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媒体双发射处理器的设计研究
【图文】:
1.2.2高度可配置的嵌入式处理器Tensilicalniemational是目前可配置嵌入式处理器IP核的主要提供商。xtensa[l5]系列处理器作为其代表性产品,是面向嵌入式soC(system-on一ChiP)应用的可配置,可扩展以及可综合的处理器软核。Xtensa处理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使处理器具有灵活的可配置性从而使得系统集成设计师能够根据不同的Soc应用定制不同的系统。Xtensa处理器可在其基本微结构上定制特殊的指令、不同容量和结构的存储子系统、处理器外围接口部件以及能够成倍提高特定应用程序执行效率的硬件执行单元,图l一3显示Xtensa处理器的可配置结构。最新的xtensa7采用5级流水线的基本微结构,在TsMCO,13林m高密度单元库下达到350MHz。与ARC处理器根据用户需求人工裁减和修改处理器微结构的方式不同,用户可以根据Tensilica提供的xP既5ComPi!er分析c/c一算法,,xP既s根据特定算法给出建议的配置选项。同时介nsiliea提供专用的TIE(TensilieaInsn刀ctionExtension)语言和XtensaProeessorGenerator软件工具,能够自动生成定制的处理器微结构,以及配套的软件环境包括实时操作系统、交叉编译器、仿真器等。
1.2.5多线程扩展的嵌入式处理器多线程处理器的目的是减少长延迟操作对处理器效率的影响,例如减少缓存缺失和执行时间长的指令对处理器效率的影响。多线程处理器通常为每个线程维护独立的程序计数器(Progn”nCounter)和寄存器。细粒度多线程处理器每周期切换一次线程,而粗粒度多线程每隔一定时间(TS,Time一slice)或者遇到长等待事件(SoE,Switch一on一Event)才切换一次线程。同时多线程(sMT,simultaneousMultithreading)由Eggers等人[25]提出,在一个周期发射多个线程的多条指令并发执行,理论上允许发射任何活动线程的指令组合来提高发射槽和执行部件的利用率。MIT提出的Alewife价61处理器是Ts驱动的粗粒度多线程处理器。而Intel将sMT技术应用于Pentium4处理器,并称之为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价刀。超线程技术以5%的面积代价获得超过15%.27%的性能增长。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P368.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新栋;唐志强;涂时亮;;Perceptron-Based分支预测SimpleScalar中的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年01期
2 李芸;孙华;;开口共振环型球状变形器的设计与模拟[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3 陈智勇;;超标量处理器的转移预测方案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11期
4 李国锋;王翔;何冀军;朱学林;黄文浩;;微细电铸电流密度的有限元分析[J];微细加工技术;2007年06期
5 温树林;仿生材料微结构设计与高分辨电子显微学[J];电子显微学报;2002年05期
6 李红兵;尚利宏;周密;金惠华;;一种用于容错处理器的指令复制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0年05期
7 李红兵;尚利宏;周密;金惠华;;一种检测程序控制流故障的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16期
8 赵学秘;王志英;岳虹;陆洪毅;;传输触发体系结构指导下的ASIP自动生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6年10期
9 王锡明;王军军;周嘉;;多层薄膜微结构热应力计算[J];微细加工技术;2007年02期
10 傅忠传;高洋;李东;张泽旭;崔平远;李馨梅;;Metric多核子方法划分编译算法设计与实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云峰;董景新;;微机械梳齿式加速度计结构设计的系统考虑[A];2003年惯性仪表与元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益小苏;;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微结构增韧的材料学理论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温树林;;仿生材料微结构设计与高分辨电子显微学[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何嘉松;;含液晶聚合物的填充聚合物体系:从微结构设计到应用流学[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王宪良;周飞;张振夫;云乃彰;陈建宁;王晓雷;;钛合金表面微结构在水润滑中摩擦特性研究[A];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远东;尹益辉;胡文军;;周期性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7 薛晨阳;菅傲群;熊继军;张文栋;刘鑫;;基于拉曼光谱的微结构应力分析系统[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自强;;微尺度塑性理论和应用[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戴嘉维;胡祖光;祝新发;陈练;李戈扬;;反应溅射Ti-Si-N纳米晶复合薄膜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徐胜利;牛斌;程耿东;;材料设计的晶核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莉 赵雪;“种”出美丽晶体[N];科技日报;2004年
2 ;不断创新 塑造“锐彩”世界[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金振蓉;973计划:为发展提供科学支撑[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灿;注塑微结构复制性能及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唐爱东;不同构型锂锰氧固溶体的合成机制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曹先凡;带隙材料与特定性能材料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景涛;膜微结构调控与质子传递过程强化[D];天津大学;2012年
5 吴勃;金属仿生功能微结构的激光制备与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6 李家文;生物结构色机理及仿生构色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周莉;RISC/DSP处理器的结构、微结构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梅玉林;拓扑优化的水平集方法及其在刚性结构、柔性机构和材料设计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俞国军;基于DSPs的媒体处理系统芯片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刘江疆;基于微通道内表面张力控制和驱动的分析新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国范;异质媒体双发射处理器的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宇;基于函数动态重用的处理器性能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王星;媒体数字信号处理器MediaDSP6410微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陈丹;液态复合材料模塑成型工艺的渗透率拓扑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宪良;钛合金表面微结构的微细加工及水溶液摩擦学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于大国;球面销磨削设备研制及球面摩擦接触机理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周兰;ABAQUS二次开发技术在编织型材料微结构设计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明燕;微结构光学元件的设计与数值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9 陶琳;微流控芯片超声波键合能量引导微结构设计与工艺[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彭约钧;表面微结构在大气和水环境下的摩擦学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5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61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