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面向访问模式的多核末级Cache优化方法

发布时间:2019-07-29 13:14
【摘要】:多核处理器架构已经成为当前处理器的主流趋势,应用程序中访问模式的多样性给多核处理器的末级Cache带来了许多挑战。提出了访问模式的多核末级Cache优化方法,它包含"可配置的共享私有Cache划分"、"可配置的旁路Cache策略"和"优先权替换策略"三个协同递进的层次。通过使用该方法,程序员能够灵活地改变末级Cache执行行为,从而高效地适应应用程序访问模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末级Cache的缺失率,进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图文】:

面向访问模式的多核末级Cache优化方法


上下移动。考虑到实际应用需求以及实现复杂度,整个DDR空间以2的幂分成8种高低位地址交叉区间比例。假设整个外存空间大小是S,那么对应的高位地址交叉编址区间的大小分别为S,S/2,S/4,S/8,S/16,S/32,S/64,S/128,剩余区间采用低位地址交叉编址。程序员可以通过设定外存空间的编址方式来实现共享Cache与私有Cache空间的划分。其中,私有Cache空间可以通过高位地址交叉区间映射到LLC来实现,即程序员将不同核的私有数据分别放置在不同的DDR上,DSP核就可以高效地通过本地LLC就近访问这一区间,不仅可以减图1DDR空间的高低地址交叉编址方式Fig.1High-lowinterleavedmodeofDDRspace少互连网络的负担,而且可以减少访问延迟。共享Cache空间则通过低位地址交叉编址方式将共享数据段分散放置在不同的DDR,这样的设置可以使DDR的访问比较均匀,同时能充分发挥多个LLC子体和多个DDR的带宽。1.2可配置的旁路Cache策略上述可配置的共享私有Cache的划分策略提高了LLC的整体空间利用率。然而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零重用数据块访问(如只会对数据块访问一次的流式访问模式),将会严重破坏高重用数据块的访存行为,造成整个LLC性能的极大损失。为了尽可能地削弱这些低重用数据块对整个LLC的影响,通过可配置的旁路Cache策略使之不缓存在Cache中,并且在实际处理中,驻留Cache请求与旁路Cache请求隔离,前台的可Cache请求不会被后台旁路Cache请求干扰。具体实现如图2所示:每一个子LLC提供一组旁路寄存器,包括旁路使能寄存器、旁路起始地址寄存器与旁路字偏移寄存器,程序员根据需求通过设置这三个寄存器来配置其旁路地址区间。每个请求源根据请求地址和旁路寄存器的内容判断请求是否旁路LLC,对于旁路Cache的请求直图2

面向访问模式的多核末级Cache优化方法


,同时能充分发挥多个LLC子体和多个DDR的带宽。1.2可配置的旁路Cache策略上述可配置的共享私有Cache的划分策略提高了LLC的整体空间利用率。然而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零重用数据块访问(如只会对数据块访问一次的流式访问模式),将会严重破坏高重用数据块的访存行为,造成整个LLC性能的极大损失。为了尽可能地削弱这些低重用数据块对整个LLC的影响,通过可配置的旁路Cache策略使之不缓存在Cache中,并且在实际处理中,驻留Cache请求与旁路Cache请求隔离,前台的可Cache请求不会被后台旁路Cache请求干扰。具体实现如图2所示:每一个子LLC提供一组旁路寄存器,包括旁路使能寄存器、旁路起始地址寄存器与旁路字偏移寄存器,程序员根据需求通过设置这三个寄存器来配置其旁路地址区间。每个请求源根据请求地址和旁路寄存器的内容判断请求是否旁路LLC,对于旁路Cache的请求直图2可配置的旁路Cache的实现流程Fig.2FlowoftheconfigurablebypassCache·80·
【作者单位】: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33007,61402500)
【分类号】:TP3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占龙;张丁文;吴亮;臧英;;面向多核处理器的共享cache优化研究进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伟;基于物联网的热计量关键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2 杨靖;基于数据块的数据保护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穆帅;针对不规则应用的图形处理器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鑫;片上多核共享缓存管理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庆伟;微型计算机系统中Cache的结构及性能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洁儿;;想一步海阔天空——Cache设置与超频[J];电脑自做;2001年09期

3 林柏双;Cache性能和优化的研究[J];引进与咨询;2002年06期

4 舒辉,康绯;循环Cache命中率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01期

5 ;台式机CPU:AMD ATHIONXP 3000+ L2Cache 的威力[J];新电脑;2003年03期

6 史文崇,屈艳华;利用Cache技术加快网络响应速度[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冯建文,章复嘉;Cache实验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年01期

8 刘方爱;程序的cache使用效率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05期

9 张震,饶光,唐戎;Web Cache技术及其在电信运营商中的应用[J];电信建设;2004年02期

10 孙元超,邵时;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客户机端Cache管理[J];计算机工程;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所光;杨学军;;双核处理器性能最优的共享Cache划分[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石文强;倪晓强;金作霖;张民选;;Cache动态插入策略模型研究[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B辑)[C];2011年

3 汪腾;杨少军;;一种高效的指令Cache的结构[A];中国声学学会2001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1]论文集[C];2001年

4 ;Application of cache in Data Access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凡;李建中;何震瀛;;XML数据Cache策略研究[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6 ;Research on WEB Cache Prediction Recommend Mechanism Based on Usage Pattern[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宋杰;栾影;王广奇;于戈;王大玲;;OR-Cache:一种有效的对象-关系映射模型[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6年

8 张承义;郭维;周宏伟;;Cache漏流功耗的自适应优化:动态容量调整[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B辑)[C];2011年

9 郑涵;吴英;丁晓东;乐嘉锦;;基于Web的个性化智能Cache库[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10 周旋;冯玉才;李碧波;孙小薇;;多服务器DBMS的Cache管理[A];数据库研究与进展95——第十三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 李超;什么是Cache[N];电脑报;2001年

2 徐春梅;国际品牌进入中国:适应是关键[N];中国经营报;2006年

3 刘昌勇;小缓存里的大学问[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超频者;K7-650(0015)最新实超报告[N];大众科技报;2000年

5 ;阿萌小辞典[N];电脑报;2004年

6 山东 黄家贞;富有个性的离线浏览器——CacheX[N];电脑报;2001年

7 中国计算机报测试实验室 王炳晨;Duron抵京,,Thunderbird争宏[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8 广东 李锋;妙用 Cache 优化 Windows 2000[N];电脑报;2001年

9 岩公;电信网加速不难[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10 北京共创开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董孝峰;共创NC的设计与实现[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宏伟;微处理器中Cache漏流功耗的体系结构级优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田新华;面向性能优化的压缩cache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陈黎明;嵌入式微处理器中动态可配置Cache结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付雄;利用程序分析和优化提高Cache性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贾小敏;多核处理器片上Cache访问行为分析与优化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唐轶轩;面向多线程应用的Cache优化策略及并行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项晓燕;体系结构级Cache功耗优化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所光;面向科学计算应用的多核处理器Cache划分策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彭蔓蔓;体系结构级低能耗Cache和动态电压缩放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晏沛湘;片上多核处理器二级Cache结构及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彬;基于路暂停方法的高性能低功耗Cache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李冬妮;嵌入式系统中低功耗Cache的重构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冯颖;可重构Cache体系结构和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黎;嵌入式系统中低功耗可重构Cache的分析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5 陈淑玉;低功耗高速片上缓冲存储器(Cache)设计[D];复旦大学;2009年

6 曹飞;高性能DSP一级数据Cache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李晓丽;基于目录协议的Cache结构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姜难难;嵌入式处理器中Cache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刘文佳;多核处理器Cache一致性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薛燕;Cache预测技术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20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520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6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