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IEEE1394物理层端口连接启动控制与环路测试

发布时间:2018-09-07 17:27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实时数据的传输需要,人们对数据传递的便捷性和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数据传输的方式需求也越来越高。IEEE1394总线技术即是为应对此种情况而提出的,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得到了飞速发展。IEEE1394作为一个工业标准的高速串行总线,最先定位是在多媒体应用方面,而在影音消费类电器领域,已成为一种事实上的连接标准,并广泛应用于数字摄像机,数字照相机、电视机机顶盒、家庭游戏机等设备。本文研究的是符合IEEE1394协议的物理层端口部分,是IEEE1394物理层芯片的一个子模块。它作为不同IEEE1394设备之间互连的接口,是IEEE1394总线协议的底层实现。此模块主要负责节点之间的连接启动、节点状态管理、数据及控制信号的传播、PHY包的产生与解析等。负责将数据从链路层发送到总线接口,以及将总线上接收的数据转发到其他连接的端口。本文核心工作是基于IEEE1394-2008协议标准,设计了端口启动控制模块并验证其功能正确性。首先对IEEE1394协议结构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端口部分的功能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端口启动控制模块的设计。端口启动控制模块主要包括了连接检测、速度检测和速度协商、端口同步和端口环路测试等过程。在文中分别对这几个部分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以及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其次为了能够清晰方便的去验证所设计的端口启动模块,在文中有针对性的设计了端口监控模块。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识别总线信息、监测总线以及控制总线的系统,主要包括了信号采集和激励注入两大功能。通过信号采集器,对端口中关键信号进行采集,实现对连接过程的监测;通过激励注入器,将控制信息发送给相应的控制模块,可实现对端口的控制。此模块可以对端口在连接中的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弥补了现有测试设备的不足,并简化了测试项的设计。通过前期的虚拟平台仿真以及后期对大量监控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本文所设计的端口启动控制模块能够实现端口从断开到连接的启动过程,对端口的连接检测、速度协商、端口同步及环路测试等主要功能的控制与协议要求相符,端口能够以S800、S400、S200等速度进行数据传输,对IEEE1394芯片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need of multimedia real-time data transmission, people demand more and more convenience and speed of data transmission. The demand for data transmission mode is also higher and higher. IEEE 1394 bus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is situation, and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IEEE1394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as an industrial standard of high-speed serial bus. In the field of video and audio consumer appliances, it has become a de facto connection standard,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digital cameras, TV set-top boxes, home games and other devic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hysical layer port which conforms to IEEE1394 protocol and is a sub-module of IEEE1394 physical layer chip. As the interface between different IEEE1394 devices, it is the underlying implementation of IEEE1394 bus protocol. This module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connection startup between nodes, node state management, data and control signal propagation and PHY packet generation and analysis. Responsible for transmitting data from the link layer to the bus interface and forwarding data received on the bus to other connected ports. The core work of this paper is to design port startup control module based on IEEE1394-2008 protocol standard and verify its function correctness. Firstly, the structure of IEEE1394 protocol is summarized, and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port part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is, the port startup control module is designed. Port start control module includes connection detection, speed detection and speed negotiation, port synchronization and port loop testing. In this paper, the working principle, working proces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these part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Secondly, in order to verify the port startup module clearly and conveniently, the port monitoring module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A system which can quickly identify bus information, monitor bus and control bus is proposed, which mainly includes two functions: signal acquisition and excitation injection. The key signals in the port are collected by the signal collector to realize the monitoring of the connection process, and the control information is sent to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odule through the excitation injector, which can realize the control of the port. This module can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state of the port in the connection,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test equipment, and simplify the design of the test item. Through the previous virtual platform simul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monitoring data, the port startup control modul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can realize the starting process of the port from disconnection to connection, detect the connection of the port, and negotiate the speed. The control of the main functions such as port synchronization and loop testing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tocol, and the port can transmit data at the speed of S800 / S400 / S200,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research of IEEE1394 chip.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君毅;杨义先;;无线射频注入的物理层分析[J];无线电工程;2009年02期

2 李宁;蔺念;;HART协议物理层的实现[J];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3 龙航;袁广翔;王静;刘元安;;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电信科学;2011年09期

4 陈永健;通信物理层基本概念(一)[J];信息系统工程;1998年01期

5 李锦辉,孙小菡,张明德,丁东;多媒体光纤工业专用网中物理层数据流的研究[J];应用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6 张蕊;李波;;无线网络物理层精确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0年06期

7 刘丰;;无线物理层信息安全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03期

8 潘翔;欧阳红升;高泽华;高峰;;IEEE 802.11 5GHz标准物理层研究[J];数据通信;2013年01期

9 肖宛阳;黄开枝;罗兴国;洪颖;;基于博弈论的物理层安全建模及现状分析[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张金宝;郑洪明;谈振辉;;基于平均互信息量的物理层抽象算法[J];高技术通讯;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文琪;李乐民;;3GPP LTE物理层关键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一平;;一种基于TD-SCDMA系统物理层原理的仿真实现[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3 任焱锋;;基于多天线的802.16e物理层仿真[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芮鹤龄;;高速环境对TD—SCDMA系统物理层影响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宇;唐勇;李雷;蒋建锋;饶敏;张明德;孙小菡;;考虑了物理层传输特性的IP-WDM光网络业务分级模型[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6 王月珍;;1xEV-DO Rev A与Rev 0的技术比较[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汤铭;泛达推出统一物理层基础设施策略[N];计算机世界;2008年

2 周;泛达推出统一物理层基础设施策略[N];电脑商报;2008年

3 张彤;UPI统一物理层基础设施[N];网络世界;2008年

4 ;泰克为SATA修订版3.0物理层测试提供测试文档[N];电子报;2008年

5 ;TI推出物理层/链路控制方案[N];中国电子报;2001年

6 刘喜喜;欲引领未来布线技术走向 泛达发布UPI策略[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7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产品支持经理 安毅;破解WiMAX物理层测试瓶颈[N];通信产业报;2007年

8 本版编译 周青;MBOA为UWB网络定义新MAC[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IEEE 802.11系列标准巡礼[N];人民邮电;2002年

10 清水 编译;802.11n助力下一代无线局域网[N];计算机世界;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多用户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朱斌;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干扰对齐和物理层安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雷宏江;基于无线衰落信道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建模与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4 崔波;有限字符输入的多天线系统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5 张子龙;物理层多播系统中多天线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朱彦;基于人工噪声的物理层信道安全及功率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陈涛;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安全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周敏;基于能效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高晖;无线协作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杜柏生;无线物理层多播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彬;协作通信中的物理层安全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祁伟强;基于MIPI协议的LCD驱动接口数字集成电路设计[D];复旦大学;2014年

3 卢冰冰;协作波束成形与多中继物理层安全[D];山东大学;2015年

4 张倩倩;OFDM双向中继网中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资源分配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吴亚峰;协同中继网络物理层安全研究与性能分析[D];华侨大学;2015年

6 程英杰;基于IEEE802.11物理层的工业无线通信协议栈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许毅珠;基于协作干扰的无线物理层安全传输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陈璐;基于多种调制方式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喻帆;川庆公司智能化物理层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黄凯凯;物理层保密无线通信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28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228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e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