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DSP千兆以太网控制器物理编码子层单元设计与实现
本文选题:以太网 + 物理编码子层 ; 参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当前电子设备日趋网络化时代,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要求具有联网功能。以太网作为最重要的网络通信技术之一,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灵活、易扩展、可靠性高、实现成本低、软硬件资源丰富等诸多优点成为了当前众多嵌入式设备的首选。本文以国防科技大学自主开发的多核高性能微处理器FT-XDSP为依托,设计开发了FT-XDSP外设部件以太网接口控制器MAC模块的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 coding sublayer,PCS)单元,使其能够正确地集成在MAC控制器中实现预定的功能。根据FT-XDSP物理编码子层单元的功能需求,对以太网体系结构相关协议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根据物理编码子层单元要实现的功能需求对其进行了总体设计,并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对物理编码单元进行了模块划分。划分后的物理编码子层单元包含了发送处理、接收处理、冲突检测、载波侦测、8B/10B编解码、自协商处理、同步检测等模块;2、在对每个单元实现原理以及实现过程充分掌握的基础上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对每个单元模块进行了功能描述;3、搭建了模块级以及系统级验证平台,制定了详细的验证计划,并对物理编码子层单元的各个功能点从模块级到系统级进行了全面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物理编码子层单元功能设计正确,并且集成在MAC控制器后能正常进行工作。4、在40nm工艺下,使用DC工具对物理编码子层单元进行了逻辑综合。综合后物理编码子层单元的面积为3409.223927,功耗为0.2251mw,最后达到500MHz设计指标。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 PCS ) unit of Ethernet interface controller MAC module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ased on the multi - core high - performance microprocessor FT - XDSP which is developed by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32;TP39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郎为民;;WiMAX技术讲座 第3讲 WiMAX MAC层简介[J];中国新通信;2009年05期
2 龙海南;张勇;;基于IEEE802.16e的头压缩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09年02期
3 黄贵微;李小文;;TD-SCDMA系统RLC非确认模式传输过程研究[J];通信技术;2007年11期
4 郎为民;靳焰;祁向宇;;WiMAX最新标准研究[J];信息通信;2009年01期
5 陈铎龙;孟相如;伍文;梁霄;;抗毁网络多拓扑路由子层的免疫优化选择算法[J];现代防御技术;2013年03期
6 张青波;何加铭;朱燕;;WiMAX系统包汇聚子层分类算法研究[J];通信学报;2010年12期
7 林华东;;LTE终端RRC连接重建过程研究与实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4期
8 王树林,程如光;a-Si:H/a-SiN_x:H多层膜界面的研究[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89年04期
9 董大圣,迟泽英,陈文建;APON系统终端TC子层的设计[J];光通信技术;2004年02期
10 马楠;张治;邓钢;;WiMAX组网及以太网汇聚子层设计与优化[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亚飞;阎东;;智能管道体系数据应用子层的设计与研究[A];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周莉;;基于WiMAX的汇聚子层设计[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黄敏;;EPON下行方向调和子层电路设计[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9年
4 杨海;李小文;;TD-SCDMA系统中的BMC子层[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ADSL2的协议层和主要功能[N];人民邮电;2004年
2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 王波;新一代ADSL技术浮出水面[N];通信产业报;2003年
3 王新禧;准确定位网页图层[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费敬银;组份调制锌基多层膜的制备及其腐蚀行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楠;界面种子层对CoFe_2O_4基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陈思;超高速传输物理编码子层PCS研究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白光媛;网络芯片物理编码子层关键电路的设计及验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曹玉树;基于通用处理器的LTE系统MAC子层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张琴;10G背板以太网物理编码子层的设计与验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任文;100G以太网PCS子层接收模块的VLSI设计[D];东南大学;2015年
7 杨俊林;FT-XDSP千兆以太网控制器物理编码子层单元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张涵钰;802.16协议安全子层实现及其安全性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9 程丽昌;10G EPON系统OAM子层的逻辑设计与验证[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朱燕;WiMAX系统MAC层汇集子层协议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57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85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