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属相变存储器CRAM的存储元结构设计及优化
【图文】:
一种改进方法是减小加热层与相变层的接触面积l川[39]。丫H.Ha等人设计了一种边缘接触型结构,将下电极由垂直改为水平,,通过减小接触面积来达到减小写电流的目的(如图3一2)。发生相变的区域 (Progr~ablevolume)位于底电极(BE)侧面的边缘位置,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大大减小了底电极与相变层GST的接触面积,增大了电流密度,从而可以获得相对较小的操作电流;另一方面,聚集了大量热能的相变区域远离底电极、顶电极(TEC)和金属线(MO、MI)这些作为热沉材料的区域,从而使热量能更有效地被利用于GST的结构相变,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在所公布的数据中,该结构下的CRAM具有最好的性能,脉冲宽度为30ns
第三种设计方法是分离法。即将电流和热流的途径进行分割的方法。P.H如ngBolivar等人设计的“I”型存储单元结构中将电极进行分离,热扩散和电流扩散经过不同的通道[’l](如图3一4)。基本思想是:传统结构中元件的电流通过的面积不可避免地被限制为FZ(F为最小的印刷工艺特征尺寸),由于CMOS的驱动,因此需要较大的电流。而且在传统的垂直结构中相变区域与金属的直接接触会在工作过程中造成较大的热扩散。而在“1”型结构中,电流从侧面流入相变层,这样电流的限制区域面积就会极大地减小为Fxt(t为相变层的厚度)。另外,相变区域是由相变材料自身的尺寸来决定的,该结构中的热扩散比传统结构下的热扩散少,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相变所需的写电流。而且在编程区域下方还有一个独立的热沉层来调整热扩散。这种结构下,CRAM的set电流减小到3.3必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P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宏潇;陈后鹏;宋志棠;刘波;;一种适用于相变存储器的低噪声时钟发生器[J];微电子学;2011年04期
2 ;相变蓄热材料可有效提高温室的蓄热保温能力[J];科技传播;2011年15期
3 薛馨;;利用相变储能储存发电厂尾部烟气余热设计[J];科技传播;2011年15期
4 翟亚涛;;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应用技术进展[J];科技传播;2011年1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广;黄红军;米伟娟;王晓梅;;聚乙二醇6000-纤维素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2 余荣升;晏华;王大伟;;相变材料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堆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吕汪敏;武卫东;;复合有机相变蓄能材料的研究进展[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志祥;陈涛;张红瑞;王磊;;制冷系统热回收装置相变材料的分析研究[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杜雁霞;贾代勇;杨同球;;相变材料蓄冷系统的经济性评价[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1)[C];2004年
6 庄春龙;邓安仲;李利民;吴祥生;李胜波;;新型相变地板采暖房间温度分布测试研究[A];2007年西南地区暖通空调及热能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黎涛;冯自平;宋文吉;黄冲;何世辉;;氯化钠反复相变后的性能变化[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徐仁崇;;相变储能混凝土制备的前期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关平;周翔;李俊;朱颖心;;医用相变降温服人体热舒适性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文集[C];2004年
10 种净植;杨小凤;庄春龙;邓仲安;;冬季工况下定形相变材料的热特性实验研究[A];2007年西南地区暖通空调及热能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青 刘朝辉 宋长友;相变材料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的应用[N];中国建设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云佳;太阳能相变材料新应用[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3 酒业;德国发明智能饮料杯可控温啤酒[N];中国包装报;2009年
4 北京巨龙博方科学技术研究院 韩晋民;调温纤维的开发与应用[N];中国纺织报;2008年
5 徐忠;恒温服研发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纺织报;2005年
6 记者 王丽英 通讯员 武晓东;天津工大医用恒温服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纺织报;2005年
7 张迈建;科技与时尚握手[N];中国纺织报;2007年
8 火昱;节能新品自调温相变蓄能墙材问世[N];中国建材报;2005年
9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胡敏;没有空调,房子也能自我调控温度[N];宁波日报;2011年
10 付烁;智能调温纤维改善“衣内微气候”[N];中国纺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石蜡类相变材料的设计及其热物性与阻燃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周祥发;热控相变材料熔渗纳米多孔陶瓷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兰孝征;凝胶化、微胶囊化低温相变储能材料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4 张梅;聚乙二醇/聚乙烯醇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胤;用于相变存储器的Sb-Te基和Sb基相变材料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饶宇;相变材料微胶囊悬浮液在矩形小通道内流动传热的实验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韩志涛;空气源热泵常规除霜与蓄能除霜特性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李伟;管外与球体内相变蓄热问题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王胜林;高温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孔巧玲;利用海洋温差能的水下热滑翔机相变过程和动力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瑞;空调废热回收热泵关键技术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2 祝译;PEG体系相变储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朱圆圆;相变储能石膏板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玉玲;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及性能[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武世伟;相变热红外隐身及复合控温涂层[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黎;储能式黑液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7 樊耀峰;相变材料纳微胶囊的制备、耐热性能和过冷现象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8 付江辉;有机蓄热相变材料的热化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9 薛永丽;膨润土基纳米复合PCM制备及其建筑节能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振宇;聚醚型定形相变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96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59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