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线漏电流对高速SRAM设计的影响与对应消除技术
本文关键词: SRAM 位线漏电流 漏电流补偿与降低技术 位线自截断技术 位线取反放大技术 出处:《安徽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SRAM在PC,网络,移动通信等需要快速存取与传输数据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人们对高速SRAM的需求也会随之不断增长。然而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进步,器件的漏电流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增长趋势。漏电流的增大会给高速SRAM的设计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中‘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存在于SRAM位线上的过大漏电流会造成SRAM的性能出现严重下降甚至会直接导致SRAM读失效的发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位线漏电流对高速SRAM设计的影响并提出各种消除该影响的技术与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论文首先分析了‘款传统的位线漏电流补偿电路,通过建立合适的电路模型对该种漏电流的补偿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认为这种预先检测漏电流然后全部补偿的方法有可能导致SRAM的性能出观下降; 2,基于1所得出的结论,本文设计了两款新的漏电流补偿电路,这两款补偿电路均放弃了之前的预先检测后补偿的步骤,而是直接检测两根位线的电位变化率,并在电路实现过程中中根据被检测信号的电位变化率的不同自动形成正反馈回路,从而让两根位线中放电较慢的一根位线放电更慢而让放电较快的一根位线放电更快,从而消除位线上存在的较大漏电流对SRAM的不利影响; 3,本论文然后结合2中所提出的一款漏电流补偿电路进一步提出一种新型电流型SA的电路设计,以实现在存在较大漏电流的大背景下提高SRAM性能的目的; 4,针对漏电流进‘步增大,特别是当最坏情况‘下位线上所积累的漏电流已经超过SRAM的工作电流的情况,由于传统的一些方法与技术在这一新的范畴内将趋于失效,于是本论文试图对这一情况进行一些探索性地研究,并提出可以采用位线自截断技术来消除过大漏电流对SRAM的不利影响; 5,针对4中所提出的位线自截断技术存在的性能上限问题,本论文通过结合分级位线技术,位线白截断技术以及电荷分享技术等更进一步地提出一种位线取反放大技术,该技术可以在存在较大位线漏电流的情况下实现进一步提升SRAM性能的目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RAM applications in PCS, network,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the demand for high-speed SRAM will increase. However, with the progress of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The leakage current of the device also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The increase of leakage current will bring many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o the design of high-speed SRAM.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is that the excessive leakage current on the SRAM bit line will cause a serious decline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RAM and even lead directly to the SRAM reading failure.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bit line leakage current on the design of high speed SRAM is deeply studied, and various techniques and methods to eliminate this effect are put forward.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s:. 1.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bit line leakage current compensation circuit, and analyzes th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the leakage current by establishing an appropriate circuit model.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is method of detecting leakage current in advance and compensating it completely may lead to the degradation of SRAM performance. 2.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1, two new leakage current compensation circuits ar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These two compensation circuits abandon the previous steps of pre-de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but directly detect the potential change rate of two bit lines.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ircuit, the positive feedback loop is automatically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rate of the potential of the detected signal, so that the slower one bit line in the two bit lines and the faster one bit line discharge faster.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large leakage current on the bit line on SRAM; 3. In this paper, a novel current mode SA circuit is designed based on a leakage current compensation circuit proposed in 2, so a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R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rge leakage current. 4. In view of the stepwise increase of leakage current, especially when the accumulated leakage current on the worst-case line has exceeded the operating current of SRAM, some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will tend to fail in this new category. Therefo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o some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this situation, and proposes that the bit-line self-truncation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elimin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excessive leakage current on SRAM. 5. Aiming at the performance upper limit problem of bit line self-truncation technology proposed in 4, this paper proposes a bit line reverse amplification technique by combining hierarchical bit line technology, bit line white truncation technique and charge sharing technology. This techniqu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RAM in the presence of large bit line leakage curren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P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凌,李刚;C8051与SRAM的高速接口[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2年06期
2 姚建楠,季科夫,吴金,黄晶生,刘凡;基于SRAM高速灵敏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J];电子器件;2005年03期
3 王艺燃;于宗光;;一种应用于DSP嵌入式存储器的灵敏放大器设计[J];微电子学;2010年02期
4 王洪杰;8路输出3段时间控制自动开关机系统[J];广播与电视技术;1999年12期
5 魏安全;单片机系统RAM随机数据存储器数据的掉电保护技术[J];微型机与应用;1999年07期
6 杨柳 ,夏宇闻;一种基于MCU内部Flash的在线仿真器设计方法[J];电子技术应用;2001年11期
7 徐翌;高志强;贺祥庆;;一种通用嵌入式SRAMIP编译器的设计[J];微电子学;2007年04期
8 李海霞;李卫民;谭建平;陆时进;;一种低功耗抗辐照加固256kb SRAM的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7年07期
9 王云景,鲁毅钧;硬件控制的8k×8 SRAM/EEPROM U630H64原理及接口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1998年04期
10 刘太明,郭怡倩;串行SRAM-X24C45芯片在针板自动冲床系统中的应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琪;裘燕锋;;片上SRAM内建自测试的实现方法[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刘客;李振涛;李勇;邢座程;;一种电流模式敏感放大器及其在SRAM的应用[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邢克飞;何伟;周永彬;杨俊;;SRAM型FPGA单粒子翻转的高效无中断检测与修复技术[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4 高博;余学峰;任迪远;李豫东;崔江维;李茂顺;李明;王义元;;SRAM型FPGA器件总剂量辐射损伤效应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田文波;章斌;;基于SRAM的XILINX FPGA单粒子翻转的测试和试验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林;朱建华;项传银;黄好城;阮爱武;;一种基于SRAM的FPGA互联资源测试方法的研究[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7 罗尹虹;郭红霞;陈伟;姚志斌;张凤祁;郭刚;苏秀娣;陆虹;;2k SRAM重离子微束单粒子翻转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赵凯;高见头;杨波;李宁;于芳;刘忠立;肖志强;洪根深;;CMOS SOI SRAM电路的抗单粒子能力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唐民;;超深亚微米SRAM和Flash存储器的辐射效应[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于跃;郭旗;任迪远;李鹏伟;;静态随机存储器抗总剂量辐射性能筛选在线测试系统[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作者 八戒;未来CPU缓存的主角[N];电脑报;2010年
2 英飞凌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Martin Brox;移动DRAM面临功率、空间、温度三大挑战[N];中国电子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政;“技术秀”大戏开幕[N];中国电子报;2002年
4 闫书强;不会消失的“0”和“1”[N];电脑报;2009年
5 金元证券楼栋;中小板:九连阳彰显牛市底气[N];证券时报;2006年
6 雷华声;票边上的铭记[N];中国邮政报;2004年
7 梅新育;油价穿越百位线 谁是赢家谁是输家[N];国际商报;2008年
8 Dick James;纳米闪存的今天[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9 何小明;日本厂商联合开发多芯片快闪存储器组件[N];中国电子报;2001年
10 ;富士通闪存与ISSI内存联姻[N];中国电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丹丹;嵌入式CPU的纳米尺度SRAM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吕冬明;基于自主嵌入式处理器的半自定制物理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余辉龙;CMOS一体化相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杨雪娜;掺镧(钐)Bi_2Ti_2O_7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刘毅;总线及OCN互连低功耗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谢中;PZT/YBCO异质结的激光蒸发制备与纳米尺度的物理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7 蒋然;Hf基高k材料的物性表征[D];兰州大学;2007年
8 刘红日;BiFeO_3薄膜的溶胶凝胶方法的制备、掺杂及电磁性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严炳辉;考虑晶界离散分布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伟;VLSI扫描测试中的低功耗测试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瑞兴;位线漏电流对高速SRAM设计的影响与对应消除技术[D];安徽大学;2012年
2 晏莎莎;低功耗高稳定性八管SRAM单元电路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吴晨;基于数据保持电压的低功耗SRAM设计[D];苏州大学;2011年
4 岳e,
本文编号:1523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52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