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云计算在保险业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7 04:07

  本文选题:保险业 + 云计算 ; 参考:《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从中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WTO)以来,保险业作为首批开放的行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保险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促进了保险业务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目前保险信息建设模式投资成本高、维护力度大、设备资源较多却又得不到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模式难以满足保险业在个性化、多样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信息化的投入难以产生较高的投资回报。 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给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机会。云计算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和服务模式,将一切IT资源都看成是服务。通过云计算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借助internet为用户提供企业管理软件以及IT硬件和计算能力,可以明显降低IT软硬件的成本,弹性地适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它可以将分散在异地的基础没施虚拟化,集中到云计算平台之中,根据SOA的思想丌发出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应用系统。 本文在仔细研究云计算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上,针对保险业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云计算建设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包括三种基本模式,即IaaS, PaaS和SaaS。企业信息化建设使用IT作为服务,根据云计算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服务类型、技术方法等。在IaaS层,保险企业采用私有云式的机房托管服务。在PaaS层,保险公司软件丌发外包为主,在企业内部搭建云计算测试平台,通过建立测试环境模板,配置测试服务资源,消除手工反复搭建环境造成的错误配置和不良建模造成的测试环境缺陷,同时还可以利用虚拟化技术搭建测试环境。在SaaS层,将软件作为一种服务向用户提供应用。用户不需要了解应用软件的具体技术细节,就可以直接使用。本文把上述云计算建设模式应用在了恒安标准人寿,希望对我国的保险信息化建设有借鉴作用。
[Abstract]:Since China's entry into WTO, insurance industry, as the first open industry,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he insurance industry, promo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business, and speeds up the pace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s. At present, the insuranc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mode has high investment cost, strong maintenance, and more equipment resources but not fully utilized.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insurance industry in individualization, diversity and flexibility, and i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a higher return on investm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brings opportuniti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loud computing is a new computing model and service model, all IT resources are considered as services.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mode of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rnet to provide enterprise management software, IT hardware and computing ability, the cost of IT software and hardware can be reduced obviously, and the demand of different stage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an be met flexibly. It can focus on the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and develop application system to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SOA.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cloud computing in detai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mode, cloud computing construction model, 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surance industry. In this model, there are three basic patterns, namely IaaS, PaaS and SaaS.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uses IT as the service, according to the cloud computing provides the service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including: the service type, the technical method and so on. In the IaaS layer, insurance companies use private cloud computer room hosting services. In the PaaS layer, insurance company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outsourcing, build cloud computing testing platform in the enterprise,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est environment template, configure test service resources, It can eliminate the defects of test environment caused by manual repeated setting up environment and bad modeling,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use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to build test environment. In the SaaS layer, software is used as a service to provide users with applications. Users do not need to know the specific technical details of the application software, can be used directly. This paper applies the above cloud computing construction mode to Heng'an Standard Life Insurance, hoping that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China's insuranc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42;TP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乌通元;上海保险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上海金融;1996年09期

2 孙成聚;试论央行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J];新疆金融;1996年05期

3 孙安银,邓伟刚;关于企业改制对财产保险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4 洪克栋,薛喜龙,姜大海;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黑龙江金融;1999年08期

5 傅建喜;保险业:以创新迎接挑战[J];价格月刊;2000年05期

6 夏志琼;入世,保险业哪些“游戏规则”要对接[J];华南金融电脑;2002年03期

7 余佳泓;云南农村保险市场浅析[J];西南金融;2002年05期

8 李喜梅;叩问我国保险业发展之路[J];湖南经济;2003年05期

9 檀江林;两岸共创“保险”发展[J];两岸关系;2003年02期

10 ;保险青年:平安理念推销商[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贤明;;论保险业整体形象建设[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2 张维功;;面对现实 加快发展 开创广东保险业发展新局面[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李伏安;;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在互动中共同健康发展[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4 林瑞华;;创新是保险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抉择[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陈国力;;改革开放是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唯一途径[A];一个行业 一种观念——北京保险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获奖征文集[C];2009年

6 申卉;;一名普通老百姓看保险[A];一个行业 一种观念——北京保险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获奖征文集[C];2009年

7 孙祁祥;;危机中的反思:保险业的发展应处理好六大关系[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8 张见生;;保险创新中一些问题的研究[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谢文华;;福建保险业如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考[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步明;;把握关键环节 提升协会效能[A];山东省保险学会2010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保险强省建设”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涛;保险业“地毯式”推进信息化建设[N];证券时报;2009年

2 ;推进全市保险业健康发展[N];本溪日报;2009年

3 记者 仝春建;吴定富:保险业亟须解决三方面问题[N];中国保险报;2008年

4 记者 张春生;山东省政府发文为保险业大开绿灯[N];中国保险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康民;从经济大势看保险业[N];中国保险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仝春建;各方热议经济复苏期保险业应对之策[N];中国保险报;2009年

7 王庶策;信息化是保险业发展趋势[N];中国保险报;2010年

8 记者 周轩千;保险业承担260亿美元[N];上海金融报;2010年

9 郑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以“保险基准深度比”衡量保险业区域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宗河;保险业不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N];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国臣;保险企业创新能力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熊海帆;中国保险业反洗钱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朱文胜;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贾广涛;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曹乾;高速增长的中国保险业:动力、结构、效率与绩效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胡颖;中国保险业有效供给、效率及风险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王艳玲;中国保险业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8 王少群;中国保险业整体性风险的分析与管理[D];天津大学;2008年

9 谢介人;台湾地区保险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张芳洁;保险业发展的路径—影响要素—绩效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前进;现阶段我国保险业市场结构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郑若华;企业年金市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6年

3 王姝;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薪酬方案的设计与实施[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杰;面向ERP的保险会计信息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朱震平;直复营销在车险市场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董妍;我国保险业综合经营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徐永才;基于大规模定制的保险业顾客保留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宋鹏;太平人寿济南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孙建胜;北京保险业的发展及相关博弈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张震宇;数据挖掘技术在保险业CRM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99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899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1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