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计算的单片机并行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P368.12
【图文】:
枷.!!l一个乌谁幸锄鳞簿夔----一一图1一 1DNA分子结构DNA分子是由两条互补成双螺旋结构相互缠绕的单链DNA所构成。每条单链DNA都是由众多的脱氧核糖核昔酸线性聚合而成。每个脱氧核糖核普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脱氧核糖核昔酸中的含氮碱基主要有4种:腺嗓吟A、胞嗜陡C、胸腺嚓睫T、鸟嗓吟G。由含氮碱基的不同,形成了DNA中的4种不同的脱氧核糖核普酸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配对关系。含有A的脱氧核糖核普酸可以和含有T的通过氢键互补配对,而含有G的可以和含有C的互补配对,从而成为双螺旋结构和生物体遗传的物质基础。碱基对的不同排列顺序就形成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而双螺旋结构则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可靠性。DNA计算是一种以DNA与相关的某些生物酶等作为最基本材料的、基于某些生化反应原理的一种新型的分子生物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DNA特殊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规律进行信息编码,把要运算的对象映射成DNA分子链,在生物酶的作用下,生成各种数据池 (datapool),然后按照特定的规则将原始问题的数据运算高度并行地映射成DNA分子链的可控的生化过程
图2并xc2s200一6pqZos内部结构SPartanH主要包括cLBs,FO块,RAM块和可编程连线。在Spartann中,一个CLB包括2个Sliees。SlieeS结构如图2一5所示。每个Sliees包括两个LUT,两个触发器和相关逻辑。Slices可以看成是SPartann实现逻辑的最基本结构。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 场场 场场纂纂 纂纂纂纂纂长长支 支支控控 控控控控控控 555一一一一一丝 OOOOO馨馨 馨 馨馨口白 白口口 ...泞爱 爱爱 爱 爱 爱爱你 你,,,,,,出代 1111111111111饭仁 仁 nnnnnnnnnnnnnnnnn日日日 日日.匕勿 勿 勿 ...........................................门 门门 门不不 不 不 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 荡荡荡门门门门阵 阵尸 尸 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 剃剃剃 剃门门日 日门 门 镬镬镬 镬镬镬镬镬镬镬镬镬镬镬镬 ··比 比比 比 比 比 比比比比比比”””””””翼。 。。 。 。 。 。。 SSS。 。。襄 襄襄 襄 襄襄襄襄襄襄襄襄襄襄襄 0OOO.............
口口口口口口卜 0LOGIC图2并xc2s200一6pqZos内部结构SPartanH主要包括cLBs,FO块,RAM块和可编程连线。在Spartann中,一个CLB包括2个Sliees。SlieeS结构如图2一5所示。每个Sliees包括两个LUT,两个触发器和相关逻辑。Slices可以看成是SPartann实现逻辑的最基本结构。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 场场 场场纂纂 纂纂纂纂纂长长支 支支控控 控控控控控控 555一一一一一丝 OOOOO馨馨 馨 馨馨口白 白口口 ...泞爱 爱爱 爱 爱 爱爱你 你,,,,,,出代 1111111111111饭仁 仁 nnnnnnnnnnnnnnnnn日日日 日日.匕勿 勿 勿 ...........................................门 门门 门不不 不 不 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进 荡荡荡门门门门阵 阵尸 尸 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控 剃剃剃 剃门门日 日门 门 镬镬镬 镬镬镬镬镬镬镬镬镬镬镬镬 ··比 比比 比 比 比 比比比比比比”””””””翼。 。。 。 。 。 。。 SSS。 。。襄 襄襄 襄 襄襄襄襄襄襄襄襄襄襄襄 0OOO.............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扬;周亮;曹刚;任彦海;;装配序列规划的DNA计算及其仿真[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李振超;;纠错码理论在DNA计算编码中的应用进展[J];福建电脑;2011年05期
3 朱越;;基于DNA的连续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2期
4 宋勃升;殷志祥;甄诚;华程;;DNA自组装的可满足性问题模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年09期
5 吴琼之;南方;张峰;;并行DSP系统软件调试器设计与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6 付媛媛;张大方;向旭宇;;基于人工鱼群的DNA编码序列组合优化算法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朱清妍;李锡辉;;DNA计算原理在NP-完全问题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6期
8 杨占龙;陈航;王新宏;马艳;戚茜;杨虎;;基于DSP的鱼雷声自导实时仿真系统[J];电声技术;2011年05期
9 姜涛;张云伟;何芳;;基于流处理器的图像灰度变换并行处理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1年02期
10 王丽萍;潘伟;;一种无特征提取的自然场景图像分类新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郝林;;DNA遗传信息模型在生产调度问题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刘洪宇;游自立;霍家佳;张文政;;DNA编码的计算机筛选策略研究[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何磊;许盛柯;李树青;方棣棠;;基于DSP并行处理系统的实时语音识别[A];第五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唐锦春;姚坚;;工程结构分析中的并行计算方法[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5 张霆;蔡体菁;;基于PC/104总线的主从分布式多DSP并行处理系统[A];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5年
6 霍家佳;游自立;刘洪宇;;DNA编码技术探讨[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晓梅;王盛慧;金星;张袅娜;;一种新型计算方法:DNA计算[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雷;杨大地;刘冬兵;刘凌晨;;DNA遗传算法在M-TSP问题中的应用[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宝利;李昌立;关定华;;汉语人机对话系统中基于浮点DSP芯片TMS320C40的高速并行处理系统[A];第三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王荣博;陈栋;蔡龙;;基于VME和USB总线的多模块通用并行处理系统设计[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剑峰;开发DNA的计算潜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2 陈细木;顶尖科学家眼中的未来IT(上)[N];电脑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李万刚;基础科研拒绝浮躁[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周游;生物计算机:“试管”里的奇迹[N];计算机世界;2004年
5 本报记者 何进伟;国产“深红”一探[N];网络世界;2002年
6 叶平;DNA电脑的实现不是科学幻想[N];大众科技报;2005年
7 道平;IT史话 DNA计算机发展之路(上)[N];电脑报;2004年
8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郝柏林;对待基础研究要力戒目光短浅[N];光明日报;2002年
9 徐彬;DNA计算机离我们究竟有多远?[N];南方周末;2004年
10 胡德荣;我国首台计算机问世[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淑栋;四类DNA计算模型中一些理论与应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董亚非;若干DNA计算粘贴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高昆;基于DSP并行处理系统的虚拟仪器设计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赵健;几种DNA计算模型及其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曲惠琴;DNA计算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陶吉利;基于DNA计算的遗传算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钱璐璐;DNA自组装在分子计算和纳米技术等方面应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张征;分子下推自动机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凤月;0-1规划和排课表问题的DNA计算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肖灿文;基于k-ary n-cube网络的高效通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宏;人工神经网络的DNA计算模型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 杨锐;基于DNA计算的单片机并行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杨U
本文编号:2763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763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