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CoFe基垂直磁各向异性合金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01:13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存储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记录密度和读写速度,降低功耗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中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基于垂直磁隧道结(Magnetic Tunnelling Junction,MTJ)的磁性随机存储器(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具有存储密度大、读写速度快和功耗低等优点而有望成为新一代通用存储器。Co_2FeAl(CFA)和GdFeCo两种软磁薄膜具有大的垂直磁各向异性。另外,CFA合金薄膜有着高的自旋极化率和低的阻尼因子,GdFeCo薄膜可实现在皮秒到飞秒级别的超快磁化翻转,因此它们被广泛应用于MRAM中。CFA和GdFeCo是制备垂直磁隧道结的热门材料,因此研究它们的垂直磁各向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就CFA和GdFeCo两种垂直磁各向异性合金薄膜的制备及磁、光、电与结构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分别在32 W和13 W功率下制备了25 nm厚的CFA合金薄膜,并进行了退火处理。研究了溅射功率和退火温度对CFA薄膜磁与结构特性的影响。高功率下制备的沉积态薄膜就具有强磁性,同时也具有单轴磁各向异性;而对应的低功率下制备的沉积态薄膜则呈现出弱磁性。300℃退火后出现单轴磁各向异性;700℃退火后,所有的薄膜均表现为磁各向同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矫顽力变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的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薄膜的晶粒尺寸增大,从而导致晶粒间磁耦合作用增强,这与薄膜的磁特性结果相一致。其次,在Pd/CFA/MgO结构中实现了易轴垂直于膜面。制备了一系列Pd/CFA/MgO结构薄膜,并在200-450℃进行真空退火。系统地研究了退火温度、磁性层厚度、Pd/CFA和CFA/MgO界面对薄膜垂直磁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d/CFA/MgO结构薄膜经250-400℃退火后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在300-350℃退火下薄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最佳,并且观察到垂直CFA厚度范围为3-5 nm,有效磁各向异性常数可达到2×10~6 erg/cm~3。另外研究发现Pd/CFA和CFA/MgO界面都对薄膜的垂直磁各向异性具有正贡献。最后,采用镶嵌靶技术,在不同直流溅射功率下制备了一系列厚度为100 nm的GdFeCo薄膜。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大,GdFeCo薄膜的易轴从水平方向变成垂直方向,然后再变成水平方向。这是由于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加,Gd的含量增加所导致的。为了研究薄膜的热稳定性,在不同温度下对富Gd的GdFeCo薄膜进行真空热处理,测量了薄膜的磁电和磁光特性,200℃下退火的薄膜还保持着富Gd的垂直,表明制备的薄膜有好的热稳定性。另外,我们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厚度更薄的GdFeCo薄膜,同样实现了GdFeCo薄膜磁特性的可调。
【图文】:

垂直磁记录,磁记录


第 1 章 绪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存储的信息量迅速增长。面对信息存储,研究者们不断地寻找新方法来提高信息存储密度。目前,高密度存储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磁记录存储、相变存储和半导体存储等。因为磁记录存储容量大,性价比和稳定性高,所以现在应用最广泛的是磁记录存储[1-2]。磁记录存储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致力于薄膜磁头的开发和真空溅射技术的改进。第二阶段则主要是巨磁电阻(GiantMagnetoresistance, GMR)效应的应用,使得磁记录密度在上世纪 90 年代得到快速增长。上世纪 80 年代末,德国的 Grünberg 研究组[3]和法国的 Fert 研究组[4]分别在 Fe/Cr 多层膜中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值得提及的是他们因此共同获得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随后 IBM 公司成功研制出基于 GMR 效应的磁头,将存储密度提高到 10 G bit/in2[5]。

垂直磁记录,磁记录,示意图,晶粒数


小记录位的尺寸:减少每一个记录位内的晶粒数和减小晶粒尺寸。一方面,信噪比正比于 N1/2(N 为每一记录位中的晶粒数),所以为保障一定的信噪比,每一单元中要有足够数量的晶粒。另一方面,晶粒体积的减小受超顺磁效应的限制。晶粒尺寸越小,其具备的能量就越小,分子的热扰动就能破坏它的磁性,这种现象就是超顺磁效应[8]。研究者们用晶粒的弛豫时间 τ 来表征热稳定性[9],τ由公式 1.1 决定:9B=10 exp(K V / k T) μτ (1.1)式中 Kμ为磁各向异性常数,V 为晶粒的体积。从式中可以发现为了保证介质中晶粒磁化状态的稳定,应保持较高的 KμV 值。但是 Kμ值的增加受磁写入能力的限制,因此 V 不能太小。综上所述,记录位单元内的晶粒数不能太少,,晶粒尺寸又不能太小。虽然使用具有更高磁各向异性常数 Kμ的介质可以提高热稳定性,但是又为磁写入带来困难。因此,提高磁记录密度陷入了 SNR、热稳定性和磁头写入能力三者无法兼顾的困境。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132.27;TB383.2;TP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涛;刘毅;朱正勇;钟汇才;朱开贵;苟成玲;;Mo覆盖层对MgO/CoFeB/Mo结构磁各向异性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5年24期

2 陆一帆;姜建伟;张晓磊;楼柿涛;金庆原;;TbFeCo薄膜激光诱导超快自旋动力学的成分比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3 徐初东;翁嘉文;谭穗妍;;超高记录密度GdFeCo磁光材料超高速磁存储技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09期

4 陈志峰;方晓惠;徐毅;吴羽;;激光辅助跨越补偿点磁化反转动力学的实验测量[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5 韩秀峰;刘厚方;张佳;师大伟;刘东屏;丰家峰;魏红祥;王守国;詹文山;;新型磁性隧道结材料及其隧穿磁电阻效应[J];中国材料进展;2013年06期

6 倪经;周俊;杨陆;黄豹;;自旋电子学及其器件[J];真空电子技术;2013年02期

7 吴波;杨秀德;张颂;;Co基Heusler合金:磁性、半金属性,sp元素掺杂及在磁隧道结中的应用和发展[J];材料导报;2012年21期

8 侯毅;;磁存储技术的研究[J];硅谷;2012年09期

9 郑晨溪;;磁存储技术[J];信息系统工程;2012年04期

10 陈闽江;邱彩玉;孙连峰;王光儒;;自旋电子学与自旋电子器件[J];物理教学;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范小龙;刘青芳;薛德胜;;FeCoZr软磁薄膜的面内单轴各向异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轩;垂直磁异质结构中自旋力矩相关的磁电输运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2 黄婷;磁隧道结中CoFe基自旋极化薄膜的磁性及自旋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李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对Co基Heusler合金磁电阻结界面特征及电子自旋极化输运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张丽;磁隧道结模型及自旋转移力矩磁随机存储器设计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张璐然;高密度磁记录用磁性薄膜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张森;电场对铁磁/铁电异质结构磁性及输运性质调控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7 刘曦;超高密度磁记录磁头用薄膜材料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李正华;超高密度磁记录用硬盘核心磁性器件的微磁学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9 李震;光磁混合记录介质物性表征和测量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付花睿;Pd/Heulser合金(Co_2FeAl_(0.5)Si_(0.5),Co_2MnSi)/MgO薄膜垂直磁各向异性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苏皓;多通道STT-MRAM存储单元结构以及电流驱动磁畴壁移动的微磁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蔡志义;Co_2FeAl基薄膜的制备及微波软磁特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11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611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c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