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本文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出处:《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 +X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摘要】:针对新的教育模式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的自身特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采取新的"3+X"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4条主线不间断的课程设置,即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编程思想及理论课程设置、网络程序开发类课程设置、嵌入式物联网系统课程设置,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Abstract]:In view of the goal of talents training for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educational mode ,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should adopt the new " 3 + X " talent training mode , and take four main line uninterrupted course settings , namely , the computer basic course setting , the programming thought and the theory course setting , the network program development class curriculum setting , the embedded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curriculum setting , and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and means reform , so that the training of personnel training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
【作者单位】: 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的研究”(GH13055),主持人:谷赫
【分类号】:G642;TP3-4
【正文快照】: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群体越来越广,与计算机相关的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0%以上,并且成为可以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主要指标。计算机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计算机的使用者,而是计算机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的开发者,而且能直接从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何中胜;;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计算机专业的课群建设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孙峰;;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3 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1期
4 袁照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玲;李焕;;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石永敬;朱光俊;杨治立;吕俊杰;夏文堂;;冶金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王凯;潘立新;王丽;;关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丁中建;;应用型大学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刘毅华;马修水;何小其;俞玉飞;;应用型本科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年S2期
6 杨广花;蔡志强;陈洁;罗士平;蒋卫华;;依托优势学科建设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1年10期
7 朱光俊;;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09年04期
8 朱光俊;杜长坤;万新;;实施产学研合作 适应行业发展需求[J];中国冶金教育;2011年02期
9 朱光俊;杨治立;夏文堂;杜长坤;万新;;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2年04期
10 张灵;;应用型本科特色专业内涵解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青红;张紫昭;;新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着力点[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飞;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邵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贺伟;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主要要素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卞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丽;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训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4 秦学;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少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秦悦悦;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重庆大学;2009年
7 石艳茹;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群构建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8 王莅;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朱瑞元;“亲产业”大学的师资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10 张盼;先进装备制造业现场工程师成长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陆亭;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2 马树杉;应用型本科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在21世纪的新任务[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傅彦,徐洁,吴跃;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4期
4 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5 邹红;;论省属地方高校定位的影响因素及定位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7期
6 常汉东;;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1期
7 张永梅,陈立潮,吴志华;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改革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8 王前新;刘欣;喻永庆;;国际视野下的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模式[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10期
9 潘懋元;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2期
10 朱高峰;;论应用型本科教育[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太善,孟建新,刘洪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S1期
2 佟景才;大学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3 冯惠敏,李清泉;大学普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5期
4 马殿平,施宙,郭如书;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7期
5 周营军;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侯华玲;高校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9期
7 马万民;对高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8 肖继新,李茹,吴柏玲;高校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J];经济论坛;2003年19期
9 李湘健,徐少亚,顾德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10 张晓洪,邓成超;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9 ;抓好人才培养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10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闽江学院院长 杨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N];福建日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沈朝晖;“百校千企”签订31项人才培养协议[N];宁波日报;2011年
4 记者 汪俞佳;文化产业要发展人才战略须先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郝静;天津河北:“十佳”模范引领人才培养[N];检察日报;2012年
6 通讯员 洪玉管;人才培养也有质量认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通化师范学院副院长 教授 刘惠洲;三个确立三个发挥 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充分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西南科技大学 董发勤;跨文化联合校园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崔楠;西北地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迫在眉睫[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俊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燕;高职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范秀娟;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7 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庞颖;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方向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84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38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