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Internet嵌入式虚拟仪表应用平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17:15
【摘要】:在测量测控领域,随着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仪表技术的快速发展,仪器仪表朝着微型化、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种顺应信息化进程的Internet嵌入式虚拟仪表的实用化研究成为国内外仪器仪表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Internet嵌入式虚拟仪表“应用平台”模型研究,介绍了应用平台样机的构成,详细阐述了应用平台的组成及其在软、硬件结构上的设计标准。在本课题中进行“应用平台”样机的研制,为自主研发各种Internet嵌入式虚拟仪表提供一个应用开发基本环境和有效模式,给不同用户二次开发Internet嵌入式虚拟仪表带来极大方便。 研发Internet嵌入式虚拟仪表应用平台体现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具体进行了以下研究: ⑴利用构件化和模块化思想建立起Internet嵌入式虚拟仪表应用平台的概念,重点分析应用平台的组成、标准化设计以及样机模型的构建。 ⑵以应用平台为基础,研制了Internet嵌入式虚拟仪表样机: ①应用平台硬件设计。根据应用平台样机模型,对硬件结构、仪表功能构件、硬件接口等进行了研制,设计出符合课题需求的样机硬件系统。 ②应用平台固件库的开发。针对样机具有Internet嵌入式虚拟仪表的特点,在构建MCU固件库当中,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Internet上测控信号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固件研究及其设计;二是复杂的TCP/IP协议栈的简化。 ③应用平台控制台操作系统平台的搭建。主要从节省系统的存储器空间考虑,定制快速、简洁、高效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④虚拟仪表组件的开发。以应用平台为基础,重点分析网络通信模块的设计,并实现基于Windows CE的LabVIEW虚拟仪表组件的开发。
【图文】:

时序图,写操作,时序,写命令


LCM103DATA89C2051P3.750K图 3-6 显示模块与微控制器连接示意图现场用户模板主要用到 LCM103 的写命令和写数据功能,表 3-4 是 LCM103的写命令/数据的格式定义,当需要对显示屏操作时,可以根据格式定义调用LCM103 内部固化的命令代码和显示 RAM 对应笔划。表 3-4 LCM103 写命令/数据格式高 3 位(模式) 低位(代码或数据)写命令(12 位) 1 0 0 C7 C6 C5 C4 C3 C2 C1 C0(命令代码) 0写数据(13 位) 1 0 1 0 A4 A3 A2 A1 A0(RAM 地址) D0 D1 D2 0(数据)写控制命令只是在 LCM103 初始化的时候要用到,初始化完毕后,,可以向屏幕输出数据,具体过程是:首先置片选为低,然后串行写入对应笔划地址、串行写入对应笔划数据,最后置片选为高。若要再次输出数据,需要重复以上过程。写操作的时序如图 3-7 所示。

电路图,液晶显示接口,电路,串口


图 3-11 液晶显示接口电路试及下载接口电路试和镜像文件的下载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不可或缺的环节,B Device 端口作为系统调试和下载的接口。串口使用了 MA展出的 3 个串口都可作为调试串口,一般用于 Bootloader进行系统镜像下载和操作系统中驱动、应用程序等的调试。是控制台串口硬件电路和 USB Device 接口电路。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P368.1;TP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榆青;RS-422/485接口在多机通讯中的应用[J];船舶;1998年06期

2 徐萍;卿粼波;李金平;何小海;;基于ARM的温度采集与以太网传输系统的设计[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徐健;周杏鹏;;嵌入式系统基于RTL8019AS的以太网接入设计[J];电测与仪表;2006年06期

4 廖红华;黄鹏;胡筱婧;;智能化仪器仪表技术发展综述[J];电工技术;2007年01期

5 陈伟彬 ,李超 ,凌志浩 ,吴勤勤;仪器仪表技术的新进展[J];电气时代;2004年09期

6 林永君;金理鹏;杨照芬;罗兴宇;;基于一种智能前端的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的实现[J];电网技术;2006年S2期

7 王计元;陆静;;嵌入式Internet技术研究与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葛永明,林继宝;嵌入式系统以太网接口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2年03期

9 袁学文,庞辉,肖文华;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的工作原理及应用[J];电子质量;2003年05期

10 张毅刚;;虚拟仪器技术介绍[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6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评点人 胡立彪;[N];中国质量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升;基于8位MCU的嵌入式Internet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2004年

2 张海平;嵌入式Internet技术在控制网络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刘博;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赵洪宇;基于TCP/IP协议的嵌入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李瑛达;车载导航系统的硬件设计与WinCE系统内核定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张自明;基于WinCE的嵌入式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景德伟;智能家电软件构件化开发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秦惠军;基于IP时间戳选项的网络测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9 陈亮亮;基于构件的虚拟仪器开发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唐春军;基于ARM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65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665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e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