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SiN_x阻变器件的氮离子储蓄区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15:31
【摘要】:近年来,RRAM器件作为下一代非易失存储器应用的主要候选者已经被广泛地研究。其中基于SiN_x薄膜的RRAM器件凭借超低功耗、高速度、高集成度和与CMOS技术兼容等优势已经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但是对其研究主要还处在机理分析和提升性能的阶段,器件导电细丝的形成与断裂过程还没有明确定论。氮离子储蓄区模型基于氮离子的电化学特性有效地解释了器件的导电过程,本文从金属电极角度出发,研究金属电极对氮离子储蓄区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索SiN_xRRAM器件的导电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金属顶电极种类对氮离子储蓄区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三种(Ta/SiN_x/Pt、Mo/SiN_x/Pt和Ag/SiN_x/Pt)器件的阻变特性和导电机制,进而构建氮离子储蓄区导电模型。Ta电极与Ag电极器件表现出稳定地双极型开关特性,而Mo电极器件的阻变特性相对较差。Ag电极器件的导电沟道主要与金属阳离子有关,Ta和Mo电极器件的导电沟道与Si悬挂键和氮离子相关,氮离子储蓄区模型适用于导电沟道与氮离子有关的器件。由于Ta电极相比Mo电极活性更强,吸附氮的能力也更强,所以Ta电极器件具有更大的氮离子储蓄区,显出更稳定的阻变特性。因此,金属电极的氮离子储蓄区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器件的阻变特性,通过使用活性更强的电极可以改善氮离子储蓄区的大小,获得性能更好地器件。2、金属顶电极厚度对氮离子储蓄区的影响。研究两种厚度顶电极(薄电极:8nm、10nm、15nm,厚电极:30nm、40nm、50nm)Ta/SiN_x/Pt器件的阻变特性,厚电极器件具有稳定的双极性开关特性,耐受性和保持特性很好;薄电极器件的阻变特性极不稳定,SET电压、开关窗口随机浮动。通过XRD和AFM分析发现器件电极的晶体结构与薄膜粗糙度并未因厚度改变而明显变化,因此将这种差异归因于氮离子储蓄区的不同。当器件顶电极厚度很薄时,限制了氮离子储蓄区的大小,氮离子在储蓄区处于一种拥挤与不稳定地状态,这导致了沟道形成与断裂更加不稳定,表现出不稳定的阻变特性。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调整金属电极的厚度可以改变氮离子储蓄区的大小。因此通过调整金属电极种类与厚度,都可以调整氮离子储蓄区的状态,从而达到改善器件阻变特性的目的。
【图文】:

截面图,截面图,器件,结构示意图


的实际截面图。在上下电极施加一定的扫描电压,中间阻变材料的电阻在高阻和低阻两个阻态之间切换,从而实现“0”和“1”的存储。图1.5 典型阻变器件(a)结构示意图(b)截面图阻变存储器依赖于阻变材料的电阻转换效应,自问世以来就不断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密切关注。1976 年 Verderber 和 Simmons 最先发现 SiO 材料的阻变效应[9]。当时由于制备薄膜材料工艺的限制,加上当时 Flash 存储器迅猛发展,阻变存

二元氧化物,元素


转换机制和提高单个器件的性能上,具体哪一种材料更具有优势,哪一种材料可以提高器件各方面的性能都有待研究。图2.3 二元氧化物可作为阻变材料的元素2.2.2 钙钛矿氧化物钙钛矿氧化物是最早用于阻变器件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早期代表的材料有:Pr0.7Ca0.3MnO3(PCMO)、La1-xSrxMnO3(LSMO)[25,26]等。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日本夏普公司是研究这些材料的典型代表。研究发现这种材料具有双极阻变特性,在施加相反极性电压时,电阻可在高低阻态之间来回切换。同属该类材料还有一些三元氧化物:SrZrCb、SrTiO3、BaTiO3和 LiNbO3等,,IBM 公司是研究这些材料的主要代表,他们基于 SrTiO3制作的 RRAM 具有稳定的双极型开关特性,而且具有多值存储的特性。2.2.3 固态电解质材料基于固态电解质材料的 RRAM 是通过金属离子在薄膜中发生电化学反应来控制导电细丝的形成与熔断,从而控制电阻状态的改变。目前报道比较多的是掺入 Cu 或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33;TN3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焕中,赵传国,吴景升,靳九成,朱正华,王柏林,罗应明;氮离子重叠注强化轴承钢[J];轴承;1987年02期

2 韩建伟,余增亮;低能氮离子与水的化学合成作用[J];物理化学学报;1998年08期

3 汪德志,张海龙,郑振华,杨斌,黄宁康;注入氮离子的钨合金相结构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4 韩建伟,王相勤,余增亮;低能氮离子对苯甲酸钠溶液的化学改性[J];化学学报;1999年05期

5 王圣杰;张明军;王飞腾;李忠勤;李亚举;;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表层雪中含氮离子季节变化特征[J];环境化学;2011年08期

6 于靖怡;云锦凤;解继红;吴淑珍;杨凯;;氮离子束对鹅观草属植物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7 ;往铁薄膜注入氮离子合成Fe_(16)N_2[J];金属功能材料;1997年02期

8 梁峥嵘;韩栋伟;;氮离子溅射对钛合金表面细菌黏附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09期

9 王圣杰;张明军;王飞腾;李忠勤;张晓宇;;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雪-冰界面含氮离子迁移研究[J];地球学报;2011年06期

10 吕树国;刘常升;张罡;李玉海;毕监智;金光;;氮离子束轰击W18Cr4V高速钢的表面效应[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旭;代西梅;黄群策;秦广雍;;低能氮离子对水稻有丝分裂的影响[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2 王金斌;李志锋;钟红梅;陆卫;;氮离子和锰离子注入ZnO的Raman光谱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郑雅楠;段玉玺;陈立杰;孙晶双;;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对含氮离子及化合物适应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国平;黄群策;代西梅;谢慧波;胡秀明;;氮离子束、紫外线和γ射线辐照诱发黑松花粉生物学效应的比较研究[A];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姜慧萍;郑群雄;;二甲基亚硝胺在体内的代谢[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胡博文;赵炯鹏;杨乾;肖灿;卜显和;;三维多孔叠氮镍化合物的结构及磁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晶体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王艳琴;高恩庆;;氰酸根-羧酸根混桥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磁性[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鲁润龙;;氨离子束对细胞遗传物质作用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9 王秀腾;王哲明;高松;;通过Demko-Sharpless反应构筑一维分子基磁体[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晶体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日科学家称月球上存在地球早期物质[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真斐;SiN_x阻变器件的氮离子储蓄区调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鲍月英;氮离子束辐照甜高粱诱变效应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靖怡;氮离子束对两种鹅观草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岳玉琛;碳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工艺及其氮离子束轰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利珍;秋水仙素和氮离子对蒙古黄芪多倍体诱导的影响及其适应机理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叶政伟;1Cr18Ni9Ti不锈钢带电粒子辐照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圣杰;中国天山冰川积累区雪冰中含氮离子的演化过程与空间分布特征[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4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704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