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融合短信能力的即时消息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7-13 00:40
【摘要】: 即时消息业务、短信业务都属于消息业务。消息业务具有价格低廉,准实时的特点,这使得它成为下一代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业务类型。现有的即时消息系统主要应用于互联网领域,但在下一代网络业务融合的背景下,如何使得即时消息业务系统能够与传统电信网络中的短信业务互通,实现即时消息业务与短信业务的融合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论文基于对即时消息和短信业务特点和相关协议的分析,提出了扩展SIP协议消息和调整SIP即时消息信令流程的方法以应对即时消息和短信业务的差异,并给出了采用此方法融合了短信能力的即时消息服务器的设计和实现。在该服务器中引入了通用消息业务中间协议,屏蔽了即时消息协议(SIP)和短信业务协议(SMPP)的差异,并通过统一核心消息处理单元,将即时消息业务处理和短信业务处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既支持下一代网络中遵循SIP协议的即时消息的收发,也支持电信网络中遵循SMPP协议的短信的收发,并实现了两者之间的无缝互通。这也使得此网元成为下一代网络中实现互联网及电信网消息类业务融合的一个重要的网络组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P368.5
【图文】:

体系结构图,体系结构,接入层,接入手段


厂一、、l!尹,少SS了广l.wejl、图2一 1NGN体系结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特征是网络分层。一般认为,其层次结构可分为:接入层 (AeeessLayer)、传输层(肠 ansportLayer)、控制层 (eontrolLayer)和应用业务层 (NetworkservieeLayer)。(1)接入层其功能是提供灵活的接入手段,支持已有的用户接口,同时支持更先进的接

示意图,软交换,功能结构,接入层


厂一、、l!尹,少SS了广l.wejl、图2一 1NGN体系结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特征是网络分层。一般认为,其层次结构可分为:接入层 (AeeessLayer)、传输层(肠 ansportLayer)、控制层 (eontrolLayer)和应用业务层 (NetworkservieeLayer)。(1)接入层其功能是提供灵活的接入手段,支持已有的用户接口,同时支持更先进的接

短信系统,语音邮箱,消息,SMPP协议


V3.3O;后由SMPP开发者论坛将协议版本向前演进为V3.40,SMPPV3.40协议规范完全兼容GSM03.39协议标准。SMPP协议可以以TCP/IP或X.25作为底层通讯承载。3.13.2系统结构、功能概述通过SMPP,ESME(例如寻呼台、语音邮箱系统、股票交易业务处理平台等)能连接(Bind)或断连(UnBind)即时消息服务器,提交(Submit)短信或从即时消息服务器下发(Deliver)。此协议包含以下两部分[5]:*(协议)ESME到SMSC的消息*(协议)SMSC到扩展ESME的消息其中用户管理部分只适用于SMSC有用户数据库支持的情况SMSC和ESME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兴软交换不“软”[J];每周电脑报;2002年02期

2 韩秀娟;谢显中;;下一代网络NGN及其研究进展[J];通信技术;2007年12期

3 史雪梅;白春梅;;下一代网络(NGN)核心技术之一——软交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20期

4 屠红燕;;软交换技术浅谈[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14期

5 周遂敏;朱磊;石智远;;利用软交换技术实现通信站间的多媒体业务传输[J];河南电力;2008年01期

6 张新盛,郑建彬;基于软交换的IP视频会议技术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05年07期

7 张云勇;;中国联通长途及城域网中NGN技术的探索[J];移动通信;2007年09期

8 袁涛,彭月平;软交换及其网络互通应用方案[J];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11期

9 单洪涛;;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存储网络技术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06期

10 王志强,宋云霞,黄健青;软交换技术的定位与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小良;;新的NGN网络结构[A];200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静林;杨放春;;下一代网络中软交换互通协议的比较与适用性分析[A];200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廖菲;;软交换与现网的融合研究[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琦;;构建安全的下一代网络[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郑迪;邹华;杨放春;;下一代网络业务执行环境持久化的设计与实现[A];2004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姜国树;;NGN与ENGINE[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桂厚义;;下一代网络技术及其发展现状[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闫丹凤;杨放春;;下一代网络管理业务提供模型的多视点分析[A];2006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仲智刚;冯根宝;郁正庆;;面向下一代网络的网关接口芯片设计与实现[A];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文集[C];2006年

10 彭英;;下一代网络技术及其业务模型的探讨[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流金;下一代网络舞动多业务彩练[N];中国电子报;2007年

2 ;把握转型机遇重点研究下一代网络[N];人民邮电;2006年

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 王琦;构建安全的下一代网络[N];人民邮电;2006年

4 ;宽带世界需要各方共同建设[N];人民邮电;2007年

5 ;思科:SONA承诺升级下一代网络[N];网络世界;2007年

6 本报特约通讯员 游根杰 赵世卓;下一代网络正处于创新紧要关头[N];人民邮电;2009年

7 ;发展中国家下一代网络成关注重点[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刘晶;IMS渐成下一代网络主流方向[N];中国电子报;2005年

9 徐建华;“下一代网络”标准制定提速[N];中国质量报;2007年

10 周源;思科展示下一代网络[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朝霞;基于生物网络的下一代网络电信业务平台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苟先太;下一代网络中支持多媒体通信任务的多代理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魏薇;基于免疫原理在线检测和解决下一代网络业务冲突方法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4 闫丹凤;下一代网络业务管理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5 田春长;下一代网络中的功率控制和功率分配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罗仕漳;NGN核心业务平台及IMS保留状态代理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7 林娜;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8 韩熠;下一代网络中铁路专用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6年

9 吴甜;下一代网络统一服务提供平台和服务发现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双锴;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能力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恒;软交换中SIP用户代理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刘贯威;基于软交换的一号通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3 余颖;支持复合区域管理的软交换中号码分析和路由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4 郭玲;基于IPSWITCH平台的语音信箱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5 顾圣晔;河南网通基于NGN方式的固网智能化研究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罗立刚;融合短信能力的即时消息服务器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刘凯;下一代网络软交换设备设计与实现[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段二江;软交换组网及其增值业务的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杨晓艳;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徐培文;基于SLA基础的软交换技术与下一代运营支撑系统的融合[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2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752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c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