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模拟片上多核处理器的新方法
本文选题:模拟 + 仿真 ; 参考:《高技术通讯》2014年07期
【摘要】:为了解决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进行大规模片上多核处理器模拟的容量限制难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FPGA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混合真实的处理器核与伪造的处理器核,使用1个或2个FPGA即可模拟整个片上多核处理器,而且可以有效克服FPGA的容量限制问题,同时又不过多损害对多核处理器行为特征的有效模拟。用此方法实现了周期精确的全芯片模拟,并使用流片后的片上多核处理器芯片对此模拟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实验很容易地实现了50MHz以上的模拟速度,比基于相同设计的软件仿真快10万倍以上。模拟速度的大幅度提升,使得可以启动未经修改的Linux操作系统和运行完整的多用户SPEC CPU2006 train测试集。这种混合真实处理器核与伪造处理器核的模拟方法为片上多核处理器的功能验证和性能评估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途径。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capacity limitation problem of large-scale on-chip multi-core processor simulation using 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a novel FPGA simul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y mixing the real processor core with the fake processor core, one or two FPGA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multi-core processor on the whole chip, and the problem of capacity limitation of FPGA can be overcome eff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it does not damage the effective simulation of multi-core processor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This method is used to realize the full chip simulation with accurate cycle,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simulation method is verified by using the on-chip multi-core processor chip behind the stream chip. The simulation speed of above 50MHz is easily realized, which is more than 100000 times faster than the software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same design. The speed of the simulation is greatly improved,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start the unmodified Linux operating system and run the complete multiuser spec CPU2006 train test set.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mixed real processor core and fake processor core provide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way to verify the function and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core processor on a chip.
【作者单位】: 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9ZX01028-002-003,2009ZX01029-001-003,2010ZX01036-001-002,2012ZX01029-001-00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21062,61100163,61133004,61173001,61232009,61222204) 863计划(2012AA010901,2012AA011002,2012AA012202,2013AA014301)资助项目
【分类号】:TP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洋;;虞志益:引领多核处理器创新之路[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年01期
2 羽路;;多核处理器悄然崛起[J];集成电路应用;2005年05期
3 ;多核处理器强调多任务并行处理[J];每周电脑报;2006年35期
4 冯磊;;多核处理器的数量裸奔[J];信息系统工程;2006年11期
5 张浩;兰峰;;多核处理器基本原理及其在汽车领域中应用的展望[J];汽车科技;2007年03期
6 何军;王飙;;多核处理器的结构设计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7年16期
7 肖红;;基于多核处理器系统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张健浪;;三大于二,多核CPU之田忌赛马[J];新电脑;2008年06期
9 都思丹;;前言:嵌入式多核处理器系统及视频信号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黄国睿;张平;魏广博;;多核处理器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建军;戴葵;王志英;;一种多核处理器存储层次性能评估模型[A];第八届全国信息隐藏与多媒体安全学术大会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彭林;张小强;刘德峰;谢伦国;田祖伟;;一种挖掘多核处理器存储级并行的算法[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刘杰;马彦;叶维;高剑刚;;多核处理器存储体系分析[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4 潘送军;胡瑜;李晓维;;多核处理器瞬态故障敏感性分析[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万志涛;章恒;张若渊;;基于多核处理器的深度包检测的实现和性能评估[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方娟;张红波;;多核处理器预取策略的研究[A];2010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何军;王飙;;通用多核处理器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8 桂亚东;;高效能计算机技术展望[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万志涛;;基于多核处理器的面向时延敏感服务的云基础架构[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陈远知;;多核处理器的里程碑——TILE64[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我国多核处理器研究实现新突破[N];光明日报;2012年
2 庆广;多核处理器助力无线多媒体业务拓展[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副所长 詹卫东;多核服务器:计算优势更上层楼[N];计算机世界;2005年
4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所副所长 詹卫东;双/多核服务器 计算优势更上层楼[N];网络世界;2005年
5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何正未;软件滞后制约多核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李梅 编译;多核处理器新年井喷[N];计算机世界;2007年
7 英特尔产品与平台市场部门数字家庭市场经理 庄淳杰;多核将大行其道[N];计算机世界;2007年
8 本报记者 陈斌;多核处理器的未来路径[N];计算机世界;2008年
9 王悦承;Oracle改变多核定价模式[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10 ;多核:技术无悬念应用待拓展[N];计算机世界;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松;片上多核处理器的调度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王淼;面向多核处理器的并行编译及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魏海涛;面向多核处理器的数据流程序编译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吕海;多核处理器芯片计算平台中并行程序性能优化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5 李建华;片上多核处理器缓存子系统优化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杜建军;共享高速缓存多核处理器的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陈锐忠;非对称多核处理器的若干调度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邓林;单芯片多核处理器存储优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吕正;多核处理器存储系统的验证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张宇昂;三维多核处理器存储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培斌;基于多核路由器的加密卡驱动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请;多核处理器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陈帅军;基于国产多核处理器核级冗余静态绑定和动态绑定机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罗成;基于多核处理器的高速数码印花机数据传输处理系统硬件设计[D];浙江大学;2015年
5 宦维祥;基于众核的多租户网络出访问控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6 杨杭军;基于多核处理器的视频编解码并行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吴熙;JPEG压缩编码在嵌入式多核处理器上的优化技术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8 王宗炎;基于OVP的多核处理器系统级建模与评估[D];复旦大学;2014年
9 范少华;多核处理器映射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裘凯;多核处理器映射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14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01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