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基于可穿戴计算的现场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7-12 19:26
【摘要】: 可穿戴计算机(Wearable computer)是一类微型或超微型、可穿戴、人机“最佳结合与协同”的新概念个人移动计算(mobile computing)系统。近年来可穿戴计算已经成为了国内外一个研究的热点,可穿戴计算的研究不仅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本论文是可穿戴计算研究中心学科建设(可穿戴计算)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前期研究和部分工作,对穿戴计算传感系统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可穿戴计算机及微型传感单元(摄像头、麦克风、GPS等)构建的可穿戴传感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信息捕获及相关的技术支撑为研究内容,实现了一个基于可穿戴计算的现场信息捕获系统原型。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1.对本系统的软硬件环境进行需求分析,根据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设计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 2.采用相关技术实现了音视频信息捕获功能、图像信息捕获功能、位置信息捕获功能以及文本信息捕获功能。 3.因为可穿戴计算机的资源受限,系统对捕获后的信息进行了压缩处理,并通过信息的叠加融合提高了信息的直观性和有效性,最后实现了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以支持后续的相关任务。 4.最后对系统模型进行了相关测试,得出了初步的实验数据,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修改方法。 本系统可以辅助用户与周围环境信息进行实时交互,提高对用户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为可穿戴计算的应用研究和软件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P274.2;TP338.1
【图文】:

研究员,可穿戴计算机,相关研究,单兵


如图1-1)计划,其目的是研制一种以可穿戴计算机为核心数字化作战单兵系统,系统集单兵防护、单兵战斗武器和单兵通信器材于一身,它包括头盔、防弹服、单兵枪械、“三防”装备、计算机、电台等从头到脚的整体装备。“陆地勇士”系统装备的士兵无论在何种复杂情况下,特别是在一些机动重武器有时难以达到的特殊作战条件下获得准确的、直接的、不断更新的战场信息,

硬件体系结构,可穿戴计算机


针对可穿戴计算机各种不同应用需求,我们需要选择各种相应的传感器,根据上面所讨论的需求分析,本论文提出了一个可穿戴计算的现场信息捕获系统架构,本系统的硬件平台采用电子科技大学移动计算研究中心研制的可穿戴计算机样机 MCC-I 主机(x86 体系结构),可放在腰包、挎包或背心中,配有单手操作键盘(Twiddler2);外围配置了 MicroOptical SV-6 单目显示器,传感器设备包括:单目摄像头(视频捕获装置)、麦克风(语音装置)以及 GPS(位置传感装置)等。其硬件体系结构图如图 2-1

主板,可穿戴计算机,传感设备


图 2-2 x86 体系结构的主板使用的 x86 体系结构的主板,其 CPU 芯片号,频率为 800MHz,内存为 512MDDR,稳用来发展可穿戴计算机硬件平台。的现场信息捕获系统通过相关的传感器来支要捕获的现场信息需要我们选择了相应的可、麦克风、GPS 接收器等传感设备来支持可获。表现的内容非常直观,是我们在进行信息捕采用的视频捕获设备是罗技科技的 QiuckC 万像素的高解析度。然的交流方式,包含丰富的信息量。本系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琥;;视线跟踪技术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2 王霞英;王福明;孟廷豪;管敏杰;李红兰;;智能轮椅语音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3 袁莉;康佳昊;;基于多功能触笔的PC触摸屏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11年02期

4 吕列艳;胡泽;陈云生;高晓红;;直通道红外探测智能导盲器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11年03期

5 冯晓文;黄安祥;高申玉;叶培华;;导控系统人机界面合理化设计[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S1期

6 高俊云;丛树学;;灰色层次评估法在舰炮武器系统人机交互效能评估中的应用[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8期

7 荣雪宇;车忠根;;一款医用可穿戴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年07期

8 王雁;刘苏;;手持产品的人体工学设计[J];人类工效学;2011年02期

9 徐成;马翌伦;刘彦;;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实时交互的手势识别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7期

10 万晓飞;马维金;王觅蕤;;某火炮故障检测系统设计及精度问题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罗迈;;人机交互是网络课程的精髓[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万刚;李锋;;基于目标的视点控制算法研究[A];第二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6)——第2届中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06)论文集[C];2006年

3 王延江;袁保宗;;软件Agent及其在多功能感知系统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4 张昀;赵荣椿;赵歆波;周圆;郑江滨;;视线跟踪技术的2D和3D方法综述[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5 苗梅;Gerhard Weber;;推广可达性[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魏发远;邓克文;王峰军;陈新发;;复杂产品的电缆布局方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孙东礼;;人机交互水深自动编辑程序的开发[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丽萍;刘正捷;张海昕;陈军亮;夏季;;数字电视用户界面设计[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9 万刚;李锋;曹雪峰;於建峰;李科;;战场环境仿真中视点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践[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10 万建华;熊盛青;范正国;;人机交互反演方法在铁矿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大学移动与穿戴计算研究中心 陈东义 陈霸东 李珍妮;可穿戴计算机及其应用[N];计算机世界;2002年

2 戴国忠;人机交互进入第三代[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3 邹大斌;多点触控:进入人机交互新时代[N];计算机世界;2010年

4 本报记者 滕继濮;人机交互:理想境界还有多远?[N];科技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意轩;人机交互渐行渐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袁楚;人机交互进化论[N];电脑报;2010年

7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博士,微软雷德蒙研究院可视化及互动领域研究员 Desney Tan;人机交互 那些触手可及的梦想[N];电脑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朱文利;人机交互新时代[N];电脑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滕继濮;人机交互:技术为人服务[N];科技日报;2011年

10 詹姆斯·赫尔德:英特尔研究院院士、万亿级计算研究总监;重构计算机,改写人机交互[N];电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志奇;可穿戴计算机可用性的关键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廖峗;基于裸手的自然人机交互关键算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刘乐元;面向有限资源平台人机交互的人手检测与跟踪[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钱志勤;人机交互的演化设计方法及其在航天器舱布局方案设计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5 熊友军;基于增强现实的遥操作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程成;虚拟环境人机交互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2年

7 夏侯士戟;基于可穿戴计算的企业现场作业辅助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赵新灿;增强现实维修诱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王颖;基于人机交互仿真的驾驶次任务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10 孟庆梅;仿人头像机器人人工情感建模与实现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湘才;基于可穿戴计算的现场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湘才;基于可穿戴计算的现场信息捕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赵琪;100MHz数字存储示波器的软件设计——参数测量与人机交互功能的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吴明;信息产品的界面设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5 王文涛;基于虚拟手的人机交互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任振刚;基于SAPI引擎的语音交互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7 丁芳颐;分布交互式三维潜艇航行训练仿真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衣英楠;数字文档管理系统中知识检索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许连华;多视图GIS交互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陈坤;红外图像采集与图像分割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52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752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5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