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基于嵌入式移动设备上的3D应用低功耗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8 15:56
【摘要】:随着PC机上很多新颖的3D应用被移植到移动设备上,而移动设备是电池供电的,因此其能量消耗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存在两种体系架构:传统的CPU架构和比较流行的CPU-GPU异构架构。然而,已有的低功耗技术对于在这两种体系架构下的3D应用节能帮助却很少,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嵌入式移动设备上的3D应用低功耗。 对于在传统的CPU架构下,为了使用低功耗技术DVFS,目前大多数的做法是通过当前3D应用图形帧的信息来预测未来帧的任务负载。然而,由于提取信息粒度较大且不完整而不能准确的预测任务负载。结合已有研究,如果提取信息粒度划分到函数级别,将会大大提高任务负载预测的精确度。而对于流行的CPU-GPU异构架构,由于低功耗模型不够完善,很少有软件层面的研究。当有大容量数据需要处理的情况下,PCI-E带宽会成为CPU和GPU计算的瓶颈。因此,为了更好的完善这一块,如果结合GPU的数据处理特性,对任务负载进行合理的分配到CPU和GPU上且并行运行,将会最大化的降低整个系统的功耗。 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本文需要做的主要工作和完成的成果如下: 1.在CPU架构下,对具体的3D应用函数调用层次及主要耗时函数进行提取分析。 2.为了消除频繁调节CPU频率而带来的额外开销,提出了改进版本的贪心制。 3.对于CPU-GPU异构架构,为了合理分配任务负载到CPU和GPU上,提出了结合GPU数据处理特性的数据分块方案。 4.为了简化讨论,提出了功耗的最优化模型转化为时间的最优化模型并且有严谨的推理和分析过程。
[Abstract]:With many novel 3D applications of PC being transplanted to mobile devices, mobile devices are powered by batteries, so its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present, there are two architectures: the traditional CPU architecture and the more popular CPU-GPU heterogeneous architecture. However, the existing low power technologies are of little help to the energy saving of 3D applications under these two architectur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udy the low power consumption of 3D applications on embedded mobile devices. In the traditional CPU architecture, in order to use low-power technology DVFS, most of the current methods are to predict the workload of future frames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of current 3D application graphics frames. However, due to the large granularity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extraction, it can not accurately predict the task load. Combined with the previous research, if the granularity of in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function level, the precision of workload prediction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 However, for the popular CPU-GPU heterogeneous architecture, due to the low power model is not perfect,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the software level. The PCI-E bandwidth becomes the bottleneck of CPU and GPU computing when there is a large amount of data to be processed. Therefore, in order to perfect this block better, if combining the data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 of GPU, the task load can be allocated to CPU and GPU reasonably and run in parallel,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will be maximized. The main work and achievemen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In the CPU framework, the specific 3D application function call hierarchy and the main time-consuming functions are extracted and analyzed. 2.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extra cost of adjusting CPU frequency frequently, an improved version of greedy system is proposed. For CPU-GPU heterogeneous architecture, in order to reasonably distribute the workload to CPU and GPU, a data block scheme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PU data processing is proposed. 4.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discussion,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power consumption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time, and the reasoning and analysis process is rigorous.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P391.41;TP36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茂涛;计算机数字逻辑器件故障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陈一鸣;I~2C总线技术在彩电中的应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王楠,高庆狮,侯紫峰,宋建平;一种高安全性的新型存储体系[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年05期

4 宗军红,王春生,孔令旭,景素霞,胡宪锋;数据库物理设计需注意的几点问题[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年02期

5 田春仿;微电脑控制系统的剖析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年02期

6 杨晓红;微机的散热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7 孙峻岭;智能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低功耗设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林昱;主板技术的新发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苏阳;软件的抗干扰技术软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2年03期

10 张春玲;《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难点解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全钢;张芳;宋振兴;;基于CPU卡的一卡通系统在宣钢2#服务区的应用[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邹云鹏;康雁;;基于CPU的光线投射算法的并行计算方法[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青年优秀论文[C];2010年

3 李求实;王秋月;王珊;;平衡IO和CPU的XML关键词检索技术[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A辑)[C];2009年

4 胡益新;奚永新;;基于双32位CPU的电除尘控制器的设计[A];第十四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罗宗扬;薛利兴;左德承;张展;杨孝宗;;基于JTAG的CPU故障注入工具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四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CFTC'2011)论文集[C];2011年

6 陈毓芬;廖克;;手持移动设备地图可视化[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赵朝霞;;浅论梅山2~#石灰竖窑控制系统[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国强;董金明;;深度睡眠模块(DSM)与DSP结合的前景分析[A];全国第十届信号与信息处理、第四届DSP应用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樊番;;PLC与智能从站之间的通讯[A];200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10 樊番;;PLC与智能从站之间的通讯[A];2008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智军;超移动设备的“中国芯”[N];计算机世界;2008年

2 郭莹;应用“无线”延伸[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3 ;韩游发力手机[N];电脑报;2011年

4 小黑;5种变化将移动终端推到危险边沿[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汤凡;三星无线通信移动设备成为奥运指定产品[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Thomas Nolle;WiMAX 还能走多远[N];计算机世界;2006年

7 编译 沈建苗;妥善管理移动设备[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保护移动设备数据的五个步骤[N];计算机世界;2007年

9 ;超移动设备为3G终端再添生力军[N];人民邮电;2007年

10 Johna Till Johnson;如何制定企业的移动战略[N];网络世界;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海通;32位高性能嵌入式CPU及平台研发[D];浙江大学;2009年

2 朱二周;基于CPU/GPU平台的虚拟化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徐荣龙;手持移动设备三维用户界面绩效预测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肖汉;基于CPU+GPU的影像匹配高效能异构并行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王明宇;低功耗双界面CPU智能卡芯片的研究与设计[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波;基于异构多核平台的优化编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郑丹丹;嵌入式CPU的纳米尺度SRAM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杨毅;面向移动设备的真实感图形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雷宇;移动设备上基于图像的图形绘制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马骏;基于智能化身的移动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灾导航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基于嵌入式移动设备上的3D应用低功耗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2 余晓涛;嵌入式手持移动设备上地理信息展示的低功耗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石道生;大容量移动邮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李辉;《空间资产特别问题议定书草案》法律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郑仲尼;云计算环境下前端移动设备实施密集型计算实现技术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徐连军;双CPU冗余通信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林守林;基于CPU利用率的功率调整策略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邵九洲;物联网手持移动设备开发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叶冲;普适网格环境下的移动设备访问机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璐;移动设备微博用户的心流体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50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150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a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