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格地理计算并行算子对区域计算算法并行化的可用性分析——以多流向算法为例
本文选题:栅格地理计算 + 并行计算 ; 参考:《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年05期
【摘要】:栅格地理计算并行编程库的研发有助于实现对栅格地理计算算法的并行化。在现有的研究中,Qin等(2014)设计并初步研发的栅格地理计算并行算子(Pa RGO),在设计思路上能较好地隐藏与并行编程软硬件环境相关的复杂细节,实现栅格地理计算通用步骤的并行化,且较其他类似思路的编程库而言,Pa RGO能兼容多种常用的并行计算平台,具有明显优势。但Pa RGO目前在设计上仅直接支持本地、邻域及全局计算特点的栅格地理计算算法并行化,对于更为复杂的区域计算特点算法并行化的支持能力尚未探究。对此,本文选取栅格数字地形分析中具有区域计算特点、递归设计的多流向算法为算例,利用Pa RGO进行并行化设计、实现及测试,以计算时间、相对加速比和相对并行效率为定量指标。通过可运行性和并行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a RGO虽然不能直接支持对递归的多流向算法进行并行化,但在根据多流向计算的原理将该递归算法转变为非递归的设计之后,可将算法由原区域计算改造为邻域迭代计算,就能利用Pa RGO实现并行化,并得到较好的并行效果。在集群环境下,MPI版本并行程序的并行效果优于MPI/Open MP混合版本。
[Abstract]: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rid geography computing parallel programming library is helpful to realize the parallelization of grid geography computing algorithm. In the present research, Qin et al. (2014) the parallel operator of grid geography computing, Pa RGOA, designed and developed preliminarily, can better hide the complicated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environment of parallel programming, and realize the parallelization of the general steps of grid geography calcula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programming libraries with similar ideas, Pa RGO is compatible with many common parallel computing platforms and has obvious advantages. However, Pa RGO is only designed to directly support the parallelization of local, neighborhood and global computing algorithms, and the ability to parallelize the more complex regional computing features has not been explored.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selects the region calculation characteristic in the raster digital terrain analysis, and takes the recursive multi-direction algorithm as an example. The parallel design, realization and test of Pa RGO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time. Relative acceleration ratio and relative parallel efficiency are quantitative indexes. The result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parallelism show that although the multi-direction recursive algorithm can not be parallelized directly by RGO, the recursive algorithm is transformed into a non-recursive desig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ulti-direction computation. The algorithm can be transformed from the original region computation to the neighborhood iterative computation, and the parallelization can be realized by using Pa RGO, and a better parallel effect can be obtained. The parallel effect of MPI parallel program in cluster environmen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MPI/Open MP mixed vers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Department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221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8B03-4)
【分类号】:P208;TP33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结臣;王豹;胡玮;张辉;;并行空间分析算法研究进展及评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6期
2 秦承志;朱阿兴;李宝林;裴韬;周成虎;;基于栅格DEM的多流向算法述评[J];地学前缘;2006年03期
3 吴立新;杨宜舟;秦承志;张树清;张立强;方金云;孙文彬;刘善军;;面向新型硬件构架的新一代GIS基础并行算法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杨昕;汤国安;祝士杰;李彩丽;;基于DEM的平缓地区水系提取和流域分割的流向算法分析[J];测绘科学;2012年02期
2 秦承志;杨琳;朱阿兴;李宝林;裴韬;周成虎;;平缓地区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3 孙崇亮;王卷乐;;基于DEM的水系自动提取与分级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4 杨琳;朱阿兴;秦承志;李宝林;裴韬;邱维理;徐志刚;;基于典型点的目的性采样设计方法及其在土壤制图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5 包黎莉;秦承志;朱阿兴;;地形湿度指数算法误差的定量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6 刘学军;晋蓓;王彦芳;;DEM流径算法的相似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8年06期
7 秦承志;卢岩君;包黎莉;朱阿兴;邱维理;程维明;;简化数字地形分析软件(SimDTA)及其应用——以嫩江流域鹤山农场区的坡位模糊分类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8 郭兰勤;丑述仁;;基于DEM不同路径算法的沟壑密度提取[J];地下水;2011年06期
9 周玉科;马廷;周成虎;高锡章;范俊甫;;MySQL集群与MPI的并行空间分析系统设计与实验[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10 宋晓猛;张建云;占车生;刘九夫;;基于DEM的数字流域特征提取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永鹏;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与系统调控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承明;基于GIS&RS的水库洪水预报模型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雍斌;陆面水文过程模型TOPX构建及其与区域气候模式RIEMS的耦合应用[D];南京大学;2008年
4 李志斌;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Scorpan模型的土壤有机质空间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霍旭光;基于云计算的大规模地形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罗耀华;高性能计算在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宋效东;基于DEM的可视性分析综合模型及其并行算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军;基于G/S模式的空间分析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杨典华;协作式大规模地理栅格数据并行处理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10 江岭;基于DEM的流域地形分析并行算法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云云;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坡面细沟侵蚀过程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俊;基于GIS的小流域坡度坡长因子计算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鲍伟佳;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预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建超;多尺度栅格单元异质性对地形湿度指数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淼;基于标准模版库的数字水系特征提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李俊;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坡长的自动提取和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7 赵量;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土壤—景观定量关系提取及制图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王良杰;基于GIS的中比例尺数字土壤制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付晓婷;基于地貌分区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分析及采样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高峥;海量遥感影像快速生成金字塔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振千,吕妙儿,黄杏元;不规则三角网(TIN)在流域坡面汇流分析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1年04期
2 杨靖宇;张永生;董广军;;基于GPU的遥感影像SAM分类算法并行化研究[J];测绘科学;2010年03期
3 卢丽君,廖明生,张路;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在遥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年03期
4 龚健雅;当代地理信息系统进展综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4年01期
5 孟令奎;黄长青;赵春宇;林志勇;;一种面向并行空间数据库的数据划分算法研究(英文)[J];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2007年04期
6 赵园春;李成名;赵春宇;;基于R树的分布式并行空间索引机制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6期
7 方金云,何建邦;并行栅格数据处理网格服务节点软件的关键技术[J];地球信息科学;2004年01期
8 李丽,郝振纯;基于DEM的流域特征提取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9 姚艺强;高劲松;孟令奎;邓世军;;网格环境下缓冲区分析的并行计算[J];地理空间信息;2007年01期
10 欧新良;陈松乔;常志明;;基于动态分界点计算的并行几何校正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蒋艳凰;遥感图像高精度并行监督分类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2 周海芳;遥感图像并行处理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3 赵春宇;高性能并行GIS中矢量空间数据存取与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戴波;并行算法及其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2 胡冰;遥感图像融合并行算法的研究及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张丽丽;支持空间分析的并行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剑波;刘丹;吴信才;;GIS中栅格数据存储管理的研究与实现[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王伟;杜道生;熊汉江;;分布式栅格数据库的一体化管理[J];测绘通报;2007年03期
3 吴正升;宋玮;王秀莲;;基于2维行程的栅格数据快速动态压缩算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7年03期
4 李京;蒋卫国;陈云浩;宫阿都;武建军;;基于GIS多源栅格数据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7年08期
5 曾武;王浩;徐正全;潘少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栅格数据集群缓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6 杜斐;朱阿兴;裴韬;秦承志;;栅格数据地学可视化分析环境的构建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7 廖伟华;;GIS栅格数据的邻域粒化和粗糙逼近[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4期
8 陈静;向隆刚;朱欣焰;;分布式异构栅格数据的集成管理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9期
9 叶远智;;栅格数据的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转换[J];测绘通报;2012年09期
10 钱江南;张艳良;;栅格数据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变换研究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郑声远;王国印;;基于ArcGIS Engine的栅格数据管理系统[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2 苏奋振;周成虎;杨晓梅;仉天宇;骆剑承;;基于过程的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2003年
3 曲直;;通过ARCSDE建立栅格数据库[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4 吴洁;;基于图像处理方法的大面积影像镶嵌技术[A];第十二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王刚;杨崇俊;高俊琴;;基于JAVA的WebGIS系统“图示中国”的开发及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妍;王国复;何文春;高峰;朱江;冯明农;靳芳;;气象空间产品库数据分层存储技术探讨[A];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论文摘要[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超图软件气象与海洋事业部 石伟伟;用GIS防灾减灾[N];计算机世界;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典华;协作式大规模地理栅格数据并行处理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2 陈志泊;GIS中栅格数据时空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王晓理;地理信息数据结构处理优化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灿;三维栅格数据生成与剖切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马洪波;基于栅格数据的图像差异分析算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张利;多尺度海量栅格数据组织与管理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4 管梅芳;矢量—栅格数据混合的海籍管理系统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银迎;地理栅格数据的空间数据库存储管理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6年
6 刘孝毓;基于时空序列的栅格压缩编码变化算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7 孟俊贞;克里金插值近似网格算法在栅格数据投影变换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9年
8 朱王璋;多源海量地理栅格数据库引擎技术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9 孙靖;海量出租车轨迹数据探索性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周访滨;基于栅格DEM自动划分微观地貌形态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65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196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