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不同退火气氛下钛掺杂氧化铪阻变存储器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7 18:42
【摘要】:采用磁控溅射和光刻技术制备了阻变层为钛掺杂氧化铪的阻变存储器件(RRAM),研究氮气和氧气中退火处理工艺对其阻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氮气退火工艺能显著提高ITO/Hf Ti O/Pt器件的阻变性能.与制备态相比,氮气退火后存储器的阻变窗口增大,阻变参数的分散性变好;而氧气退火后阻变性能变差.为探索不同退火气氛对RRAM性能的影响机制,我们结合电流-电压(I-V)拟合机制和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可以推断出ITO/Hf Ti O/Pt器件的阻变性能来源于阻变层中的氧空位形成的导电细丝,氮气退火有利于导电细丝的形成和断裂,所以能够优化器件的阻变性能.
[Abstract]: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photolithography were used to fabricate the barrier memory device (RRAM),) with titanium doped hafnium oxide. The effect of annealing process in nitrogen and oxygen on the 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stance of ITO/Hf Ti O/Pt devices can be improved by nitrogen annealing process. Compared with the prepared state, the resistance window of the memory increases after the nitrogen annealing, and the dispersion of the resistance parameters becomes better, while the 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the oxygen annealing becomes wors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annealing atmosphere on RRAM performance, combining the current-voltage (I-V) fitting mechanism and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alysis, we can infer that the resistance property of ITO/Hf Ti O/Pt device is derived from the conductive filament formed by oxygen vacancy in the resistive layer. Nitrogen annealing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and fracture of conductive filament, so it can optimize the resistance of the device.
【作者单位】: 有机化工新材料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湖北省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474039;11204070)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2015CFA052)资助
【分类号】:TP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康玮;龙世兵;刘琦;吕杭炳;李颖_";王艳;连文泰;王明;张森;刘明;;基于整流特性的RRAM无源交叉阵列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宗憬;阻变存储器特性研究及读写电路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海波;周继承;李幼真;;纳米Ta基阻挡层薄膜及其扩散体系电阻特性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8年03期

2 左青云;刘明;龙世兵;王琴;胡媛;刘琦;张森;王艳;李颖_";;阻变存储器及其集成技术研究进展[J];微电子学;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全德;薛增泉;;光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4年01期

2 吴全德;薛增泉;;光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4年04期

3 余松华;张铭俊;熊国兴;盛世善;;X 射线光电子能谱谱图解迭软件[J];分析化学;1988年10期

4 江绍猷;张永福;;光电子能谱及其应用(Ⅰ)[J];石油化工;1978年02期

5 吴全德;薛增泉;;光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一)[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3年04期

6 潘承璜,郭可珍,顾惠成;光电子能谱方法测量固体的功函数[J];物理;1982年11期

7 吴鸣成;碱金属促进CO在Ag(110)上分解的实验证据[J];物理学报;1989年05期

8 潘承璜;陈增波;郭可珍;;X光电子能谱非导电样品荷电效应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2年05期

9 韩立波,田永红,李高翔,彭金生;激光场对双通道光致离化系统光电子能谱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2000年05期

10 吕志明,莫党,I.Lindau,W.E.Spicer;光电子能谱研究表面氧对三种金属-GaAs(110)界面的影响[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祥玉;邓晓娇;许洪光;徐西玲;郑卫军;;银掺杂的锗团簇的光电子能谱与密度泛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9分会:化学动力学[C];2014年

2 卢胜杰;许洪光;郑卫军;;金掺杂的硅半导体团簇的光电子能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9分会:化学动力学[C];2014年

3 杜林;葛茂发;;二吡啶二硫化物分子的光电子能谱[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4 奎热西;钱海杰;王嘉鸥;;BSRF光电子能谱实验站近况及升级改造[A];中国真空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曾臻;侯高垒;郑卫军;;锂、铯-水团簇的光电子能谱及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9分会:化学动力学[C];2014年

6 苏静;李隽;;铀酰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及光电子能谱的理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毛宝华;王穗东;刘志;;利用近常压光电子能谱研究银纳米团簇的尺寸和衬底效应[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1分会:表面物理化学[C];2014年

8 陈祖辉;林秀华;江炳熙;陈丽蓉;;n-GaP表面钝化的光电子能谱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赵丽娟;许洪光;郑卫军;;BS_2~-和BSO~-团簇的光电子能谱和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9分会:化学动力学[C];2014年

10 管和松;李万成;高福斌;吴国光;夏小川;杜国同;;As掺杂ZnO薄膜的光电子能谱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管和松;几种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子能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武煜宇;宽带隙半导体SiC、ZnO的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张健;气相分子电离解离过程及结构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衍芳;光电子能谱线站的建设及Cu/3C-SiC界面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祖丰硕;有机和有机/无机杂化光伏器件的性能优化与界面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毛宝华;金属纳米结构的同步辐射近常压光电子能谱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陈敏;镍卟啉的原位络合及其与Au(111)界面的光电子能谱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魏红艳;Ag、Cu、Au在同步辐射光激发下的光电子能谱实验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5 寻飞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材料的光电子能谱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赵伟;金属/共轭聚合物表面与界面的光电子能谱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曹宁通;基于MoS_2(0001)的表面界面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71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171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d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