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ARM的捷联惯导位姿自主预测模型
本文关键词: 嵌入式 捷联惯导 位姿自主 微处理器 出处:《科技通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阶段的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由于体积、容量和便携性等原因,功耗问题尤为突出。嵌入式程序无法在运载程序中低功耗的使用,造成机体运作时间缩短的现象,降低了机体运作性能。为此,提出基于嵌入式ARM的捷联惯导位姿自主预测模型,将嵌入式与ARM微处理器构建的平台,用捷联惯导的方式完成制导任务。建立位姿自主预测模块,通过位姿定位检测,结合嵌入式程序模块进行自主预测,并在嵌入式ARM微处理器的平台中,经过建立位姿自主预测模型,完成对ARM的捷联惯导的过程。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嵌入式ARM的捷联惯导位姿自主预测模型,实现了嵌入式ARM惯性微处理器直接运行在载体上,为用户提供了低功耗、高效能设计处理器,嵌入式ARM的位姿自主预测缩短了研发周期也同时降低了成本及耗能,具有较高的实际使用价值,为嵌入式处理器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帮助。
[Abstract]:Because of the size, capacity and portability of embedded system processors, the power consumption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Embedded programs can not be used in low power delivery programs. The phenomenon of shortening the operating time of the body reduces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body. Therefore, an autonomous prediction model of sins position and attitude based on embedded ARM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embedded and ARM microprocessors. The guidance task is accomplished by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The autonomous predication module of position and attitud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autonomous prediction is carried out through position and attitude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embedded program module, and it is in the platform of embedded ARM microprocessor.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utonomous prediction model of position and attitude, the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ins) process of ARM is comple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utonomous prediction model of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position and attitude is based on embedded ARM. The embedded ARM inertial microprocessor runs directly on the carrier, which provides users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high performance design processor. The autonomous prediction of position and pose of embedded ARM shorten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ycle and reduces the cos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t has higher practical value and provides help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mbedded processor.
【作者单位】: 昭通学院招生就业处;
【分类号】:TN966;TP332
【正文快照】: 0引言现阶段嵌入式处理器的研究,基本实现了用户的基本性能的要求,处理器通过芯片组程序进行相关参数提取和检验[1]。但现阶段嵌入式平台无法高效能低功耗的运行相关程序,由于处理器的芯片组不同,嵌入式系统不能实现位姿预测[2]。从而造成用户的困扰,致使程序盲目的运行,消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景硕;周胜明;蒋华君;;惯性导航系统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综述[J];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2 何剑锋;何月顺;叶志翔;;嵌入式Linux下ARM/DSP通信接口设计及驱动开发[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年05期
3 王丽琴;;光纤陀螺仪及其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杰;罗庆生;韩宝玲;王浩浩;;基于嵌入式Linux的ARM/DSP多机I~2C通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2年01期
2 何剑锋;方方;丁仿;栗楠;周凯;;基于嵌入式ARM-Linux的红外通信及解码驱动设计[J];光通信技术;2011年04期
3 蔡洪;孙文利;马建明;;惯组动态测试台误差分析及附加运动补偿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4 杨宗霖;姚速瑞;张浩峰;;卫星/惯性组合定位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单元设计[J];电子器件;2015年02期
5 赵艳玲;;基于双内核的嵌入式VoIP电话网关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年07期
6 张根宝;吴彦;;基于嵌入式Linux的智能瓦斯监控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5期
7 Jian-Feng He;Fang Fang;Yue-Shun He;Bin Tang;;Design of Gamma Spectrum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ARM / DSP[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3年02期
8 李方伟;宁敏;;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通信;2010年02期
9 马永军;郭磊;;嵌入式数字家庭安防视频采集系统设计[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郭晶晶;;常用姿态测试技术的综述[J];山西电子技术;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史永晋;;基于惯性导航系统的海底管道轨迹描述技术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谷靖;四轮驱动微型电动车整车控制[D];清华大学;2012年
2 何正斌;GPS/INS组合导航数据处理算法拓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静;仿生偏振光导航传感器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军;基于DSP的姿态测试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3 刘春保;基于ARM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D];南华大学;2011年
4 张彭朋;基于嵌入式ARM和DSP的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监控技术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5 彭志军;基于嵌入式Linux的视频传输系统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明星;平台惯导系统系泊状态自标定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曹亚林;惯性平台回路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平凯;基于ARM的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9 沈博;惯性导航技术在管道内检测中的应用[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强龙;基于ARM的嵌入式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渝;张耀麒;陈倩;;光纤陀螺用宽谱光源的相干特性分析[J];半导体光电;2012年02期
2 徐景硕;惯性传感器技术及发展[J];传感器技术;2001年05期
3 石国祥;陈坚;叶军;马学文;;光纤陀螺温度影响的非线性综合误差补偿[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03期
4 彭允祥;捷联惯导与导航卫星组合技术的发展趋势[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1999年04期
5 罗超,孙枫,刘广哲;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光纤陀螺零偏温度补偿[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02期
6 罗睿;张瑞君;;光纤陀螺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09年04期
7 孔凡村;光纤陀螺罗经及其在航海上的应用[J];航海技术;2004年03期
8 杨远洪;申彤;郭锦锦;;光纤陀螺技术及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05期
9 吴骏;杨兆选;;ARM与DSP双核视频交通检测系统通信接口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7年05期
10 杨健;张慧慧;于东琴;;基于ARM和uClinux实现网络化实时数据通信平台的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琛;光纤陀螺光路偏振特性及温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福安 ,林维菘;数字化捷联惯导控制系统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0年02期
2 以光衢,吴奋;捷联惯导可靠性的奇偶向量方法[J];信息与控制;1991年02期
3 程慧俐,以光衢,,张洪铖;捷联惯导系统仿真器设计[J];系统仿真学报;1994年04期
4 聂晓明;周健;魏国;龙兴武;;分光再利用型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及其与捷联惯导组合导航[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4年04期
5 刘军;;内水平阻尼捷联惯导误差仿真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3年07期
6 王纪南;位晓峰;鲁浩;;弹载捷联惯导试验评估系统设计[J];电光与控制;2009年10期
7 倪慧;杨树兴;佘浩平;;直瞄式近程旋转火箭弹的捷联惯导系统建模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2期
8 陈坡;孙付平;李海峰;;捷联惯导MATLAB/Simulink仿真实现[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8年06期
9 贺勇;汤霞清;郭理彬;;基于DSP+FPGA的导航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硬件设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S2期
10 李宁;丁薇;;基于模型辅助捷联惯导组合导航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姚建军;付继波;;捷联惯导系统振动耦合特性研究[A];首届全国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力学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高伟熙;缪玲娟;沈军;;一种分段快速捷联惯导静基座自对准新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吕当侠;;歼击机改装捷联惯导初探[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承京 通讯员 吴慧兰;老老实实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N];中国航空报;2007年
2 唐新培;33所 两项成果通过鉴定[N];中国航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奔粤阳;高动态环境捷联惯导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杨洋;基于捷联惯导的管道地理坐标内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志强;基于八元数的捷联惯导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彭劲松;机载激光捷联惯导优化算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秦洪卫;捷联惯导/星光组合导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丁姜;捷联惯导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5 耿强;捷联惯导数字信号处理系统[D];天津大学;2006年
6 蒋约鹏;高精度惯性测量组合温度场建模与优化设计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付军;捷联惯导算法研究及系统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严恭敏;捷联惯导算法及车载组合导航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9 贺信;捷联惯导的仿真及其组合导航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孙丽;激光捷联惯导/星光/卫星容错组合导航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4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46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