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低功耗异步80C51微处理器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10 10:08

  本文关键词:低功耗异步80C51微处理器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NCL异步电路 80C51微处理器 低功耗 低电压


【摘要】:低电压是微处理器低功耗设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工艺参数波动对电路延时的影响随着电压的降低而增大,同步电路需要保留额外的时序余量来保证其功能正确,由此导致的性能下降成为低电压设计的瓶颈。异步电路通过握手保证时序的正确性,虽然面积开销较大,但可以自适应工艺参数波动带来的影响,在低电压下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适合应用于低电压微处理器设计。本文使用定制NCL(Null Convension Logic)单元与双轨数据编码设计了基于SMIC 40nm的低功耗异步80C51微处理器。首先根据异步电路的结构,建立异步电路的延时和功耗模型,论证了异步电路低电压下相对同步电路性能和功耗上的优势。通过不同类型的异步电路模型对比,确定了采用NCL逻辑异步电路的技术路线。其次,异步80C51微处理器设计使用了全新的精简三级流水架构,简化了流水线结构,增加了组合逻辑的级数,降低了局部工艺参数波动对延时的影响,并降低了功耗。在寄存器堆设计中,通过对寄存器堆中相同功能的寄存器进行合并,降低了寄存器堆的功耗。采用分支电路优化的方法,对微处理器中电路中的冗余反馈逻辑进行了精简,降低了分支电路中寄存器的功耗。运算单元采用了Wavefront steering技术优化了组合逻辑,提高了微处理器的能效。最后使用静态逻辑设计了NCL单元库,优化了单元尺寸,并基于UNCLE工具完成异步80C51微处理器的综合。搭建了异步电路仿真验证平台,以同步80C51为参照,对异步80C51的性能和功耗进行了对比。在0.6V工作电压,异步80C51的能量延时积相对同步80C51有14.2%的提升。最后验证了异步微处理器性能功耗随电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更低的电压下,异步80C51相对同步80C51在性能和功耗上都有着更加明显的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限定引脚的微处理器设计[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2年04期

2 迎九;创新的方法——微处理器设计之父谈创新[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21期

3 马婉良,高德远,张盛兵;微处理器设计中提高访存效率的一种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陈微;戴葵;刘芳;;可靠性微处理器设计关键技术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5 周崇经,侯大庆;语音子带编码中正交镜象滤波器的微处理器设计与实现[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6 朱宇耀;苏凯雄;陈建;;微处理器设计中的时序验证及优化[J];现代电子技术;2012年08期

7 彭瑞华;陈涛;付宇卓;;一种基于混合频率的微处理器设计方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8 胡伟武;李国杰;;纳米级工艺对微处理器设计的挑战[J];中国集成电路;2008年07期

9 李述良;冯杰;刘文进;漆进峰;;基于S3C2440A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沈青祁;;一种防作弊加油机微处理器设计与应用[J];中国集成电路;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鼎;AMD联姻科技部 剑指中国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记者 陈和利;AMD向中国转让核心微处理器设计技术[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宏嘉;面向微处理器设计的动态二进制翻译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王蕾;异步嵌入式微处理器设计与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任洪广;数据驱动异步微处理器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夏军;32位RISC微处理器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锦程;低功耗异步80C51微处理器设计[D];东南大学;2016年

2 覃芳艳;CPADSE:一种微处理器设计空间探索加速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刘涛;16位微处理器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陈微;高可靠微处理器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尤菲菲;32位嵌入式RISC微处理器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6 李德惠;基于异步语言Balsa的异步微处理器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李常;嵌入式MIPS微处理器设计[D];清华大学;2010年

8 陈海民;密码嵌入式微处理器设计与实现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9 李智;32位RISC嵌入式微处理器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10 刘政;一种基于8051的安全加密微处理器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66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166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0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