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级厚壁管热推弯成形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核级厚壁管热推弯成形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厚壁管 局部感应加热 热推弯 成形性能 DEFORM-3D 有限元模拟
【摘要】:厚壁管件在核电产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探索厚壁弯头和两端带直段厚壁弯管的制造方法和成形规律,本文以P11合金钢和316L不锈钢厚壁管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向热压缩实验、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DEFORM-3D和中频热推弯设备,获取了金属管材在高温下的材料本构关系,建立了局部动态感应加热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中频热推弯过程中几何和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最终制备出符合核电管件要求的Φ114 mm×6 mm的厚壁弯头和Φ323.9 mm×35mm×5D两端带直段厚壁弯管。首先,通过单向热压缩实验得到P11合金钢和316L不锈钢在高温变形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研究分析了材料在高温下的流变应力行为,构建了可用于有限元模拟的材料本构模型。然后,利用得到的材料本构关系数值模拟中频热推弯厚壁管件成形过程,采用能够准确描述真实温度场变化的温度差模型,研究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对管坯进行中频感应加热推弯,可以有效地成形出厚壁管件;P11合金钢采用双曲率轴线的牛角芯棒模型,感应线圈加热选择频率1000 HZ,电流密度为10 A/mm2,在5 mm/s的推制速度下,能够成形出质量较好的厚壁弯头;316L不锈钢采用带弯头的摆臂模型,使旋转中心偏离卡具,并与感应线圈在一个垂直于管坯轴线方向的平面内,选择线圈加热频率为1500 HZ,电流密度为300A/mm2,在30 mm/s的推制速度下能够成形出质量较好的两端带直段的厚壁弯管。最后,利用中频热推弯设备分别进行厚壁弯头和两端带直段厚壁弯管的实际成形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优化工艺参数的指导下,成形出的厚壁管件能够达到所需的规格要求。壁厚和截面畸变的测量值与模拟值相对误差率小,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几何和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证明了建立的材料高温模型和有限元模型是真实准确的。
【关键词】:厚壁管 局部感应加热 热推弯 成形性能 DEFORM-3D 有限元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23;TG3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绪论13-24
- 1.1 引言13-14
- 1.2 管材弯曲变形应力应变分析14-15
- 1.3 管材弯曲工艺15-20
- 1.3.1 压弯成形16
- 1.3.2 辊弯成形16-17
- 1.3.3 绕弯成形17
- 1.3.4 径向冲压17-18
- 1.3.5 冲压焊接18
- 1.3.6 液压剪切弯曲18-19
- 1.3.7 轴向冷推弯成形19-20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20-21
- 1.5 研究意义21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1-24
- 第二章 厚壁管高温塑性变形行为实验研究24-40
- 2.1 引言24
- 2.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24-26
- 2.2.1 实验材料24-25
- 2.2.2 热模拟压缩实验25-26
- 2.3 材料均匀塑性变形过程本构关系的确立26-36
- 2.3.1 材料的流变应力曲线26-28
- 2.3.2 本构方程的拟合及关键参数计算28-34
- 2.3.3 本构方程的验证34-36
- 2.4 热压缩后材料微观组织36-38
- 2.5 DEFORM-3D中材料模型的构建38-39
- 2.6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牛角芯棒中频热推厚壁弯头有限元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40-55
- 3.1 引言40-41
- 3.2 牛角芯棒中频热推厚壁弯头有限元模型41-44
- 3.2.1 单元划分41
- 3.2.2 材料模型41-43
- 3.2.3 物体对象间关系定义43-44
- 3.2.4 局部动态感应加热模型44
- 3.3 中频热推厚壁弯头模拟分析及工艺优化44-50
- 3.3.1 牛角芯棒几何形状44-46
- 3.3.2 推制速度46-47
- 3.3.3 加热温度47-49
- 3.3.4 优化参数下的弯头成形仿真结果49-50
- 3.4 牛角芯棒中频热推厚壁弯头成形试验研究50-54
- 3.4.1 成形试验50-51
- 3.4.2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的对比51-52
- 3.4.3 微观组织的分析52-53
- 3.4.4 力学性能的分析53-54
- 3.5 本章小结54-55
- 第四章 摆臂渐进式中频热推带直段厚壁弯管的有限元模拟及试验研究55-71
- 4.1 引言55-57
- 4.2 摆臂渐进式中频热推带直段厚壁弯管有限元模型57-59
- 4.2.1 单元划分57
- 4.2.2 材料模型57-58
- 4.2.3 物体对象间关系定义58
- 4.2.4 局部动态感应加热和快速冷却模型58-59
- 4.2.5 弯曲过程的主从运动设置59
- 4.3 摆臂渐进式中频热推带直段厚壁弯管模拟分析及工艺优化59-65
- 4.3.1 摆臂几何形状59-61
- 4.3.2 推制速度61-62
- 4.3.3 加热温度62-63
- 4.3.4 优化参数下的弯管成形仿真结果63-65
- 4.4 摆臂渐进式中频热推成形试验65-70
- 4.4.1 成形试验65
- 4.4.2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的对比65-67
- 4.4.3 微观组织的分析67-68
- 4.4.4 力学性能的分析68-69
- 4.4.5 试验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69-70
- 4.5 本章小结70-71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5.1 结论71-72
- 5.2 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8
- 致谢78-79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8中国材料研讨会材料成形新技术与设备分会第1轮通知[J];锻压技术;2008年03期
2 B.Piller;金智才;;成形针织物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外纺织技术(针织及纺织制品分册);1982年18期
3 谭平宇;回转对称形零件的劈镦成形工艺[J];模具工业;1988年12期
4 赵孟涛;上横臂体成形工艺及成形缺陷分析[J];模具工业;2002年06期
5 阴子健;;“凸背T铁”成形工艺的改进[J];金属成形工艺;2003年01期
6 张淑杰;;锻压成形工艺与装备特别策划专辑[J];机械工人;2006年06期
7 喻晨曦;;零件合体成形工艺的应用[J];金属加工(热加工);2009年07期
8 马皓生;李达;胡川;;伞形体快速温挤成形工艺研究[J];金属加工(热加工);2009年19期
9 叶庆荣;;钳坯少无切屑新成形工艺的试验研究[J];锻压技术;1986年01期
10 李宝玲 ,朱福山;玻璃钢的湿法成形工艺[J];玻璃纤维;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双泉;高强;李娟;孙文博;张增强;;大电流导体复合式气焊接成形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摘要)[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2 赵宝民;江开勇;顾永华;;分段沉积雕铣成形工艺及材料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宝民;江开勇;顾永华;;分段沉积雕铣成形工艺及材料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维德;;挡油圈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A];塑性加工技术文集[C];1992年
5 张星;张治民;李保成;;温挤成形齿轮组织性能研究[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吴坚;;无支撑板材数字化渐进成形工艺研究[A];第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钱健清;高霖;;数控渐进成形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A];2014年全国钢材深加工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韩英淳;;采用复合成形工艺用管坯制造整体无缝汽车后桥壳[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雷丽萍;曾攀;方刚;;塑性微成形技术及其工艺特点分析[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朝辉;曹海桥;吉卫;;厚壁圆筒件成形工艺及有限元模拟[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记者 王斌 通讯员 张庆芳;数字化成形——技术发达国家的企盼[N];中国工业报;2009年
2 中国锻压协会“头脑风暴”专家库第二届首席专家 李森;对接先进成形工艺是中国锻压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N];中国工业报;2014年
3 中航工业制造所 黄遐;成形/成性一体化壁板制造技术——蠕变时效成形[N];中国航空报;2014年
4 曾元松;航空钣金成形技术研究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N];中国航空报;2013年
5 中航工业制造所 李怀学;激光精密增材成形技术:打开“设计束缚”枷锁的钥匙[N];中国航空报;2013年
6 方义;高精度液压机[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麦建明;奥氏体不锈钢电辅助压印成形工艺建模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李丽华;搅拌摩擦渐进成形中板料局部温升特性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志坚;装备零件激光再制造成形零件几何特征及成形精度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邱立;脉冲强磁场成形制造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琦;金属板材多点“三明治”成形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熊俊;多层单道GMA增材制造成形特性及熔敷尺寸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彭林法;微/介观尺度下薄板成形建模分析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龚峰;T2紫铜薄板微成形摩擦尺寸效应与润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冯小军;快速模具模塑成形的数值分析及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隋洲;曲面零件连续成形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及控制软件开发[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珍;用于复合材料成形的液压机装备—模具形状不对称引起偏载的耦合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勇;等强度弯管壁厚公式设计及芯棒热推成形工艺优化[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刘威;氧化锆/氧化铝生物陶瓷选择性激光熔融成形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周小磊;金属板材多点复合渐进成形破裂缺陷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5 申发明;不锈钢丝基激光增材制造成形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杨建兵;异形齿盘毂热冷复合成形工艺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刘成放;柔性管道骨架层成形工艺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李明昆;汽车加油口盒成形的数值模拟分析及其工艺改进[D];南华大学;2014年
9 陈蕴弛;金属板材单点渐进成形数值模拟及优化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10 曹江;金属板料渐进成形数值模拟与成形规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65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86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