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稀疏随机纠删码:一种大规模数据存储容灾方法

发布时间:2019-11-06 22:04
【摘要】:针对海量数据存储容灾系统中对扩展性、可靠性及高效性方面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高容灾可扩展且能够高概率译码恢复的高效大数据存储容灾算法。该算法利用等行重稀疏随机矩阵高概率行满秩的性质,用来实现数据高效可靠的存储容灾。首先,根据存储系统规模及容灾需求设置相应的编码参数;然后,采用等行重稀疏随机矩阵构造校验矩阵,并且产生相应的生成矩阵;最后,将数据文件分块编码到n个存储节点上,实现不同规模、不同容灾需求下的数据容灾存储,并通过设置合理的随机冗余,从而实现对译码成功率的控制。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算法所提存储容灾技术可实现容灾能力不受素数或有限域大小的限制,而是根据存储规模及容灾需求灵活扩展;基于合理的随机冗余,译码成功率趋于1,实现了高可靠的数据容灾存储;在较大规模存储系统中,算法编译码速率是相应经典RS和CRS编码方案的2倍以上,并在较大码长下具有近似最大距离可分(MDS)的性质,可达到近似最优的存储空间利用率。
【图文】:

模型图,存储系统,模型,纠删码


大数据时代高效、易扩展存储系统的需求,本文提出了稀疏随机纠删码(SREC),这是一种概率性纠删码存储容灾技术,其编码参数不受素数或有限域大小限制可灵活设置,具有较高的容灾扩展性能;采用等行重稀疏随机矩阵作为校验矩阵,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在较大码长下能够达到近似的MDS性质,从而具有较高的存储空间利用率,非常适用于当前大规模存储容灾系统。1系统模型当前的大规模存储系统可抽象为由无数个存储节点构成的整体,每个节点均相互独立,而待存文件则可抽象为一个数据块,存储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该系统由n个存储节点构成,每个存储节点可以是一个磁盘或RAID阵列,数据文件A首先被分为k个大小相同的数据块,随后通过编码产生m个冗余数据块,最后将这k+m个数据块存放在n个存储节点上,从而实现任意t个存储节点的失效,可利用剩余的n-t个节点高概率恢复出原来t个节点的数据。图1存储系统模型稀疏随机纠删码的编码参数不再受到素数或有限域大小的限制,因此其容灾能力也可以自由设置,从而达到更高的容灾性能,而存储系统中随机冗余的节点数δ是保证稀疏随机纠删码能够高概率译码的一个关键因素。此外,,由于采用特殊稀疏随机矩阵作为校验矩阵,稀疏随机纠删码在译码效率上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为频繁发生的译码恢复提供了效率保障。本文所提稀疏随机纠删码利用特殊稀疏随机矩阵的性质,其定义和相关性质如下。定义有限域GF(2)上的矩阵Rt×m,m>t>0,若其中的各个元素取值相互独立,且满足分布规律Q{eij=q}=p,q=11-p,q={0,p∈(0

矩阵,随机矩阵,纠删码,概率


上和数据的容灾恢复上,即存储系统的译码成功率上,根据稀疏随机纠删码的译码算法,可知译码成功率取决于等行重稀疏随机子矩阵行满秩的概率,因此可通过实验分析等行重稀疏随机矩阵行满秩的概率来增强对稀疏随机纠删码可靠性的认识。首先讨论t×m等行重稀疏随机矩阵Rt×m行重对行满秩概率的影响。选取m={32,64,128,256,512},t=m-δ,随机冗余δ=20,行重d=1~15(间隔1),测试对应稀疏随机矩阵Rt×m行满秩的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随着行重的增加,等行重稀疏随机矩阵行满秩的概率不断增加,当d≥lbm时,相应等行重稀疏随机矩阵行满秩的概率几乎等于1,同时稀疏随机纠删码的译码成功率也趋于1,从而保证了存储容灾系统译码恢复的高可靠性。因此,为了即保持较高的译码成功率,又保持较高的译码速率,即较低的稀疏度,一般选取略大于lbm的行重。图2行重对矩阵行满秩的影响此外,行重d的奇偶性对等行重稀疏随机方阵Rt×t的满秩概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选取t={32,64,128,256,512},行重d=1~15(间隔1)构造等行重稀疏随机方阵Rt×t,编译码速率比较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稀疏随机方阵Rt×t在行重d为奇数且d≥lbm时,Rt×t满秩的概率较高,约为0.289,而当行重d为偶数时,稀疏随机方阵Rt×t满秩的概率则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艳;张世钱;;用Oracle 9i dataguard构建系统容灾[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年10期

2 吴晓波;;容灾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年02期

3 郭燕平;;浅析远程容灾技术[J];科技资讯;2008年19期

4 王树鹏,云晓春,余翔湛,胡铭曾;容灾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8期

5 黄瑜华;周彬;;容灾技术在军事航天指控中心设计中的应用[J];测控技术;2007年06期

6 沈权;周崎;;安徽移动:云存储下的容灾建设[J];软件和信息服务;2011年04期

7 杨晓红,李健,杨卫国;信息系统容灾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年10期

8 颜军;;为数据投保——容灾技术的分析[J];每周电脑报;2001年57期

9 王锦;董华;;一种基于主机系统的容灾设计方案[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刘晓鹏;郭桂荣;许浒;;容灾关键技术分析及方案设计[J];科技资讯;2006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英锐;;容灾技术及应用思考[A];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开发应用论文集(二)[C];2006年

2 宋文功;蒋新华;;高校数据中心容灾技术的探讨[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郭涛;容灾设计要与时俱进[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朗飞;实现第七级容灾[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存储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方粮;容灾是一门必修课[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4 BizCON公司;中小企业容灾新思维[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5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计算机学院 副教授 陈华英;新技术推动容灾进程[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6 博科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刘劲春;同城容灾重在异构平台整合[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泽国;基于分级存储管理的数字业务容灾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王媛媛;容灾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德军;容灾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董华;一种基于主机系统的零数据丢失的金融容灾设计方案[D];吉林大学;2006年

5 刘荣峰;对远程集群实现业务级容灾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董龙;基于SAN的容灾方案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56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556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8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