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重离子产生δ电子对SRAM单粒子翻转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8-11 10:17
【摘要】:随着微电子器件集成度增加,由入射离子在器件灵敏区内引起的δ电子分布对器件单粒子效应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它极易引发多位翻转,严重影响设计加固的有效性。首先利用蒙特卡罗软件包Geant4模拟得到重离子在器件灵敏区内产生的δ电子分布,分析得出以下规律:入射离子单核能越高,其产生δ电子分布的径向范围越大;单核能相同的不同种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产生的δ电子密度越大。其次,通过模拟一款45 nm静态随机存储器的单粒子翻转效应,说明δ电子和灵敏区分布共同影响器件的多位翻转。当器件灵敏区间距一定时,多位翻转率随入射离子能量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多位翻转率峰值和布喇格峰之间,多位翻转率随入射离子线性能量传输(LET)值的升高而降低,在该区域两侧多位翻转率随离子LET值的升高而升高。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tegration of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the 未 electron distribution caused by incident ions in the sensitive region of the devices ha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ingle particle effect of the devices, especially it is easy to trigger multi-site inversion,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design reinforcement. Firstly, the 未 electron distribution produced by heavy ions in the sensitive region of the device is simulated by Monte Carlo software package Geant4. The following laws are obtained: the higher the single nuclear energy of incident ion, the larger the radial range of 未 electron distribution; The larger the atomic number, the greater the 未 electron density of different ions with the same mononuclear energy. Secondly, by simulating the single particle flip effect of a 45nm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it is shown that both 未 electrons and sensitive region distribution affect the multibit flip of the device. When the sensitive region spacing of the device is constant, the multiposition turnover rate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cident ion energy,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ET) value of the incident ion linear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multisite turnover rate peak and the Bragg peak. The multisite turnover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on LET value in both sides of the reg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79003,10975164,10805062,11005134)~~
【分类号】:TP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必慰;陈建军;陈书明;池雅庆;;带有n+深阱的三阱CMoS工艺中寄生NPN双极效应及其对电荷共享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2年09期

2 郭红霞;罗尹虹;姚志斌;张凤祁;张科营;何宝平;王园明;;亚微米特征工艺尺寸静态随机存储器单粒子效应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罗尹虹;张凤祁;郭红霞;周辉;王燕萍;张科营;;纳米DDR SRAM器件重离子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10期

2 上官士鹏;封国强;马英起;韩建伟;;深亚微米SRAM器件单粒子效应的脉冲激光辐照试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08期

3 余永涛;封国强;陈睿;上官士鹏;韩建伟;;SRAM K6R4016V1D单粒子闩锁及防护试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S1期

4 上官士鹏;封国强;余永涛;姜昱光;韩建伟;;脉冲激光模拟SRAM器件单粒子翻转效应的试验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上官士鹏;脉冲激光模拟试验数字器件单粒子效应的机理与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2 冀伟田;基于THGEM的热中子位置灵敏探测器的读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郭文彬;电源下位机在轨单粒子锁定的检测及自主恢复[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肇卿;超深亚微米MOS器件单粒子翻转截面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朝会,耿斌,杨海亮,陈晓华,李国政,王燕萍;浮栅ROM与SRAM的辐射效应比较分析[J];电子学报;2003年08期

2 贺朝会,陈晓华,李国政,刘恩科,王燕萍,姬林,耿斌,杨海亮;FLASHROM28F256和29C256的14MeV中子辐照实验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0年02期

3 贺朝会,杨海亮,耿斌,陈晓华,李国政,刘恩科,罗晋生;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质子单粒子效应实验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0年04期

4 贺朝会,耿斌,王燕萍,杨海亮,张正选,陈晓华,李国政,路秀琴,符长波,赵葵,郭继宇,张新;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重离子单粒子翻转效应实验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年02期

5 路秀琴,符长波,张新,郭继宇,赵葵,林云龙,蔡金荣,韩建伟,黄建国;重离子单粒子效应实验研究[J];核技术;2003年04期

6 贺朝会;李永宏;杨海亮;;单粒子效应辐射模拟实验研究进展[J];核技术;2007年04期

7 侯明东,甄红楼,张庆祥,刘杰,马峰;重离子在半导体器件中引起的单粒子效应[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0年03期

8 张正选,李国政,罗晋生,陈晓华,姬琳,王燕萍,巩玲华;利用加速器提供的重离子进行SRAM单粒子效应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0年01期

9 贺朝会,耿斌,杨海亮,陈晓华,张正选,李国政;半导体器件单粒子效应的加速器模拟实验[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年01期

10 刘征;陈书明;梁斌;刘必慰;赵振宇;;单粒子瞬变中的双极放大效应研究[J];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峥;彭杰;范涛;黄强;袁国顺;;一款抗单粒子效应的32位微处理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08期

2 张英武;郭天雷;袁国顺;;高可靠微处理器的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9年01期

3 邢克飞;杨俊;季金明;;空间辐射效应对SRAM型FPGA的影响[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12期

4 陈善强;师立勤;;基于TCAD和Geant 4的SRAM单粒子效应评估[J];空间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5 彭俊杰;黄庆成;洪炳昒;李瑞;袁成军;魏振华;;通过纯软件的方法测试数字处理器的故障敏感性(英文)[J];宇航学报;2006年01期

6 郭红霞;罗尹虹;姚志斌;张凤祁;张科营;何宝平;王园明;;亚微米特征工艺尺寸静态随机存储器单粒子效应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12期

7 张庆祥;杨兆铭;侯明东;;静态存储器单粒子翻转率预示的在轨验证[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9年06期

8 陈晓华,贺朝会,王燕平;80C86单粒子效应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0年04期

9 张庆祥,杨兆铭,李志常,李淑媛,江华;静态存储器同一字节多位翻转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1年06期

10 陆虹,尹放,高杰;CMOS SRAM抗辐照加固电路设计技术研究[J];微处理机;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正选;李国政;罗晋生;陈晓华;姬琳;王燕萍;巩玲华;;利用加速器重离子进行SRAM单粒子效应的研究[A];第9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吾勤之;许导进;王晨;刘刚;蔡小五;韩郑生;;SRAM存储器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发展;郭天雷;刘刚;海潮和;韩郑生;贺朝会;李永宏;;8K×8 SOI SRAM单粒子效应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航;罗宇;;RTEMS上基于软件重算的容错支撑设计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杨建伟;杨俊;邢克飞;张传胜;;一种可重构的空间信息处理平台结构设计[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王树金;钱希承;邢建萍;张庆祥;;单粒子效应引起CPU寄存器位翻转的测试系统[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6年

7 唐民;;超深亚微米SRAM和Flash存储器的辐射效应[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贺朝会;陈晓华;王燕萍;姬琳;李国政;;FLASH ROM的14MeV中子辐照实验研究[A];第9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薛玉雄;田恺;曹洲;刘刚;韩郑生;;SOI工艺的静态存储器单粒子翻转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贺朝会;杨秀培;张卫卫;褚俊;任学明;夏春梅;王宏全;肖江波;李晓林;;应用α源评估静态存储器的软错误[A];第四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海林;高可靠处理器体系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2 范雪;一种新型反熔丝存储器的研制及其抗辐射加固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航;星载并行计算机系统上任务级复算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林博;存储芯片纠检错电路设计与FPGA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赖鑫;高可靠8051设计与实现及可靠性评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赵容;基于商用工艺的抗辐射SRAM设计与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石轩;新型抗SEU存储器读写结构及ECC编码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陈微;高可靠微处理器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袁子阳;抗辐射加固“龙芯”处理器的空间辐射环境适应性研究及航天计算机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8 丁朋程;基于SRAM型FPGA的抗单粒子效应容错技术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杜守刚;通用存储器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浩;DSP辐射效应分析及测试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76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176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c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