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蒙特卡洛和器件仿真的单粒子翻转计算方法
本文选题:蒙特卡罗 + 单粒子翻转 ; 参考:《物理学报》2014年19期
【摘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洛和器件仿真的存储器单粒子翻转截面获取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存储器单粒子效应,并定位单粒子翻转的灵敏区域.基于该方法,计算了国产静态存储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存储区的单粒子效应的截面数据,仿真结果和重离子单粒子效应试验结果符合较好.仿真计算揭示了器件单粒子翻转敏感程度与器件n,p截止管区域面积相关的物理机理,并获得了不同线性能量转移(LET)值下单粒子翻转灵敏区域分布.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了具有相同LET、不同能量的离子径迹分布,结果显示高能离子的电离径迹半径远大于低能离子,而低能离子径迹中心的能量密度却要高约两到三个数量级.随着器件特征尺寸的减小,这种差别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阈值LET和饱和截面将不能完全描述器件单粒子效应结果.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method based on Monte Carlo and device simulation is proposed to obtain the single particle flip cross section of the memory, which can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single particle effect of the memory and locate the sensitive region of the single particle flip. Based on this method, the cross section data of single particle effect in domestic static memory and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storage area are calcul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of heavy ion single particle effect tes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single particle flipping sensitivity related to the area of the device NLP cutoff tube, and obtai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ingle particle flip sensitive region under different 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 values. Monte Carlo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ion track distribution with the same LET and different energ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onization track radius of high energy ion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low energy ion, but the energy density of track center of low energy ion is about two to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at of low energy ion track center. As the characteristic size of the device decreases, the effect of this difference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the threshold let and the saturation cross section will not be able to fully describe the single-particle effect of the device.
【作者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物理及其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O572.2;TP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红霞;王伟;罗尹虹;赵雯;郭晓强;张科营;;新型微电子技术单粒子效应研究面临的挑战[J];核技术;2010年07期
2 郭红霞,陈雨生,周辉,张义门,龚仁喜,吕红亮;MEDICI程序简介及其在电离辐照效应研究中的应用[J];计算物理;2003年04期
3 张庆祥,侯明东,刘杰,王志光,金运范,朱智勇,孙友梅;静态随机存储器单粒子效应的角度影响研究[J];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4 张科营;郭红霞;罗尹虹;何宝平;姚志斌;张凤祁;王园明;;静态随机存储器单粒子翻转效应三维数值模拟[J];物理学报;2009年12期
5 郭红霞,陈雨生,周辉,贺朝会,李永宏;静态随机存储器单粒子翻转效应的二维数值模拟[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3年06期
6 张科营;郭红霞;罗尹虹;何宝平;姚志斌;张凤祁;王园明;;特征工艺尺寸对CMOS SRAM抗单粒子翻转性能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露;熊平;;MOS二极管热弛豫时间的二维数值模拟[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赵又新;;SRAM辐射效应测试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6年04期
3 陈瑞;杨忱;;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辐射效应测试系统的研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8年06期
4 张庆祥;杨兆铭;侯明东;;静态存储器单粒子翻转率预示的在轨验证[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9年06期
5 蔡理;杨晓阔;杨建军;卢虎;赵晓辉;;临近空间单粒子效应的数值模型和电路模拟[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TANG Du;LI YongHong;ZHANG GuoHe;HE ChaoHui;FAN YunYun;;Single event upset sensitivity of 45 nm FDSOI and SOI FinFET SRAM[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3年03期
7 陈睿;纪冬梅;封国强;沈忱;韩建伟;;单粒子效应TCAD数值仿真的三维建模方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3年03期
8 邱恒功;李洛宇;裴国旭;杜明;;0.18μm SOI NMOS单粒子效应中电荷累积机理的仿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21期
9 张战刚;刘杰;侯明东;孙友梅;苏弘;耿超;姚会军;罗捷;段敬来;莫丹;古松;刘天奇;习凯;翟鹏飞;曹殿亮;;各向异性静态随机存储器中的多位翻转分析研究[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4年02期
10 韩露;熊平;白雪平;;MOSFET击穿特性的二维数值模拟[J];数字通信;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睿;纪冬梅;沈忱;贡顶;;单粒子效应TCAD数值仿真的三维建模方法[A];第十六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恩霞;离子注入SOI材料的总剂量辐照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6年
2 邢克飞;星载信号处理平台单粒子效应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姜晶;微纳双重结构黑硅的制备及光电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耿超;微纳级SRAM器件单粒子效应理论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圣陶;SRAM型FPGA单粒子翻转效应的故障注入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宋大建;MOS器件单粒子翻转效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志达;X射线总剂量辐射对晶闸管导通特性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何伟;SRAM型FPGA单粒子故障传播特性与测试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贺威;CMOS/SOI器件和电路的电离辐射效应模拟及实验[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6年
6 王宏;IGBT特性的分析仿真[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7 薛挺;空间应用的信息处理系统抗辐射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林茂;MPS功率二极管优化设计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9 席晓文;双极晶体管电磁脉冲损伤机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善强;SRAM单粒子效应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尚也淳,张义门,张玉明;SiC抗辐照特性的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2 尚也淳,张义门,张玉明;6H-SiC反型层电子库仑散射[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玉雄;曹洲;杨世宇;;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6年02期
2 P.Robinson;W.Lee;R.Aguero;S.Gabriel;黄玢;;单粒子翻转引起的异常[J];控制工程;1995年03期
3 姚志斌;范如玉;郭红霞;王忠明;何宝平;张凤祁;张科营;;静态单粒子翻转截面的获取及分类[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3期
4 侯明东,马峰,,刘杰;宇航器件中的单粒子效应及其加速器地面模拟[J];核物理动态;1996年01期
5 沈东军;郭刚;陈泉;史淑廷;刘建成;惠宁;高丽娟;;重离子单粒子翻转截面测量不确定度浅析[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0年00期
6 薛玉雄;田恺;曹洲;杨生胜;马亚莉;;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设备及试验研究进展综述[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0年03期
7 侯明东,甄红楼,张庆祥,刘杰,马峰;重离子在半导体器件中引起的单粒子效应[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0年03期
8 张庆祥,侯明东,刘杰,王志光,金运范,朱智勇,孙友梅;静态随机存储器单粒子效应的角度影响研究[J];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9 黄建国,韩建伟;脉冲激光诱发单粒子效应的机理[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04年02期
10 曹洲;薛玉雄;杨世宇;达道安;;单粒子效应激光模拟试验技术研究[J];真空与低温;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朝会;李永宏;杨海亮;;单粒子效应辐射模拟实验研究进展[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2 耿超;刘杰;侯明东;孙友梅;段敬来;姚会军;张战刚;莫丹;罗捷;;基于RPP模型的单粒子在轨翻转率计算[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侯明东;刘杰;孙友梅;段敬来;常海龙;张战刚;莫丹;;宇航器件单粒子效应的加速器地面模拟[A];第七届中国核学会“三核”论坛中国放射医学教育五十年暨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委员会第八次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侯明东;刘杰;李保权;甄红楼;;单粒子效应实验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张庆祥;侯明东;刘杰;王志光;金运范;朱智勇;孙友梅;宋银;段敬来;;混合离子加速技术在单粒子效应和探测器标定实验中的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黄建国;韩建伟;张庆祥;黄治;陈东;李小银;张振龙;;脉冲激光模拟单粒子效应机理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刘杰;;元器件单粒子效应的加速器地面测试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8 李保权;侯明东;刘杰;朱光武;王世金;梁金宝;孙越强;张微;翟应应;黄红锦;沈思忠;高平;;加速器模拟单粒子效应研究[A];实践五号卫生空间探测与试验成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路秀琴;刘建成;郭继宇;郭刚;沈东军;惠宁;张庆祥;张振龙;韩建伟;;重离子单粒子效应灵敏体积及电荷收集研究[A];第一届中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6年
10 张战刚;刘杰;侯明东;孙友梅;常海龙;段敬来;莫丹;姚会军;;元器件单粒子效应加速器试验中的新现象[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邢克飞;星载信号处理平台单粒子效应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耿超;微纳级SRAM器件单粒子效应理论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4年
3 王忠明;SRAM型FPGA的单粒子效应评估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4 刘必慰;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建模与加固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征;单粒子效应电路模拟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王佩;单粒子效应电路模拟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戴然;单粒子翻转效应的模拟和验证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段雪岩;单粒子脉宽抑制和单粒子测试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越;槽栅功率MOSFET单粒子效应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6 吴记群;Intel80C31辐射效应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兰州大学;2007年
7 黄锦杰;抗单粒子翻转SRAM-based FPGA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复旦大学;2011年
8 上官士鹏;脉冲激光模拟试验数字器件单粒子效应的机理与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9 史冬霞;数字集成电路老化预测及单粒子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蒋轶虎;宇航用FPGA单粒子效应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25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02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