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从多核嵌入式微处理器上的调度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P36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Kevin Krewel;梁合庆;;低功耗多核H.264处理器[J];电子产品世界;2005年23期
2 徐俊毅;;德州仪器DSP产品线坚持走低功耗路线[J];电子与电脑;2009年12期
3 ;NI加入多核协会共同提高基于多核的软硬件平台的互用性[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2期
4 杨志义;李晓燕;;基于多核的IPv4/IPv6过渡技术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9年03期
5 肖朝晖;;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及技术问题探讨[J];信息化纵横;2009年12期
6 黄安文;高军;张民选;;多核处理器片上存储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0年04期
7 李妮;陈铮;龚光红;彭晓源;;多核并行计算技术在景象匹配仿真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2期
8 马近飞;崔冬华;;一种面向多核的自适应并行虚拟机模型[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年04期
9 王磊;曹菡;;基于TBB和Cilk++的并行蚁群算法在路径寻优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0年10期
10 任平;;从UTM驾驭多核看信息安全产品的革新[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涛;季振洲;王庆;朱素霞;;嵌入式多核平台大容量高速存储与增强可靠性研究[A];2010年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大会(IST2010)论文集[C];2010年
2 李鑫;窦勇;邓林;张劲;;多核平台下事务处理类应用性能分析及评价[A];2010年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大会(IST2010)论文集[C];2010年
3 何军;王飙;;通用多核处理器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4 孔秀红;陈治国;钱建生;张刚;田忠索;费云河;吴兆和;;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Rabbit2000的智能监测分站的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2年
5 ;SEP4020 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A];江苏省微型电脑应用协会产学研成果交流会会议资料[C];2010年
6 刘奇;郝守青;沈海华;章隆兵;;一种基于RAM的降低异构多核切换开销的方法[A];2010年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大会(IST2010)论文集[C];2010年
7 陈远知;;多核处理器的里程碑——TILE64[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8 郑宇斌;陈耀武;;基于嵌入式网络技术的电能量遥测系统[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9 彭林;张小强;刘德峰;谢伦国;田祖伟;;一种挖掘多核处理器存储级并行的算法[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冯佩;钟诚;韦伟;;多核多线程并行求解线性方程组[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敬;多核催熟UTM[N];计算机世界;2008年
2 张云泉;并行计算:迎接多核时代的挑战[N];计算机世界;2006年
3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教授 汪东升;多核架构让硬件变“软”[N];计算机世界;2007年
4 旭;多核多线程 H3C高端路由器新特点[N];网络世界;2007年
5 ;信威McWiLL/SCDMA基站采用TI多核DSP[N];人民邮电;2008年
6 本报记者 瑜文;“星火燎原”多核大学扩张在即[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7 阿晨;2007年服务器市场跨进多核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张海志;多核时代敲门电脑营销大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斌;多核的软件推力[N];计算机世界;2008年
10 专题策划、撰稿:刘雨 编译:天虹;多核带来新格局[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宪禹;多核直接和并行迭代法及其在辐射流体力学中的应用[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2 李东生;基于高密度计算的多核芯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3 杨帆;基于多核平台的网络流量监测研究与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杨帆;基于多核平台的网络流量监测研究与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陈莉丽;基于多核集群的并行离散事件仿真性能优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王耀彬;多核平台上支持推测并行化的事务存储体系结构性能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白明泽;多核集群上的混合并行分子动力学计算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邓林;单芯片多核处理器存储优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郭御风;面向多核微处理器芯片的高效能I/O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马宏星;可重构多核片上系统软硬件功能划分与协同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凤霞;主从多核嵌入式微处理器上的调度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王国明;桥联多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相关性能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3 申俊华;中期火电开机优化的多核并行算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寇立涛;Linux多核调度算法的优化与扩展[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雪梅;嵌入式多核处理器的仿真器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程丹;NIOS Ⅱ多核通信及在神经网络硬件实现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奚海波;并行编程技术在多核处理器上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s
本文编号:2580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580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