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PCIe总线物理层的设计与验证

发布时间:2018-03-03 02:21

  本文选题:PCIe 切入点:串行传输 出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PCIExpress是一个为未来多种多样的计算和通信平台而定义的高性能、通用I/O互连总线,是当前得到广泛应用的高速串行传输标准。它的高速数据传输速率使得它有着极为广泛的发展前景。而物理层作为PCIExpress中最基本最底层的传输结构,在整个PCIExpress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PCI-Express总线的物理层相对于PCI总线的物理层而言发生了重大变化,PCI-Express是一种全新的串行总线。串行总线数据传输避免了并行总线在高速传输过程中所面临的时序问题,因此,与并行总线相比能够大大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PCIExpress总线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它和原有的ISA、PCI和AGP总线不同,这种传输方式不必因为某个硬件的频率而影响到整个系统性能的发挥。因为PCIExpress工作模式是一种称之为“电压差式传输”的方式。两条铜线,,通过相互间的电压差来表示逻辑符号0和1。以这种方式进行资料传输,可以支持极高的运行频率。 本文对PCIExpress的物理层相关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着重讨论了与物理层相关的几项关键技术的的设计与验证。
[Abstract]:PCIExpress is a definition for the future a variety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general I/O interconnect bus, is the high-speed serial transmission standard widely used.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rate which makes it has very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But as the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structure PCIExpress the most the bottom of the physical lay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PCIExpress.PCI-Express bus structure in the physical layer relative to the PCI bus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PCI-Express is a new serial bus. The serial bus data transmission to avoid timing problems, in the face of high-speed parallel bus transmission process therefore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data the transmission speed compared with parallel bus.
PCIExpress bus data transfer using serial mode, and the original ISA, PCI and AGP bus, the transmission is not necessary because a hardware frequency affects the whole system performance. Because the PCIExpress mode is a called "voltage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The two copper wire, to said 0 and 1. logical symbols in this way data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volta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perating frequency, can support very high.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al layer related technology of PCIExpress i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layer a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P3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安;陶越;蔡跃明;;博弈论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专题讲座(三) 第5讲 物理层安全中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资源分配算法[J];军事通信技术;2014年01期

2 穆德恒;;100_1000兆位以太网物理层通信的研究分析[J];计算机与网络;2014年06期

3 吕凌;于宏毅;;物理层网络编码分组的机会中继[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7期

4 罗文宇;金梁;黄开枝;;保障无线物理层安全的不适定理论与应用[J];信号处理;2011年11期

5 杨斌;;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年06期

6 邓锦辉;以太网物理层的一致性测试[J];电子产品世界;2003年05期

7 刘衍捷 ,汪一鸣;蓝牙测试模式实现及其物理层观测[J];中国无线电;2004年12期

8 张金宝;郑洪明;谈振辉;;一种基于块平均互信息率的物理层抽象算法[J];铁道学报;2010年03期

9 潘鹏贵;许力;林力伟;;无线网络中物理层网络编码策略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1年08期

10 洪涛;宋茂忠;刘渝;;切换天线发射的低截获率通信信号物理层安全传输[J];应用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文琪;李乐民;;3GPP LTE物理层关键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一平;;一种基于TD-SCDMA系统物理层原理的仿真实现[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3 任焱锋;;基于多天线的802.16e物理层仿真[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芮鹤龄;;高速环境对TD—SCDMA系统物理层影响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宇;唐勇;李雷;蒋建锋;饶敏;张明德;孙小菡;;考虑了物理层传输特性的IP-WDM光网络业务分级模型[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6 王月珍;;1xEV-DO Rev A与Rev 0的技术比较[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汤铭;泛达推出统一物理层基础设施策略[N];计算机世界;2008年

2 周;泛达推出统一物理层基础设施策略[N];电脑商报;2008年

3 ;泰克为SATA修订版3.0物理层测试提供测试文档[N];电子报;2008年

4 张彤;UPI统一物理层基础设施[N];网络世界;2008年

5 ;TI推出物理层/链路控制方案[N];中国电子报;2001年

6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产品支持经理 安毅;破解WiMAX物理层测试瓶颈[N];通信产业报;2007年

7 刘喜喜;欲引领未来布线技术走向 泛达发布UPI策略[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8 本版编译 周青;MBOA为UWB网络定义新MAC[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IEEE 802.11系列标准巡礼[N];人民邮电;2002年

10 清水 编译;802.11n助力下一代无线局域网[N];计算机世界;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涛;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安全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周敏;基于能效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高晖;无线协作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杜柏生;无线物理层多播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王晓炜;多用户无线系统中的物理层保密通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杨云川;面向物理层安全的预编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少君;非理想条件下的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2 喻理;移动WiMAX系统物理层关键技术仿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 魏浩;无线双向中继传输及物理层安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陶立康;无源光网络物理层安全防范策略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程飞;CMMB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与改进[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李伟;10G EPON物理层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莫建华;无线中继网络中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陈曦;基于物理层损伤约束的光网络RWA算法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9 李仁波;3GPP LTE物理层链路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杜贤峰;ZigBee技术物理层的理论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59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559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b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