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nPME对GROMACS软件并行计算性能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1 23:04

  本文选题:并行计算 + 分子动力学 ; 参考:《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年10期


【摘要】:在分子动力学并行计算的过程中,正确地处理好并行规模与PME(Particle-Mesh Ewald)方法的任务分配,对于提高分子动力学的并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常用的分子动力学软件Gromacs[1-3]为例,利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魔方"超级计算平台,就不同并行规模与不同PME任务分配方式下的计算性能进行测试。发现并行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显著的提高Gromacs的计算效率,但是当并行规模超过一定值后,计算效率反而下降。另一方面,当并行规模较小时,不设置PME专属节点的计算效率较高;但当并行规模较大时,合理的设置PME专属节点,能显著地提高计算的效率。这一结果能对从事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研究人员合理分配并行资源提供帮助。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parallel computation of molecular dynamics, the correct handling of the task allocation of parallel scale and PME (Particle-Mesh Ewald) method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improving the parallel efficiency of molecular dynamics. The common molecular dynamics software Gromacs[1-3] is used as an example to make use of the "magic square" supercomputing of the Shanghai Supercomputing Center. Test performance is tested on different parallel scale and different PME task allocation methods. It is found that paralle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uting efficiency of Gromacs in a certain range, but when the parallel scale exceeds a certain valu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decreases. On the other hand, when the parallel scale is small, the computing efficiency of the PME exclusive node is not set. The rate is high, but when the parallel size is large, the reasonable setting of the PME exclusive nod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alculation. This result can help the researchers in the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to allocate the parallel resources reasonably.

【作者单位】: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复旦大学物理系理论生命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AA01A308) 上海市科委项目(1201H116400)
【分类号】:TP33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亮;白明泽;羊金花;;分子动力学在小型SMP集群中的并行计算[J];计算机应用;2010年S1期

2 白明泽;程丽;豆育升;孙世新;;基于OpenMP的分子动力学并行算法的性能分析与优化[J];计算机应用;2012年01期

3 严历;郭力;李晓霞;;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GROMACS向GPGPU移植初探[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年12期

4 刘文志;李晓霞;余翔;杨小震;郭力;;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基于GPU的范德华非键作用计算[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0年12期

5 段振华;白明泽;豆育升;;基于OpenMP的Multi-Critical分子动力学并行算法优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7期

6 张德好;刘青昆;宫利东;;GPU加速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的电荷分布计算[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年10期

7 徐磊;徐莹;;多体问题在GPU上实现的讨论[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楠;廖成;张青洪;陈伶璐;;基于OpenMP的多辐射源二维电波传播预测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2 冯献礼;李卓;赵熹;于辉;刘慧玲;黄旭日;;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点突变(Met108→Leu108)对树胶醛糖结合蛋白与配体作用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2期

3 冯婷婷;秦宜德;许功林;罗欣;顾芳;黄海良;;分子生物学模拟实验室平台建设[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年02期

4 石静;李晓霞;刘忠亮;刘文志;郭力;;Particle-Mesh-Ewald(PME)算法在GPU上的实现[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2年05期

5 白明泽;赵文辉;豆育升;孙世新;温迪;;MPI+TBB混合并行编程模型在分子动力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5期

6 王思邈;陶晓芳;石静;孔滨;余翔;刘文志;聂峰光;李晓霞;杨小震;;聚合物纳米球结晶机理的计算机模拟[J];中国科学:化学;2013年01期

7 刘忠亮;李晓霞;石静;郭力;孔滨;杨小震;;分子动力学模拟LINCS约束算法的GPU并行化[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2年08期

8 焦善飞;何晨;豆育升;唐红;;短程力分子模拟在Hadoop上的实现及优化[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年02期

9 白姝;唐荣宏;张麟;;衣壳粒蛋白稳定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3年06期

10 SI Wei;SHA JingJie;LIU Lei;QIU YingHua;CHEN YunFei;;Effect of nanopore size on poly(dT)_(30) translocation through silicon nitride membrane[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明泽;多核集群上的混合并行分子动力学计算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郝明;基于化学信息学方法的药物分子计算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万小波;蛋白激酶小分子抑制剂选择性及其JAK2激酶调控机制的计算化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朱有亮;实现更大空间及时间尺度聚合物模拟的一些探索[D];吉林大学;2013年

5 冯献礼;几种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张慧敏;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宇佐美曲霉GHF11木聚糖酶热稳定性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7 童红飞;新型疏水性电荷诱导配基设计及层析分离抗体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褚雯婷;几种疾病相关重要蛋白的结构性质及作用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王华;含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自组装机理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闻瑾;金属表面和溶液中自组装体系的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滔;基于流处理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优化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灵利;脂肪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3 付丽;功能化碳纳米管吸附溶菌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4 朱必敏;抗癌新药德氮吡格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与作用模式[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张谦;线性Langevin方程的数值求解及其应用[D];湘潭大学;2013年

6 赵家伟;DFT计算在荧光分子印记纳米传感器中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7 李浩;荷电表面同电荷蛋白质空间取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天津大学;2012年

8 韩苗苗;4H-SiC辐照损伤分子动力学模拟初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9 廖迎强;面向液态金属凝固的分子动力学并行算法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3年

10 俞玉萍;含RGD序列多肽靶向结合整合素αvβ_3的分子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爱贤;吴江涛;;多核环境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10期

2 杨忠志,丛尧,王长生;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中的σπ模型及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11期

3 陈飞国;葛蔚;李静海;;复杂多相流动分子动力学模拟在GPU上的实现[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8年12期

4 徐伟,李玉忱,王丽;分子动力学并行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4期

5 徐伟,李玉忱,王丽;MD算法在集群系统中的并行实现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2年03期

6 李鸿健;白明泽;唐红;孙世新;;混合并行技术在激光化学反应模拟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0年06期

7 张浩;李利军;林岚;;GPU的通用计算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年12期

8 王小伟,郭力,杨章远;近程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两级并行[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3年05期

9 张勤勇,蒋洪川,刘翠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优化与并行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08期

10 刘正华;杨决宽;陈云飞;;分子动力学并行算法的优化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敏娟;贺炎;;未来的并行计算[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2期

2 陈国良;孙广中;徐云;龙柏;;并行计算的一体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学通报;2009年08期

3 王琳;鲁晶晶;殷克功;;关于并行计算在软件发展下的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4期

4 刘俊莉;王楚斌;林晓锐;司徒祝坤;;并行计算实验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5 潘沙;范晓樯;李晓宇;丁国昊;冯定华;李桦;;并行计算在高超声速流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年S1期

6 逄华;王龙;王剑辉;;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型[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年02期

7 程建钢,李明瑞,,黄文彬;有限元分析的并行计算方法[J];力学与实践;1995年04期

8 林彬;;并行计算的基本问题及现状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16期

9 林新华;王左利;林新华;;困扰并行计算的三大问题[J];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11期

10 ;光计算[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宇光;;整体同步并行计算方法的现状与发展[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罗文彩;陈小前;;并行计算的多方法优化协作[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左风丽;莫则尧;叶文华;;计算流体三维分裂格式的高效并行计算[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4 王欣;李志山;张志远;;并行计算在弹塑性时程分析中的应用[A];信息化推动工程建设工业化——第四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张理涛;黄廷祝;谷同祥;左宪禹;;一种适合于分布式并行计算改进的平方共轭残差法[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肖保国;杨顺华;邢建文;赵慧勇;;当地自适应建表方法在煤油超燃发动机并行计算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唐维军;张景琳;蔚喜军;;三维流体界面不稳定性的并行计算[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8 胡金初;;并行计算中的任务分配算法[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宋庭新;李慧;;面向服务的有限元并行计算网格系统设计[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设计与传动学会、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8年

10 裘懿勇;徐斌;刘晓明;;并行计算作业调度系统的架构及应用[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5分会场:绿色船舶与海洋装备创新发展及产业化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轶嘉;英特尔全球首个并行计算中心落户无锡[N];人民邮电;2009年

2 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温鑫;并行计算任重道远[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英特尔并行计算实验室研究员 TimothyMattson;并行计算:减少串行软件[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4 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温鑫;并行计算软件开发概述[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5 刘霞;计算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场革命[N];科技日报;2010年

6 安世亚太 雷先华;ANSYS高性能并行计算[N];中国航空报;2005年

7 张云泉;并行计算:迎接多核时代的挑战[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本报记者 马文方;英特尔为何要牵头并行计算[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9 英特尔 赵军(Jun Zhao);PC机并行计算革命尚未成功[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10 ;Linux下的网络并行计算[N];计算机世界;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安香;数值气象预报变分同化的伴随模式并行计算[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张理论;面向气象预报数值模式的高效并行计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龙柏;并行计算平台上的数据索引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管建和;电磁场有限元法解释分布式并行计算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刘耀儒;三维有限元并行计算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6 金晶;并行计算普适编程模型及系统架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盛艳秀;多核异构环境下通用并行计算框架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张帆;过程系统优化的分布式并行计算[D];浙江大学;2002年

9 刘寿生;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异构并行计算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0 付朝江;集群MPI环境下有限元结构分析并行计算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慧;基于异构平台的并行计算性能可视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晓华;光并行计算及其在图像处理和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05年

3 田甜;异构环境中并行计算模型与任务调度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杰;可扩展并行计算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孔令梅;三维变分同化并行计算研究及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6 刘桂海;网格并行计算系统研究开发[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7 蔡佳佳;图像代数多核并行计算类库的构建与优化[D];厦门大学;2008年

8 陈维;有限单元并行计算方法在地震波动模拟中的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9 陆良刚;土木工程有限元并行计算应用及其软件架构[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10 张立霞;电磁场有限元分析中并行计算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31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831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8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