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M快速成型机的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本文关键词:FDM快速成型机的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摘要】:FDM快速成型工艺(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又称熔融沉积造型,它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设计好的三维模型通过切片软件对其进行切片,将所得数据导入到3D打印机中,然后将打印线材(PLA、ABS等)加热到熔融状态后,通过挤压从喷嘴处将熔融状态下的线材挤出成丝状,接着按照切片所得的截面轨迹逐层打印堆积直至完成。采用FDM快速成型技术的3D打印机与传统工艺技术相比在加工成本、成型件的复杂程度等方面优势明显,在机械、土木工程、军事、医疗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但由于FDM快速成型技术属于多学科相融合的一项技术,涉及机械、电子、材料、软件等领域的知识。因此,其在研发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是错综复杂的,例如喷头轨迹的规划、填充和回抽的算法、运算控制软件的开发、打印材料的诸多限制、打印复杂模型时间长、喷嘴结构无法长时间反复工作等问题。因此,本文结合日常使用中遇到的问题,选择其中的三种(喷嘴经常堵料、打印时间过长、发生故障时拆卸繁琐),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中涉及到的温度场、热力耦合等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相关的数据,最终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一种新型的喷嘴与旧喷嘴的温度场对比作为引导,引导出喷嘴温度场的稳定性、温差的范围对线材熔融过程的假设,以高斯热源模型作为喷嘴的热源,结合ANSYS Workbench软件的稳态温度场分析模块,对新旧两种喷嘴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2)打印速度能否得到提高的关键取决于最终的成型件是否稳定,所以将新喷嘴的打印速度调整到旧喷嘴打印速度的两倍,对比其最终打印成型件的温度场。这一过程依然要借助ANSYS Workbench软件,但由于成型件的成型过程是逐层打印依次成型的过程,因此常规方法无法真实的模拟该过程,所以需要借助生死单元技术和APDL汇编语言来完成;(3)借助成型件温度场的模拟数值,可直接对其应力场进行模拟,将成型件的打印起始点Z轴设定为边界约束,将所有节点的温度依次加载到成型件上,最终完成数值模拟;(4)新型FDM快速成型机结构的设计;(5)实验验证之前对新旧喷嘴和成型件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关键词】:FDM 生死单元技术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34.8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3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3
- 1.2 基于FDM快速成型工艺的 3D打印机国内外发展现状13-18
- 1.2.1 FDM快速成型机国外发展现状13-16
- 1.2.2 FDM快速成型机国内发展现状16-18
- 1.3 FDM快速成型机原理18-21
- 1.3.1 概念18-19
- 1.3.2 应用原理及流程19-21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1-23
- 1.4.1 主要研究的内容21-22
- 1.4.2 预期结果22-23
- 第2章 温度场热源模型的建立23-28
- 2.1 FDM快速成型机温度场分析23
- 2.2 FDM快速成型机温度场热传导方程的建立23-25
- 2.3 热源模型的建立25-27
- 2.3.1 打印头热源模型的建立25-27
- 2.3.2 加热板热源模型的建立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温度场的数值模拟28-46
- 3.1 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基本假设28
- 3.2 材料的物理参数28-29
- 3.3 新结构喷嘴29-30
- 3.4 扫描方式30-31
- 3.5 新旧喷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31-40
- 3.5.1 喷嘴温度场数值模拟的意义31
- 3.5.2 喷嘴温度场数值模拟过程的实现31-36
- 3.5.3 新旧喷嘴温度场数值模拟仿真云图对比36-40
- 3.6 成型件温度场的数值模拟40-44
- 3.6.1 成型件温度场数值仿真模拟的意义40
- 3.6.2 成型件温度场数值模拟过程的实现40-43
- 3.6.3 成型件在新旧喷嘴作用下的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对比43-44
- 3.7 本章小结44-46
- 第4章 应力场的数值模拟46-57
- 4.1 热-力耦合场分析理论46-50
- 4.1.1 热-力耦合场分析基本理论47-50
- 4.1.2 热-力耦合场分析基本假设50
- 4.2 应力场的数值模拟50-53
- 4.2.1 成型件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实现50-53
- 4.3 成型件应力场对比53-56
- 4.4 本章总结56-57
- 第5章 实验验证与结构优化57-66
- 5.1 实验目的57
- 5.2 实验参数与测量57-58
- 5.2.1 实验参数57-58
- 5.2.2 喷嘴的测量环境和测量工具58
- 5.3 验证及数据分析58-62
- 5.3.1 新旧喷嘴仿真结果验证与分析58-59
- 5.3.2 新旧喷嘴打印速度对比分析59-61
- 5.3.3 新旧喷嘴成型件应力场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61-62
- 5.4 新型FDM快速成型机结构62-64
- 5.3.1 存在的问题62-63
- 5.3.2 解决方案63-64
- 5.5 新旧结构对比64-65
- 5.6 本章小结65-66
- 结论和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69
- 致谢69-70
- 作者简介70-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帅;陈婵娟;张强;;陶瓷快速成型机数控系统软PLC模块的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13期
2 何梓;;涉足3D打印乐美达集团激光快速成型机推向市场[J];中外玩具制造;2013年04期
3 陈参;郭贵中;娄琳;;陶瓷零件快速成型机数控系统开发[J];机械与电子;2010年09期
4 王高,周汉昌,陈宏,朱林泉,程军,薄报学;快速成型机用能量源实现的两种新方案[J];测试技术学报;2003年01期
5 薛文彬;袁丹;;薄材叠层制造(LOM)型快速成型机在小型零件加工中的运用[J];电子制作;2013年19期
6 张强;文怀兴;陈婵娟;;数字量I/O卡在快速成型机多轴控制中的应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8年04期
7 高东强;田振亚;郝大建;郭楠;;陶瓷零件快速成型机控制系统[J];机床与液压;2008年10期
8 钟庆,李季,陈学彬,黄树槐;激光快速成型机零计算机数控系统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2期
9 肖杰科 ,司君平 ,许晓春;RS系列激光快速成型机的技术特点[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2年06期
10 邓金科;激光快速成形技术[J];今日科技;199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宝炜;耿秋颖;王思聪;;QSJ-7型气动钣金快速成型机的研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黄保才邋张敏 吴敏力;先导:做全能的技术保姆[N];台州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莉 张哲浩;李涤尘:交叉领域探新路[N];科技日报;2006年
3 记者 鸣琦;交大产业集团建成西部最大校办科技产业[N];陕西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巧军;面向FDM技术支撑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朱景峰;基于FDM技术的快速成型机设计及工艺参数优化[D];宁夏大学;2016年
3 周志斌;FDM快速成型机的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4 孙国光;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机材料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马金锋;陶瓷零件快速成型机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6 李一欢;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机理与工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翠萍;激光快速成型机精准定位系统设计[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野;直接金属SLS快速成型机的研究及其参数化设计[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9 万建军;三维打印快速成型机控制系统的研发[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10 高金岭;FDM快速成型机温度场及应力场的数值模拟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03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10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