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基于稀疏存储的有限元结构分析高效缩聚并行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0-02-06 18:08
【摘要】:基于稀疏存储技术和直接稀疏求解器提出了一种有限元结构分析高效缩聚并行计算方法。该方法将缩聚过程转换为一系列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过程,并通过直接稀疏求解器进行求解。它能够避免传统变带宽格式缩聚并行计算方法对带宽内大量零元素的存储和运算,从而大幅度节省内存空间和有效减少计算量。最后通过发动机曲轴的有限元数值仿真实验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传统变带宽格式缩聚并行计算方法,稀疏存储格式缩聚并行计算方法能够大幅度节省内存空间和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各子区域规模越大,该方法对内存空间的节省和计算效率的提高效果就越明显。
【图文】:

曲轴计算模型


噫阏粲诘?型的分布式存储大规模并行计算机。整个系统由多核节点通过InfiniBand网络连接而成。其具体的硬件配置如下:每个节点包括4颗AMDBarcelona1.9GHz四核处理器,64GB共享内存。节点机间采用InfiniBand光纤网络互联,理论带宽20Gbits/s。每个核拥有512KB二级缓存,位于相同芯片上的4个核共享2MB三级缓存。魔方超级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为SuseLinuxEnterpriseServer10。本文并行计算程序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以IntelMKL数学库为基础实现相关求解算法,进程间通信根据MPI标准实现。并行算法评估的计算模型如图2所示。图2为某发动机曲轴的静力学分析有限元计算模型。图2曲轴计算模型Fig.2Computationalmodelofcrankshaft采用六面体单元进行网格剖分后,该模型具有147312单元,173056节点,519168自由度。并行计算时,将整体有限元模型分别剖分为8个子区域和16个子区域两种规格。然后针对每种规格,,分别采用传统变带宽格式缩聚算法和本文稀疏存储格式缩聚算法进行并行计算。各子区域的单元、节点数以及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缩聚并行计算的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变带宽格式和稀疏存储格式并行计算的总时间在8个子区域时分别为:1086s和828s;在16个子区域时分别为605s和451s。表18个分区并行计算结果Tab.1Resultsofparallelcomputingforeightpartitions子区域编号单元数内部节点数边界节点数变带宽格式缩聚稀疏存储格式缩聚最大内存需求/MB缩聚时间/s最大内存需求/MB缩聚时间/s1184142145933451010522147722184152161916537662721339831841321455339481960215792418414214533394829502157965184142161716637860021339361841421455335507104121478171841421457338482914215791818414214573385001050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建炜;金先龙;曹源;;列车与结构动态耦合分析的并行计算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12年03期

2 杨学军;;并行计算六十年[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勇献;张理论;车永刚;徐传福;刘巍;程兴华;;结构网格CFD应用程序在天河超级计算机上的高效并行与优化[J];电子学报;2015年01期

2 陈令坤;蒋丽忠;余志武;;无砟轨道约束对高速铁路列车-桥梁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J];计算力学学报;2013年06期

3 苗新强;金先龙;丁峻宏;;结构静力有限元分层并行计算方法[J];力学学报;2014年04期

4 熊焕亮;曾国荪;吴沧海;;一种等性能面积的并行计算可扩展性度量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年11期

5 吴沧海;熊焕亮;姜火文;杨文姬;;固定结构约束下并行计算成比例的可扩展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4年11期

6 徐新海;唐玉华;林宇斐;;跨专业并行计算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4年23期

7 熊焕亮;吴沧海;匡桂娟;杨文姬;;固定结构约束下并行计算关键路径不变的可扩展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4年12期

8 苗新强;金先龙;丁峻宏;;大规模并行结构动力分析分层计算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14年06期

9 郭亚宁;白云蛟;张权;刘yN;桂志国;;基于GPU的快速变指数PM模型及BGA射线图像去噪[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10 周星德;林荣庚;李勇直;王现凯;吴利平;;高速列车引起的地基振动半解析解[J];计算力学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宋琦;傅向荣;王志峰;陈璞;田胜伟;;有限元软件求解器的封装[A];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宋琦;孙树立;陈璞;;稀疏求解——结构修改的一种新的可能性[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4暨第三届钱令希计算力学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宋效东;基于DEM的可视性分析综合模型及其并行算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周勇;基于并行计算的数据流处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盛艳秀;多核异构环境下通用并行计算框架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兵;基于并行计算的管道排水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2 刘俊峰;基于MPI并行算法的Occam大地电磁三维反演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3 甘晓亮;基于集群计算的多功能路面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王华功;基于Calculix的有限元并行计算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周小聪;相变存储器电热分析有限元计算并行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刘恩益;基于GPU的不可压缩管流并行数值模拟关键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周岩;基于CUDA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朱长皓;基于框图模型的自动生成并行代码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张静雅;等离子鞘套下综合通信仿真并行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陆凯凯;外框内筒超高层建筑施工阶段承载力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健飞,姜弘道;有限元并行计算的预处理[J];计算力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李政;金先龙;亓文果;;流体-结构耦合问题的有限元并行计算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7年06期

3 王祥秋;杨林德;周治国;;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7期

4 白冰;李春峰;;地铁列车振动作用下近距离平行隧道的弹塑性动力响应[J];岩土力学;2009年01期

5 罗浩;郭向荣;;多跨斜交简支T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良;孙广中;徐云;龙柏;;并行计算的一体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学通报;2009年08期

2 王琳;鲁晶晶;殷克功;;关于并行计算在软件发展下的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4期

3 刘俊莉;王楚斌;林晓锐;司徒祝坤;;并行计算实验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4 逄华;王龙;王剑辉;;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型[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年02期

5 程建钢,李明瑞,黄文彬;有限元分析的并行计算方法[J];力学与实践;1995年04期

6 林彬;;并行计算的基本问题及现状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16期

7 林新华;王左利;林新华;;困扰并行计算的三大问题[J];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11期

8 ;光计算[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4期

9 赖国明,杨圣云;一种利用工作站群集的并行计算研究方案[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2005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征文通知[J];电子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宇光;;整体同步并行计算方法的现状与发展[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王欣;李志山;张志远;;并行计算在弹塑性时程分析中的应用[A];信息化推动工程建设工业化——第四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胡金初;;并行计算中的任务分配算法[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裘懿勇;徐斌;刘晓明;;并行计算作业调度系统的架构及应用[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5分会场:绿色船舶与海洋装备创新发展及产业化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裘懿勇;徐斌;刘晓明;;并行计算作业调度系统的架构及应用[A];2012年MIS/S&A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李刚;;蒙特卡罗区域分解并行计算的伪随机数应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3年版[C];2013年

7 李烨;梁雄健;;云计算发展的技术瓶颈浅析[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孙乐;何颖波;吴瑞安;石正军;李于峰;;面向对象有限元并行计算框架的多场耦合服务[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9 王鹏;常庆利;李英先;;采用VMware构建虚拟并行计算网络[A];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开发应用论文集(二)[C];2006年

10 刘伟峰;王智广;;细粒度并行计算编程模型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温鑫;并行计算任重道远[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2 英特尔并行计算实验室研究员 TimothyMattson;并行计算:减少串行软件[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刘霞;计算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场革命[N];科技日报;2010年

4 张云泉;并行计算:迎接多核时代的挑战[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英特尔 赵军(Jun Zhao);PC机并行计算革命尚未成功[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6 陈文光;并行计算的普及与挑战[N];中国电子报;2008年

7 胡英;国内首款并行计算安全平台问世[N];计算机世界;2007年

8 本报记者 马文方;微软HPC:带动Windows转向并行计算[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9 赛迪顾问 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 刘新;如何应对并行加速器应用来袭[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10 ;IBM eServer Cluster 1350型群集系统[N];计算机世界;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晶;并行计算普适编程模型及系统架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盛艳秀;多核异构环境下通用并行计算框架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刘寿生;虚拟现实仿真平台异构并行计算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4 付朝江;集群MPI环境下有限元结构分析并行计算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5 王之元;并行计算可扩展性分析与优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卢风顺;面向CPU/GPU异构体系结构的并行计算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兰日清;大型结构三维地震反应分析并行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8 胡悦;并行计算时间与存储空间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陈军;分布式存储环境下并行计算可扩展性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10 黄永忠;移动代理计算模型及其在分布并行计算中的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慧;基于异构平台的并行计算性能可视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晓华;光并行计算及其在图像处理和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05年

3 田甜;异构环境中并行计算模型与任务调度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杰;可扩展并行计算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刘桂海;网格并行计算系统研究开发[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蔡佳佳;图像代数多核并行计算类库的构建与优化[D];厦门大学;2008年

7 陆良刚;土木工程有限元并行计算应用及其软件架构[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8 解庆春;离子传输模拟并行计算平台中动态负载均衡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刘怡;直接模拟蒙特卡洛计算的并行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艳生;分布式并行计算智能调度策略的研究与实现[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76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576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7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