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SIMT线程调度模型分析及优化

发布时间:2019-07-12 08:29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处理器处理的信息量日渐增大,其数据处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微处理器体系结构已经逐渐无法有效的适应大信息量的高效处理,从传统的指令级并行发展到线程级并行,成为提高处理器性能的一个趋势。多线程的探索研究中,单指令多线程(SIMT)技术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体系结构之一,其中以SIMT技术为基础的图像处理器(GPU)最为所知,,其多线程调度技术经过多年在多媒体领域的发展已经充分适应数据密集型应用程序的特性。 现有的针对SIMT技术的研究都是基于完整的GPU体系结构,尚且缺乏将SIMT调度模型独立于GPU的单独研究。本文分析GPU中的SIMT调度技术,将SIMT调度模型从GPU中提取出来,为SIMT调度技术的研究和该技术的应用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对SIMT调度模型进行了详细测试分析,发现线程的组织管理对SIMT调度模型性能有较大影响,同时SIMT调度技术对使用者要求很高,要求该技术的研究人员有较高的软硬件水平,在其上编写的负载必须充分匹配SIMT硬件特性,同时对SIMT调度体系结构的改动必须充分适应其上运行的负载特性,不同的负载特性对SIMT硬件结构的要求会有较大差异。 通过对SIMT调度模型的分析,本文发现现有SIMT调度技术中单一线程的执行能力低下,必须依靠大量线程隐藏其单线程性能低下的劣势,对线程数目的依赖性强,是该技术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发现一种创新性的显示数据图执行(EDGE)体系结构的特性同SIMT调度技术的特性有相似之处,在EDGE中实现SIMT调度技术既可以发掘出EDGE中潜在的多线程特征,又可以利用EDGE中高效的单线程执行能力弥补SIMT调度技术中存在的单线程执行性能低下的劣势,优化SIMT调度技术。本文在实验室自行开发的M5-EDGE模拟器上实现SIMT调度功能,并通过一系列测试程序验证实现SIMT调度功能的M5-EDGE模拟器的功能正确性,同时分析了SIMT调度技术在M5-EDGE模拟器上实现后的性能,发现EDGE分布式结构中单一线程的甚块并行性同SIMT调度技术中的多线程并行性可以良好的结合,充分发挥了EDGE和SIMT两种体系结构的优势。
文内图片:NVIDIAFermi结构图
图片说明: 单一线程在 SIMT 调度执行技术中执行内部的并行性并没有开发出来,致使拥有少量线程何在保留 SIMT 调度执行优势的同时提升内部单一IMT 调度执行技术的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EDGE(tion)体系结构[9,10,11]的出现使上述问题的解决成为了DGE 体系结构中实现 SIMT 调度执行的功能,将 GP型同 EDGE 体系结构结合,彼此互补优化,既发掘性又弥补了 SIMT 调度执行时单线程性能低下的缺中 SIMT 调度执行技术原理 的 Fermi 结构是 GPU 的一个典型代表[12],见图 1-1处理器,每组流多处理器的特殊结构决定了 GPU 计算器中有 32 个计算内核,每个核都可以执行一个线程可以同步执行 32 个线程,16 组流多处理器便可以可见其并行计算强度很大。
文内图片:warp调度GPU中的SIMT线程调度技术基于NVIDIA公司的CUDA平台[14]
图片说明: T 调度机制的高效实现。一个 SIMT 调度过程分为软其中硬件调度过程的 warp 调度是该结构并行执行高算时,不是以线程为单位取指,而是以一组线程组p 为单位进行取指运算,如图 1-2 所示[13],warp 的调配相关性尽量小一组线程,如果一个 warp 与另一个 warp 要等候另一个 warp 执行结果,则该 warp 可暂一个不相关的 warp 越过该 warp 去执行,这样在该 w理器并没有空闲,等于隐藏了线程执行的延时时间,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P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颖;张文孝;;基于多agent的离散制造业制造执行系统框架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1期

2 王敬治;计算系统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79年08期

3 李金良;日本正准备制造数据流计算机[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1983年04期

4 惠毓明;;CONVEX C-1小巨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88年12期

5 郭仲伟,张燕云,肖田元;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体系结构、模型与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1994年01期

6 倪鹏云;对开放系统互联OSI有关重要概念的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1994年04期

7 江芳泽,李昕;现场总线体系结构的研究[J];自动化仪表;1996年03期

8 尚明,李晶;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应用资源[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1996年03期

9 Markus Levy;;微机体系结构主宰芯片集的特性[J];电子设计技术;1997年05期

10 王晨;;Bay副总裁“泄密” 交换路由集一芯片[J];每周电脑报;1997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宇;程小辉;;基于移动agent虚拟仪器系统体系结构研究[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海;韩宇;孙永兵;韦水生;邓庆绪;于戈;;基于软硬件联合设计的嵌入式实时数据库体系结构[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3 萧蕴诗;武广;徐立鸿;;复杂信息系统集成方法及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研究[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魏定国;;试论企业级数据传输体系结构[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董永贵;董恩生;贾惠波;;生物启发仪器的体系结构及实现技术[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苗宇;程荫杭;张超;;室外自主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关键技术[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刘仲英;胡衍强;胡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研究[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劲;;综合射频传感器的开放式系统结构[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瑜;孟涛;相敬林;夏靖波;;一种应用于Ad hoc网络管理的分簇算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蔡京平;贾云得;;星球探测机器人分布式计算系统体系结构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川 陈路;浅谈网格的典型体系结构[N];电子报;2008年

2 ;电联关注面向用户基于业务的体系结构[N];人民邮电;2001年

3 安烨;企业门户的特点及体系结构[N];网络世界;2001年

4 ;诠释智能理念 奠基存储未来[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刘钝;我国研究成果对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产生重大影响[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思科演示IP网络体系结构[N];中国电子报;2000年

7 ;新砖瓦精装新数据中心[N];网络世界;2006年

8 彭芳;更新ASIC体系结构[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李贵林;瑞星:网络杀毒取决于体系结构[N];计算机世界;2002年

10 憨墨;构画20世纪出版学的体系结构[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钢;众核GPU体系结构相关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醒策;基于强化学习和群集智能方法的多机器人协作协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李治军;美韩同盟与东亚安全:一种结构主义理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杨建宇;基于组件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5 董艇舰;基于开放结构数控系统引导型二次开发仿真平台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孟宪松;多水下机器人系统合作与协调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耿文莉;中国林产工业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夏绪辉;逆向供应链的体系结构及其物流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林川;基于立体跨层体系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10 严勇杰;多机器人系统协调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元旭;SIMT线程调度模型分析及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常武;三层分布式PACS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3 王征;现场总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4 屈红军;基于网关安全平台的虚拟线程体系结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白玉;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朱健松;一种基于RISC及DSP双内核集成芯片系统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7 徐德宏;全集成的石化储运计量监控与管理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8 李艳;论国际贸易理论的体系与发展[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林森;大规模定制制造企业的产品平台扩展策略及优化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10 卢松杰;基于Internet的车辆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13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513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