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缺陷对电荷俘获存储器写速度影响

发布时间:2018-11-05 09:19
【摘要】:基于密度泛理论的第一性原理以及VASP软件,研究了电荷俘获存储器(CTM)中俘获层HfO2在不同缺陷下(3价氧空位(VO3)、4价氧空位(VO4)、铪空位(VHf)以及间隙掺杂氧原子(IO))对写速度的影响.对比计算了HfO2在不同缺陷下对电荷的俘获能、能带偏移值以及电荷俘获密度.计算结果表明:VO3,VO4与VHf为单性俘获,IO则是双性俘获,HfO2在VHf时俘获能最大,最有利于俘获电荷;VHf时能带偏移最小,电荷隧穿进入俘获层最容易,即隧穿时间最短;同时对电荷俘获密度进行对比,表明VHf对电荷的俘获密度最大,即电荷被俘获的概率最大.通过对CTM的写操作分析以及计算结果可知,CTM俘获层m-HfO2在VHf时的写速度比其他缺陷时的写速度快.本文的研究将为提高CTM操作速度提供理论指导.
[Abstract]:Based on the first principle of density universal theory and VASP software, the capture layer HfO2 in charge capture memory (CTM) is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defects (3 valent oxygen vacancy (VO3), 4 valent oxygen vacancy (VO4). The influence of HF vacancy (VHf) and gap doped oxygen atom (IO) on writing speed. The charge capture energy, band offset and charge capture density of HfO2 under different defects are compared and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VO3,VO4 and VHf are unisexual trapping, IO is bisexual trapping, HfO2 has the largest capture energy when VHf is the most favorable to capture charge, and VHf has the least energy band offset, and the tunneling is the easiest to enter the capture layer, that is, the tunneling time is the shortes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arison of charge capture density shows that VHf has the largest charge capture density, that is, the maximum probability of charge cap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TM writing operation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writing speed of the CTM capture layer m-HfO2 is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defects in VHf.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improving the speed of CTM oper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376106)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TP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于洋,徐力方,顾长志;氢吸附金刚石(001)表面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4年08期

2 宫长伟;王轶农;杨大智;;NiTi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6年06期

3 马新国;唐超群;黄金球;胡连峰;薛霞;周文斌;;锐钛矿型TiO_2(101)面原子几何及弛豫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2006年08期

4 孙博;刘绍军;祝文军;;Fe在高压下第一性原理计算的芯态与价态划分[J];物理学报;2006年12期

5 赵宗彦;柳清菊;张瑾;朱忠其;;3d过渡金属掺杂锐钛矿相TiO_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传庆;林洁;解研;刘绍军;;高压下第一性原理计算中铜的芯价态划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李峰;郑经堂;胡燕;卞贺;;Mo掺杂纳米TiO_2光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模型[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李伟;梁二军;邢怀中;丁宗玲;陈效双;;β-Ga_2O_3及Cr掺杂β-Ga_2O_3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材料导报;2007年S1期

4 陈华;;掺P锐钛矿相TiO_2第一性原理计算[J];材料导报;2010年S2期

5 黄雪萍;潘湛昌;周晓;肖楚民;陈世荣;徐羽;魏志钢;;Cu(Ⅱ)掺杂锐钛矿TiO_2第一性原理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6 李荣;罗小玲;梁国明;;Ti掺杂对VH_2电子结构影响的第一原理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11期

7 冯庆;;Si掺杂金红石TiO_2光学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王渭华;冯庆;;Cr、Mn掺杂锐钛矿相TiO_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孙涛;樊君;胡晓云;刘恩周;何奇;侯文倩;吴丰;;N、Fe共掺杂纳米TiO_2的制备和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12年02期

10 梁超伦;赵文霞;杨贤锋;吴明Z;;三维TiO_2枝晶中二级分枝的取向特征[J];电子显微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刚;刘学军;叶志清;;非金属掺杂锐钛矿相TiO_2光学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文;SnO_2/TiO_2体系气敏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吴业琼;纳米晶化18Ni合金稀土共渗层晶粒组织特征和生成相性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金雪;Ag/TS-1催化剂上丙烯直接气相环氧化制环氧丙烷[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翟春雪;纳米金刚石涂层场发射阴极结构与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尹燕;重熔NiTi形状记忆合金成分、结构与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6 吴南春;电子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EACVD)制备纳米金刚石薄膜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7 冯庆;TiO_2半导体薄膜的制备与气敏传感性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李海斌;新型光催化及抗菌材料的湿化学法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姚强;若干新材料相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杨延宁;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场发射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德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极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闫国田;共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孙伟伟;掺杂纳米TiO_2的制备及掺杂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刘丽丽;TiO_2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梁方艳;面心立方金属晶格结构与热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黄彬彬;元素替代对Mg_2Ni合金储氢性能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秦文勇;TiO_2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刘慧;Co掺杂TiO_2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及其能带结构的计算[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9 黄旭;金属栅电极功函数和Fe基材料磁性及其功函数的自旋调制:第一性原理计算[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丁翠红;金属掺杂锐钛矿型TiO_2光催化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承遇,陈敏,董胜敏,陶瑛,王继红,李刚,谷秀梅,柳鸣,史非,LEPNEV G;医用微型玻璃电极的结构与特性[J];硅酸盐学报;2004年03期

2 吴树新,马智,秦永宁,齐晓周,梁珍成;掺杂纳米TiO_2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02期

3 李灿华,廖源,常超,王冠中,方容川;氮气氛下(100)织构金刚石薄膜的成核与生长研究[J];物理学报;2000年09期

4 王渊旭,钟维烈,王春雷,张沛霖;四方铁电体PbFe_(0.5)Nb_(0.5)O_3精细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02年01期

5 沈耀文,康俊勇;GaN中与C和O有关的杂质能级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2002年03期

6 邱东江,石成儒,吴惠桢;石英衬底上生长的高光学质量的纳米金刚石薄膜[J];物理学报;2002年08期

7 谢长坤,徐彭寿,徐法强,潘海斌;α-SiC“非汉字符号”表面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2002年12期

8 张斌,刘言军,贾瑜,徐克t,

本文编号:2311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311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2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