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接口实验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图文】:
图 2-6 并行与串行通讯示意图除 PCI 总线接口外,本文所涉及到的接口电路主要有串行接口 RS-232 和 RS-485,可编程接口 8251,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8253,,可编程并行接口 8255,增强型并行接口 EPP 等,以下简单介绍。1. 串行通信接口 RS-232 和 RS-485[06]目前 RS-232 是 PC 机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RS-232 被定义为一种在行通信中增加通信距离的单端标准。RS-232 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信。典型的号在正负电平之间摆动,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驱动器输出正电平在+5~+15V,负电平在-5平。当无数据传输时,线上为 TTL,从开始传送数据到结束,线上电平从 TTL 电平到 RS-232回 TTL 电平。接收器典型的工作电平在+3~+12V 与-3~-12V。RS-232 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设备)通信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 3~7kΩ。由于 RS-232 发送电平与接收电平的差仅为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 15 米,标达 20kb/s。为扩展应用范围,EIA 在 RS-422 的基础上制定了 RS-485 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至上千米时,广泛采用 RS-485 收发器。RS-485 收发器采用平衡发送收,即在发送端,驱动器将 TTL 电平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输出;在接收端,接收器将差分信号电平,因此具有较强的抑制共模干扰能力,加上接收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检测低达 200m故数据传输可达千米以外。RS-485 许多电气规定与 RS-422 相仿,如都采用平衡传输方式、都需要在传输线上接终结RS-485 可以采用二线与四线方式,二线制可实现真正的多点双向通信。而采用四线连接时,
多谐振荡器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P33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孟树;基于EDA技术的现代数字系统设计[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石焕玉,孙志雄;高职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践与体会[J];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HP领跑EDA——HP“Linux环境与EDA技术应用研讨会”来到中国[J];有线电视技术;2004年07期
4 江冰;EDA技术的发展[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4年02期
5 马俊兴,吕宽州;EDA技术的应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EDA技术中心[J];半导体技术;2003年03期
7 赖昭胜,管立新;EDA技术与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整合[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魏青;;EDA在《数字电子技术》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9 肖跃龙;欣欣向荣的EDA技术[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5年05期
10 郭建萍;浅淡EDA技术在舰船动力监控产品开发中的应用[J];船舶;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建平;汪富贵;陆纲;;TVJ微机接口实验开发系统[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2 丁文霞;王浩;;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与EDA技术[A];第十五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田慕琴;宋建成;陈惠英;渠云田;;论EDA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白晓薇;王彦瑜;陈红燕;;基于微机的数据获取系统软件设计[A];第9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殷庆纵;;《EDA技术》精品课程建设[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杨春玲;朱敏;张晓华;;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基地建设及优秀人才的培养[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杨春玲;朱敏;;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改革与实践[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平;李少林;谭刚林;;智能家居照明系统设计[A];高精度几何量光电测量与校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郑海燕;吴为团;杨炳恒;杨彦明;;微机接口课程的虚拟实验室建设与应用[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张桂青;冯涛;王建华;张杭;郑士泉;;EDA技术在数字保护继电器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智能化电器及应用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 XUSA;小病不求医[N];电脑报;2002年
2 梁红兵;北京IC设计园:“芯”星升起的地方[N];中国电子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任爱青、赵艳秋、曾铭;专家点评IC热点 老总纵论企业方略[N];中国电子报;2003年
4 王辉东 成焕卿;刘鹏攀登人生最耀眼[N];科技日报;2002年
5 刘铭杰;为就业 大三开始“起跳”[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6 赵艳秋;ICC:新模式促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4年
7 ;启动京城“中国芯”[N];中国电子报;2005年
8 ;趁热批发[N];科技日报;2005年
9 ;西安基地:营造西部IC设计乐园[N];中国电子报;2002年
10 何小明;EDA设计将走向何方?[N];中国电子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涛;微机接口实验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2 朱刚;微机接口虚拟实验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王青;微机接口网上虚拟实验室的研究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彭友花;FPGA技术在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5 王建伟;数控纸质海图通告自动改正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6 张永艳;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及用VHDL语言编程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李远红;基于PCI总线微机接口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谭会生;数字图像并行处理的VLSI实现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邹国平;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虚拟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杨瑛洁;微机与单片机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71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67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