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粒子掺杂的有机二极管电存储器研究进展
【图文】:
2015年9月第60卷第25期2406多次型存储器(WriteOnceReadManytimes,WORM)和可重复读写多次的闪存型存储器(Flashmemory).WORM型存储器信息一旦写入就不会被擦除,具有反复读取的特征,这种存储功能可以保证其存储的数据不会因为各种意外而丢失或被修改,因此可以用于对重要数据的存档或射频标签等领域,其典型的存储曲线如图2(a)[5]所示.闪存型存储器可以在不同的电信号作用下反复执行写入、读娶擦除等信息操作,这种具有可重写功能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已广泛应用于电脑硬盘存储和优盘存储等之中,其典型的存储曲线如图2(b)[6]所示.2纳米粒子掺杂型有机二极管电存储器器件结构和制备方法2.1纳米粒子掺杂型有机二极管电存储器器件结构在纳米粒子掺杂的有机二极管电存储器中,有机材料通常充当掺杂的主体(Matrix),按照纳米粒子在主体材料掺杂位置不同,可分为混掺结构和层状结构,其中层状结构的器件又可以分为浮栅式结构和接触式结构.混掺结构的二极管存储器,是指纳米粒子分散地掺杂在有机主体材料中,这两者的分散体系所形成的活性层薄膜夹于底、顶两电极之间,如图3(a)所示.2009年Son等人[7]报道了器件结构PET/ITO/PMMA+ZnONPs/Al的有机二极管电存储器,采用PET柔性衬底,把ZnONPs均匀掺杂在聚合物介电材料PMMA中,表现出WORM型存储特性.层状结构是指纳米粒子与充当主体的活性层材料各自成层,共同构成整个存储活性层.如果纳米粒子层被夹在有机主体材料之内,则称为浮栅结构,如图3(b)所示.2006年Jung等人[2]报道的器件结构为Al/PI/ZnONPs/PI/p-Si二极管存储器,其中聚合物介电材料聚酰亚胺(PI)作为主体材料,第一层PI是在Si表面热聚合而成,充当隧穿层,ZnONPs采用热蒸镀的方式在PI表面形成纳米浮栅层,第二层PI充当绝缘层,由?
2407评述图3(网络版彩色)纳米粒子掺杂的有机二极管电存储器件结构示意图.(a)混掺型;(b)浮栅型;(c)底接触型;(d)顶接触型Figure3(coloronline)Typicalconfigurationofnanoparticleshybridorganicdiodememorydevices.(a)mixed-type;(b)floatinggate-type;(c)bottomcontact-type;(d)topcontact-type从2%到5%不断增加,器件的写入电压逐渐从9V减小到4V.这是因为高温退火和高掺杂浓度会导致PCBM团簇,当掺杂比例为7%时,在电子透射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下可观测到PCBM的大团簇已经贯穿了整个活性层,将上下电极连接起来,所以存储器仅表现出高导电态的特性,存储特性随之消失.另外,由于纳米粒子与有机主体材料共混成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聚合或者相分离[10],从而导致活性层与器件电极之间的界面不均一,反映到存储器性能上即表现为同一器件中不同存储单元(cell)的存储特性各异,可重复性差,进而影响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11].Xu等人[12]就发现在结构为Au/PEDOT+PSS/Si的有机二极管电存储器中,由于PEDOT与PSS的相分离使导电性消失.Lee等人[13]发现PEDOT和PSS的不均匀混合会产生不同的电子态.而对于层状结构而言,纳米粒子层的厚度和粒径均会对存储器的性能产生影响.如2013年Bo等人[14]报道的结构为ITO/AgNPs/Alq3/Al的有机半导体二极管电存储器,将经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修饰后的ITO浸入银胶体溶液,浸渍的时间分别为48,24和12h,在ITO电极上自组装了不同厚度的AgNPs,随着厚度的增加,器件的ON态和OFF态电流都逐渐增大.此外,当层与层之间是通过蒸镀或旋涂方式成膜时,会产生体相分离或是互混溶解,进而影响存储性能的可重复性.2004年Ouisse等人[15]采用薄膜转移的方式解决了先后旋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nil Kumar Reddy Police;Srinivas Basavaraju;Durga Kumari Valluri;Subrahmanyam Machiraju;;Bismuth Modified Porous Silica 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valuation for Degradation of Isoproturon[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3年07期
2 李嘉琪;刘彩霞;郭文滨;;水溶性V_2O_5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发光学报;2013年09期
3 张斌;陈_g;汪诚;庄小东;汪露馨;樊菲;;非易失性D-A型高分子信息存储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3年04期
4 李洁;李曦;王超;胡胜亮;李迎春;;一种CsVO_3/聚合物复合荧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功能材料;2014年03期
5 齐胜利;贾南方;田国峰;石蕾;武德珍;;聚酰亚胺基电双稳态信息存储材料研究进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6 寇丽杰;李福山;郭太良;;碳纳米管制备蓝光石墨烯量子点及其在柔性有机存储器上的应用[J];发光学报;2014年05期
7 石庆良;徐建萍;王雪亮;王有为;姜立芳;朱明雪;洪源;李岚;;PbS纳米晶修饰的ZnO/PVP复合电双稳器件阻变机制[J];发光学报;2014年07期
8 杜帆;谢莉芳;于宏伟;白家兴;谢永荣;周中高;;系列2,7-二溴芴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9 王雪亮;徐建萍;石少波;张晓松;张旭光;赵相国;石鑫;李淑彬;李岚;;单层密集ZnO纳米棒阻变器件的导电机制[J];发光学报;2015年07期
10 张超超;尚杰;郝健;张文斌;冀正辉;刘钢;李润伟;;忆阻器在神经突触仿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5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磊;邱昱诚;阙居振;余安棣;陈文章;;新型半共轭聚酰亚胺系统于非挥发性有机场效电晶体型记忆体元件之应用[A];2014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Shafiq urRehman;嵌段聚酰亚胺薄膜与荧光性聚酰亚胺—纳米粒子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D];吉林大学;2013年
2 史慧芳;含磷光铱配合物的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孙会彬;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调控与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殷成蓉;位阻功能化的π-堆积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于建宁;基于荧光与磷光复合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6 蔡坤鹏;无机块体忆阻器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其电学性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7 汪宏;固体表面有机小分子组装及微纳米图案化[D];厦门大学;2014年
8 丁光柱;取向有序共轭聚合物纳米结构阵列的构筑与应用[D];苏州大学;2014年
9 胡振纲;硅纳米孔柱阵列的电子跃迁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10 颜志波;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阻开关行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跃腾;电阻式存储器特性测试仪及应用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谢俊娜;聚萘及聚芴类荧光微纳米球的制备与表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迟明明;基于小分子材料为电极界面修饰层的聚合物太阳电池[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翟志淳;溶液法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阳极界面层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王培山;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异质结设计及界面调控[D];南昌大学;2013年
6 刘高艳;含N/S杂环配体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王少伟;改性二氧化钛/PA6导电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8 韩远;基于有机聚合物电存储二极管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肖坚坚;基于含杂原子光电功能材料的有机电子器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张峰杰;PMMA:C_(60)有机电双稳态器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存储器、锁存器[J];电子科技文摘;1999年08期
2 蔡刚;杨海钢;;嵌入式可编程存储器设计中的“选择性寄存”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11期
3 顾晶晶;陈琳;徐岩;孙清清;丁士进;张卫;;NiO_x阻变存储器性能增强方法及相关机理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尹守峻;高修忠;何家喜;;一台32K×72位模块式存储器[J];电子计算机动态;1980年10期
5 黄征,庄弈琪;一种新型存储器件—磁电存储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4年04期
6 高宗义;一种新型存储器件—磁电存储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姚建楠,季科夫,吴金,黄晶生,刘凡;基于SRAM高速灵敏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J];电子器件;2005年03期
8 刘欣;姬濯宇;刘明;商立伟;李冬梅;代月花;;有机非挥发性存储器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1年27期
9 孙劲鹏,王太宏;单电子存储器[J];微纳电子技术;2002年08期
10 关志光;通信存储器:通信系统性能的要害[J];电子产品世界;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远江;王达;胡瑜;李晓维;;基于内容可寻址存储器的存储器内建自修复方法[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重庆 叶兆利;检修读碟出错机的教训[N];电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姜丹丹;硅纳米晶存储器可靠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陈超;新型阻变存储器材料及其电阻转变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李颖_";基于二元金属氧化物阻变存储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凌云;用于相变存储器的硫系化合物及器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金林;电荷俘获型存储器阻挡层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杨金;非挥发性阻变存储器阻变机理及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7 谢宏伟;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阻变存储器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8 章闻奇;几种微电子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汤振杰;纳米晶及纳米叠层基电荷俘获型存储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焱;水下航行器中多通道采编存储器的研制[D];中北大学;2015年
2 顾晶晶;金属氧化物阻变存储器性能提升的方法和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曾叶娟;分立电荷俘获型存储器模拟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邰强;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的性能及表征方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郭姣姣;基于氧化铪的阻变存储器性能及机理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武长强;基于TiO_2柔性阻变存储器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7 章征海;相变混合存储器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唐立;基于阻性存储器高密度应用的工艺解决方案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尹文;基于Ga-SbTe的高性能相变存储器的设计与仿真[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杨龙康;基于二元氧化物阻变存储器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82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582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