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半径摆线刀轨的复杂型月空智能加工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变半径摆线刀轨的复杂型月空智能加工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高速铣床的出现,如何生成能够满足高速铣削的型腔刀轨加工策略一直是多年以来数控铣削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传统的铣削刀轨由于材料去除率和刀轨光顺性的不足,在高速铣削中往往会产生严重的震动和切削力突变,因而不能适用高速铣削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摆线铣削刀轨的提出并被用在高速铣削粗加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由于其刀轨规划策略的理论尚不够完善,在实际中应用并不多。因此,如何根据复杂型腔的特征,智能设计摆线加工刀轨策略,同时尽量提高加工效率,是型腔高速铣削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围绕高速铣削加工的粗铣刀轨规划为主线,针对带有岛屿的复杂型腔的智能化铣削刀轨策略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提出了基于RDC(径向切深)理论的变半径摆线刀轨的数学模型。对于复杂的型腔区域加工,该模型能够生成切触角保持相对稳定的铣削刀轨,有效控制了切削力的突变;相对于之前的恒半径摆线刀轨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区域形状自适应调整摆线大小,从而大大减少刀轨冗余;此外,相对于之前摆线模型的一阶连续,本文提出的摆线模型能够达到切线和进给速率的二阶连续,更适用于高速铣削加工;而RDC(径向切深)理论的应用则对变半径摆线刀轨的参数设置提供了理论和算法依据。(2)提出了基于CSA(切触角)理论的适用于变半径摆线模型的型腔高速铣削刀轨规划策略。对于带有多个岛屿的复杂型腔,该加工策略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应用摆线铣削的关键区域,从而控制切削力的稳定,同时大大减少刀轨冗余度,提高铣削效率。该加工策略利用切触角理论识别加工区域的关键区域,并利用刀具和区域特征对关键区域的大小提供了量化方法,然后利用Voronoi图生成能够运用变半径摆线刀轨的摆线路径,由此,得到混合变半径摆线刀轨和环切的智能铣削刀轨生成方法。(3)搭建实验平台,从切削力和铣削效率两个标准,对新的刀轨策略和之前的刀轨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上述理论进行了应用和验证。将基于RDC的变半径摆线刀轨与优化前刀轨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验证了变半径摆线模型的可靠性;将基于变半径摆线模型的型腔铣削区域划分及加工策略与UG生成的恒半径摆线加工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证实了本文提出的新型加工策略在加工效率上的优势。
【关键词】:变半径摆线轨迹 高速铣削 区域划分 CAM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5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引言11-13
- 1.1.1 高速铣削的起源和发展11
- 1.1.2 型腔高速铣削的现存问题11-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7
- 1.2.1 型腔高速铣削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2 摆线加工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3 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17-19
- 1.3.1 选题依据17
-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7
- 1.3.3 章节安排17-19
- 第二章 基于刀具径向切深的摆线刀轨数学模型19-29
- 2.1 引言19
- 2.2 恒半径摆线刀轨的数学模型19-24
- 2.2.1 摆线刀轨的数学模型19-21
- 2.2.2 基于径向切深优化的恒半径摆线标准圆数学模型21-23
- 2.2.3 基于径向切深优化的恒半径摆线数学模型23-24
- 2.3 变半径摆线刀轨数学模型24-28
- 2.3.1 变半径摆线模型的定义25-26
- 2.3.2 变半径摆线最大径向深度的计算26-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基于变半径摆线的型腔高速铣削区域分布策略29-39
- 3.1 引言29
- 3.2 用于高速铣削的型腔摆线加工策略29-35
- 3.2.1 现存型腔摆线加工策略及其存在的问题29-32
- 3.2.2 基于变半径摆线的型腔铣削加工策略32-35
- 3.3 变半径摆线刀轨的参数选择及生成算法35-38
- 3.3.1 关键区域摆线加工参数的选择35-36
- 3.3.2 基于Voronoi图的变半径摆线刀轨生成算法36-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变半径摆线刀轨模型及其加工策略实验研究39-59
- 4.1 引言39
- 4.2 实验平台的搭建39-40
- 4.3 基于稳定径向切深的变半径摆线刀轨切削实验40-47
- 4.3.1 实验设计过程40-41
- 4.3.2 实验验结论分析41-47
- 4.4 基于变半径摆线刀轨的区域分布策略的加工效率分析47-58
- 4.4.1 对比实例一:含单岛屿的型腔中变半径摆线刀轨的分布策略验证47-48
- 4.4.2 实例一结论分析48-52
- 4.4.3 对比实例二:含多岛屿的型腔中变半径摆线刀轨的分布策略验证52-56
- 4.4.4 实例二结论分析56-58
- 4.5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 应用于高速铣削的智能CAM系统设计及实现59-69
- 5.1 引言59
- 5.2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59-62
- 5.2.1 总体功能实现59-60
- 5.2.2 CAM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60-62
- 5.3 核心算法实现62-68
- 5.3.1 环切刀轨算法实现62-65
- 5.3.2 基于CGAL的Voronoi图算法实现65-68
- 5.4 本章小结68-69
- 总结与展望69-71
- 6.1 论文工作总结69-70
- 6.2 未来工作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5-76
- 致谢76-77
- 附件7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保苏;程筱胜;戴宁;雷伟军;张长东;杨峰;;加工起始位置可控调和映射空间环刀轨生成算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3期
2 吴世雄;钟文斌;李开柱;张凤林;;型腔模具拐角高速加工的切削力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年04期
3 雷伟军;程筱胜;戴宁;郭保苏;;复杂型腔环切拐角过渡刀轨生成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年09期
4 王慧洁;李迎光;郝小忠;刘长青;高鑫;;飞机结构件槽特征加工摆线螺旋复合刀轨生成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5 Zhao Jibin;Zou Qiang;Li Lun;Zhou Bo;;Tool path planning based on conformal parameterization for meshes[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5年05期
6 林金涛;毕庆贞;王宇晗;孙超;;型腔高速螺旋刀路轨迹规划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汤爱民;一种基于切削稳定性的新型高速立铣刀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王扬渝;多硬度拼接淬硬钢铣削动力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3 王鹏飞;基于中轴变换的叶片泵轴面流道设计方法[D];浙江大学;2013年
4 甘文峰;T样条曲面计算机辅助制造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王建军;汽轮机叶片圆环形盘铣刀包络加工理论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炼;五轴侧铣加工精度预测系统开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赵崇光;基于曲率平滑过渡的复杂刀轨样条逼近与优化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詹小威;离心叶轮叶片加工工艺集成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4 冯慧娟;柔性轴车削加工的动力学仿真及误差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5 贾立伟;航空叶片数控加工变形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6 钟文斌;平面及斜面拐角高速铣削的力与粗糙度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7 高栋;飞刀铣削自由曲面表面形貌仿真与工艺参数优化[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8 雷伟军;义齿高效数控加工刀轨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9 杜江;中轴线生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杏红;基于动力学特性的型腔摆线加工轨迹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50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95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