Ti-O弥散强化FeCrAl薄板的EBPVD制备及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涛;GH3535耐蚀Ni基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蒋恩;立式电磁连铸Incoloy 800高温合金凝固行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4 玄伟东;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杂晶形成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5 赵坦;第二代定向柱晶高温合金DZ59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6 杨舒宇;Co-Al-W基高温合金热力学分析及合金设计[D];东北大学;2012年

7 金文中;K417高温合金真空熔铸凝固过程的电磁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陈伟;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整体精铸燃烧室机匣用高强度高温合金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杨爱民;K4169高温合金组织细化及性能优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10 刘峰;DD3高温合金的深过冷快速凝固及其快速凝固用特殊涂层[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恩鑫;IN690高温合金热挤压工艺及组织演变规律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2 许明;P添加对K984G铸造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3 于振龙;IN625高温合金成分优化及热处理工艺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4 严振;残余应力场及表面完整性对TC11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5年

5 谢小华;脉冲磁场和机械振动作用下细化K4169高温合金晶粒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6 夏卫;亚快速凝固K424高温合金及其沉淀相析出规律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7 陈阳;高温合金GH4169的“电解—约束刻蚀”复合电化学加工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8 刘瑞毅;GH4169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9 佟石;线性电磁搅拌作用下Incoloy 825高温合金凝固行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10 刘琦;高温合金立式连铸流动传热和应力的模拟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65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865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8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