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FT-C55LP地址数据流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7-14 02:12
【摘要】: FT-C55LP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16位定点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采用了超哈佛存储结构,具有1条程序总线和5条数据总线,内部采用了12栈的超深度流水线,具有完整的流水线硬件冲突保护机制。为了使硬件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能,FT-C55LP专门设计了包括数据地址产生部件和辅助ALU在内的地址数据流单元,大大加强了芯片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本文在深入研究FT-C55LP指令集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按照自顶向下的方法详细讨论了其地址数据流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地址产生部件产生FT-C55LP所有指令的访存地址,是流水线能够正确运行的基础,它的实现取决于FT-C55LP所设计支持的寻址模式。本文对DSP的典型核心算法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DSP专用寻址模式设立的意义和可得到的好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FT-C55LP的寻址模式,然后对数据地址产生部件进行了相应的硬件设计与实现,它包含三个数据地址产生器,每个周期最多可以从存储器读三个操作数或写两个操作数。在设计中,本文仔细考察了指令的并行性,并以此为根据设计了相应的硬件并行使用规则和硬件复用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静态功耗。 本文增加辅助ALU的原因基于以下两个事实:首先,根据对一款没有辅助ALU的芯片TI C5410 DSP指令行为进行的分析,发现其中存在大量从40位向16位的转换写入操作;其次,数据地址产生部件可以支持单周期内的指令双发射。辅助ALU主要是对一些大部分在地址数据流单元内的16位寄存器进行操作,故该ALU也在地址数据流单元内部实现。本文根据辅助ALU所支持的功能进行了硬件的设计与实现。由于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可以在主ALU执行指令的时候并行执行,或者被调度给功耗较低的ALU执行,所以该ALU的存在可以使指令集的并行性大为增加,并有效的降低系统功耗。 最后本文对地址数据流单元进行了模块级和部件级的功能验证,并在验证过程中进行了代码覆盖率和功能覆盖率统计,验证结果表明地址数据流单元的设计符合FT-C55LP的设计要求,功能完全正确。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P332
【图文】:

定律,地址计算


图 1.1 方进定律流单元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集型应用,伴随着频繁的数据访问,数据地址在地址计算上作特殊考虑,有时计算地址的时间因此,DSP 中通常都含有支持地址计算的算术址产生器与 ALU 并行工作,使得地址计算不再明,使用独立的 AGU 可使流水线效率提高到 1.执行速度。FT-C55LP 地址数据流单元的一个主生成,其内部集成了三个不同数据地址产生器,操作数的存取,最多可以在 1 个周期内进行 3 并减少代码量。速度,可以在 CPU 内设置多个并行操作的功能生器等。TMS320C6000 系列芯片的 CPU 内部和 6 个 ALU,这些功能部件可以最多在 1 个周

流程图,级设计,典型设计,流程


计过程的自动化,这就是 EDA 技术,它代表了当。近年来业界普遍应用的 EDA 工具已经有了较高人员的概念构思以高层次描述的形式输入到EDA完成整个设计,此外还有专门的综合优化工具,能够获得较大的优化[11]。 技术的迅猛发展,RTL 级设计方法也开始大行其计,设计人员按照“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对整划分,不再需要通过门级原理图来描述电路,而语言(HDL)进行功能描述即可,最后通过综合法,设计人员就可以摆脱电路细节的束缚,把精力的构思上。同时可以把新概念迅速转化成为产品并且由于在设计中只定义了系统的行为特性,不库的支持下,利用综合优化工具可以将高层次描网表。这种设计方法的典型流程图如图 1.2 所示[

结构框图,总体结构


于向 CPU 传输数据,2 条 16 位的数据总线和 2 条 24 位的地址总线用于从CPU 传输数据;1 个指令缓冲区和 1 个独立的取出机制,因此,取指独立于其他的 CPU 动作;具有如下的计算单元:1 个 40 位的算术逻辑单元(ALU)、1 个 16 位的ALU、1 个 40 位的移位器、2 个乘法累加器(MAC)。在一个周期内,每个 MAC 可执行一次 17 位乘 17 位的乘法运算(分数或整数)和一次带有可选的 32/40 位饱和度的 40 位加法或减法运算;1 条受保护的指令流水线,流水线保护机制在必要的时候插入等待周期以防止读写操作脱离预期顺序;数据地址产生部件支持线性寻址、循环寻址和位反转寻址;中断控制逻辑可以屏蔽某些可屏蔽的中断。FT-C55LP CPU 的结构框图如图 2.2 所示[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宗先,赵日华,李勇,徐近沛;一个实时语音识别实验系统的结构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2 莫玮;于英民;;一种新型全数字化测试仪器[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1990年02期

3 张葵;;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构[J];军事通信技术;1990年04期

4 晓云;;TI要发财 2007年全球DSP需求达500亿美元[J];每周电脑报;1997年35期

5 ;小“芯”有好处 DSP作MultiVoice网关处理器[J];每周电脑报;1998年44期

6 葛桂芳,何晓燕,张雪申;基于DSP的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自动化仪表;2000年04期

7 孟逢逢,蒋建国;DSP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微处理机;2000年03期

8 盛;;几种实时系统使用的DSP[J];电子测试;2001年04期

9 吉敬华,孙玉坤,赵文祥,黄振跃;基于DSP的全数字电机控制器的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3年10期

10 刘轶,陈明,刘宗玉;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航空发动机参数采集系统设计[J];测控技术;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泽群;;DSP芯片测试向量生成方法[A];第一届中国微电子计量与测试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许卓兵;刘春宁;田蔚风;金志华;;基于DSP的全姿态挠性陀螺寻北仪[A];2001年飞行器惯性器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汪向阳;张云峰;;基于双DSP的图像处理系统硬件设计[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邹积涛;白山;刘一恒;;潜油式永磁同步直线抽油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张春;王志华;;DSP系统的系统内编程的实现[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6 商斌梁;张振仁;;柴油机智能诊断仪的研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7 华学明;吴毅雄;张勇;焦馥杰;;数字信号处理器在焊接电源中的应用前景[A];第五届21世纪中国焊接技术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3年

8 耿忠庆;;DSP在逆变焊接电源中的应用[A];第五届21世纪中国焊接技术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3年

9 杨霞;杨波;杜继光;;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设计[A];第十三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桂菊;赵建;;基于大面阵摄像机的多处理器跟踪系统的设计[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军;星上数字信号处理器[N];中国航天报;2001年

2 田学科;光数字信号处理器创惊人速度[N];科技日报;2003年

3 冯军;摩托罗拉和朗讯科技推出数字信号处理器核心[N];科技日报;2000年

4 ;DM270实现VGA摄像[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王小庆;国内厂商与TI共推2.5代移动产品[N];中国电子报;2000年

6 记者 陈斌;创新为PC装备5.1声道[N];计算机世界;2000年

7 ;东进:D1280Nc[N];计算机世界;2002年

8 ;IP电话解决方案[N];科技日报;2000年

9 计育青;LSI逻辑:从DSP到ZSP[N];中国电子报;2004年

10 邸允柱;ADI:主打SoftFone平台[N];中国电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毅;数字广播接收机的软件无线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章健;原子力与光子扫描隧道组合显微镜功能性样机[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香平;基于复合颜色空间与时空域的视频车辆监控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郑德春;DSP可测性、测试方法和平台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延军;面向特定应用的指令集处理器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6 麦宋平;一种双模人工耳蜗系统及其低功耗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设计[D];清华大学;2009年

7 邓学欣;开放式故障诊断构架及动态测试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肖继学;基于累加器的DSP数据通路的内建自测试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王雷;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杜志强;高响应短行程直线直流电机的建模、控制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新宇;100MHz数字存储示波表样机的研究与试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焱;基于并行DSP的VLSI功能测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周洁;局域网环境下音频认证水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刘为超;G.729语音编码算法研究及其DSP的实现[D];湖南大学;2005年

5 刘述喜;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交流变频电力测功机控制方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刘丽丽;基于μC/OS-Ⅱ的多轴运动控制器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王文静;基于DSP的数字化UPS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张丽萍;先进飞机电气系统控制与管理系统远程终端硬件平台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赵秀玲;基于定点DSP的FIR数字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强;基于反推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仿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4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754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c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