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冷轧压下率对低碳铝镇静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8 02:30

  本文关键词:冷轧压下率对低碳铝镇静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低碳铝镇静钢 可逆轧制 冷轧压下率 非金属夹杂物 深冲性能


【摘要】:低碳铝镇静钢是第二代深冲钢的代表,是一种优质的碳素结构钢。低碳铝镇静钢采用Al作脱氧剂,脱氧完全、彻底。低碳铝镇静钢具有较好的深冲性能,采用可逆轧机轧制,其冷轧板可冲制各种复杂的薄零件。低碳铝镇静钢因其工艺简洁、性能优良、成本较低,平整后性能稳定,在汽车、建筑、家电等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其在冷轧深冲钢的市场具有一定的基础地位。研究可逆冷轧不同压下率对低碳铝镇静钢板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找出最优压下率,优化生产工艺,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合理设计钢板的化学成分并确定压下率,通过可逆轧机轧制出五种不同压下率的低碳铝镇静钢板。通过拉伸试验来获得低碳铝镇静钢板的力学性能参数值,研究其深冲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OM)观察钢板的微观组织,解释其力学性能的宏观表现。通过离子减薄来获得薄膜试样,并对其进行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来研究低碳铝镇静钢的非金属夹杂物的形貌和成分。深入了解不同压下率对低碳铝镇静钢的力学性能影响并确定最优压下率。实验结果发现,未退火冷轧板的硬度在冷轧压下率为65%左右时升高的趋势减缓。退火钢板的硬度也是在冷轧压下率为65%左右时,硬度开始降低,初步出现二次再结晶现象。可逆冷轧压下率对低碳铝镇静钢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对本试验钢来说,其最优压下率为74%左右。由于冷轧时钢板边部的压力和摩擦力较大的缘故,钢板边缘部的非金属夹杂物多呈带状,中间部位的夹杂物多以球状或颗粒状和少数的点链状存在。试样钢中的夹杂物主要特点是数量稍多、尺寸较小,这说明在二次精炼过程中,对钢液的搅拌或者炉底吹气的工艺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低碳铝镇静钢 可逆轧制 冷轧压下率 非金属夹杂物 深冲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42.1;TG335.5
【目录】:
  • 摘要11-12
  • ABSTRACT12-14
  • 第一章 绪论14-18
  • 1.1 选题的意义和背景14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4-15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14-15
  • 1.2.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5
  • 1.3 课题研究的难点15-18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8-28
  • 2.1 引言18
  • 2.2 H-C单机架可逆轧机的特点18-20
  • 2.3 低碳铝镇静钢的生产工艺流程20-24
  • 2.3.1 冶炼20
  • 2.3.2 铸钢20-21
  • 2.3.3 热轧21-22
  • 2.3.4 酸洗22
  • 2.3.5 冷轧22-23
  • 2.3.6 退火23-24
  • 2.3.7 精整24
  • 2.4 钢板的成形性能指标24-26
  • 2.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产生及其预防措施26-28
  • 第三章 低碳铝镇静钢冷轧过程中组织和硬度的演变规律研究28-36
  • 3.1 引言28
  • 3.2 成分的确定28-29
  • 3.2.1 成分确定的原则28
  • 3.2.2 实验钢化学成分的确定28-29
  • 3.3 冷轧实验材料29
  • 3.4 不同冷轧压下率试样的金相组织的演变规律29-31
  • 3.5 不同冷轧压下率试样的硬度变化规律31-33
  • 3.6 冷轧压下率对退火再晶结过程的影响33-34
  • 3.6.1 冷轧压下率对再结晶形核的影响33
  • 3.6.2 冷轧压下率对再结晶晶粒长大过程的影响33-34
  • 3.7 本章小结34-36
  • 第四章 冷轧压下率对退火钢板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36-48
  • 4.1 引言36
  • 4.2 实验参数的确定36-37
  • 4.2.1 化学成分36
  • 4.2.2 冷轧试样36
  • 4.2.3 退火工艺流程36-37
  • 4.3 冷轧压下率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37-42
  • 4.3.1 拉伸试验的试样制备37-39
  • 4.3.2 拉伸试验测试与分析39-42
  • 4.4 冷轧压下率对金相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42-45
  • 4.4.1 退火后不同压下率冷轧试样金相组织的演变规律42-43
  • 4.4.2 冷轧压下率对晶粒度及晶粒尺寸的影响43-45
  • 4.5 冷轧压下率对退火后试样硬度的影响45-46
  • 4.6 本章小结46-48
  • 第五章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分析48-62
  • 5.1 引言48
  • 5.2 夹杂物的分类和来源48-51
  • 5.2.1 夹杂物的分类48-49
  • 5.2.2 夹杂物的来源49-51
  • 5.3 夹杂物的分布状态51-52
  • 5.4 夹杂物的成分分析52-61
  • 5.4.1 薄膜试样的SEM显微观察52-54
  • 5.4.2 钢的SEM显微观察54-61
  • 5.5 试验钢控制夹杂物的工艺优化61
  • 5.6 本章小结61-62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2-66
  • 6.1 结论62-63
  • 6.2 展望63-66
  • 参考文献66-72
  • 致谢72-73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巧表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贺杰;赵劲松;韩静涛;刘均贤;;IF钢(无间隙原子钢)的发展、应用及展望[J];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933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933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