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Gbps SerDes中的高速接口设计
本文关键词:10Gbps SerDes中的高速接口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背板通信 10G-SerDes 自适应均衡 增益提升 信号完整性
【摘要】:CMOS工艺继续沿着摩尔定律演进,特征尺寸已降低至14nm,由此带来的PC和手持设备的CPU处理性能大幅提升,加上光纤网络的普遍采用,使得背板信道的数据传输压力剧增。为适应数据率的高速增加,串行数据传输方式早已替代传统的并行数据传输方式,随着数据率的进一步提升,高速SerDes成为计算机接口和网络接口的主流。由于成本和兼容性考虑,目前,在背板通信系统中FR-4背板仍广泛使用。但FR-4基板对于信号高频分量的衰减很大,尤其是当信号的奈奎斯特频率远远大于信道带宽时,信号质量会严重恶化,呈现明显的码间串扰(ISI)。因此,在相应的高速接口电路设计中,应考虑对信道进行补偿。针对背板通信的10G-SerDes芯片,基于SMIC标准的0.13μm CMOS工艺,设计一款在5GHz(数据率为10Gb/s的随进二进制数据的奈奎斯特频率)处增益提升因子最大为22dB,总体带宽达到5.5GHz以上,并且信道失配小于3dB的串行收发器。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深入了解信号与信道的交互方式,及其带宽限制特性对信号产生的影响在频域和时域的体现。据此结合信道的衰减特性,确定设计目标参数,以及指导接口电路的设计和信道仿真模型的选取。2)针对性地研究了几种带宽拓展技术和均衡技术,对其电路特性和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本文特定工艺条件下的高速收发器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3)根据0.13μm CMOS工艺的具体条件,在发射端中采用了前馈源极跟随器和后馈源极跟随器,以及具有阻抗匹配和电感峰化的CML(电流模)驱动器。在接收器中,采用了具有电感峰化和电容负反馈技术的连续时间均衡器,基于频谱分割与自比较技术,实现了自适应均衡。经过严格的仿真,本设计的发射端在1.8V的电源电压下,总体小信号带宽达到5.5GHz以上,小信号增益达到18dB,差分的输出摆幅为800mV。接收器实现了补偿幅度从0dB到22dB的自适应均衡,且在最大补偿下,带宽为6.7GHz,信道失配为2.3dB,经信道末端的眼图完全闭合,经过自适应均衡之后,眼图打开了0.85UI。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3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永刚,袁丁,阎志斌;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自适应均衡[J];电信科学;1992年02期
2 科卞;;自适应均衡及检测技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3 曹秀英;话带信道自适应均衡器[J];电子学报;1996年12期
4 柴宇栋,王明坤;对自适应均衡中输入信号超前或滞后期待信号的收敛特性的研究[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赵来娟;张仁陟;陈映江;陈英;康立军;;远程控制精准化灌溉系统中自适应均衡技术仿真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王振力,张雄伟,李荣锋;用于补偿高次畸变的一种自适应均衡法[J];通信学报;2005年02期
7 孙丽君,孙超;基于判决反馈结构的自适应均衡算法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5年02期
8 黄姣英;何怡刚;沈芳;;新型的视频自适应均衡芯片设计[J];半导体学报;2006年08期
9 谢长生;石媛晶;王海卫;;自适应均衡在磁存储通道中的应用[J];记录媒体技术;2007年02期
10 张爱民;王文交;张烨;;自适应均衡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J];电信快报;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永刚;袁丁;闫志斌;;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自适应均衡[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谭家杰;室内LED可见光MIMO通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力;MB-OFDM UWB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徐海峰;光无线室内数字通信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黄姣英;电视广播中重影消除技术运用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平;无线通信中的自适应均衡理论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2 田义德;超声波穿厚壁通信信道自适应均衡和能量采集技术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靳翼;变步长LMS自适应均衡算法研究及其在DSP上的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金美娟;高效LDPC编译码及组合自适应均衡在无线通信中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马晓宇;关于数字通信几项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黄灿灿;10Gbps SerDes中的高速接口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刘彬晖;光OFDM传输系统的均衡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8 杨奇;V90 Modem的算法研究及DSP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张昕;星载AIS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10 张斌;短波数字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54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15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