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下湖可回收式探测器测控系统研制
发布时间:2020-08-12 16:53
【摘要】:南极大陆的冰层底下存在着冰下湖,冰下湖与外界隔绝,其独特的水环境可能提供了微生物进化以及地球古气候的信息。为探索这些科学问题,需要直接获取冰下湖湖水样品。通过冰下湖探测器可实现对湖水的采样与观测。本文结合课题来源背景,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设计了一种南极冰下湖可回收式探测器测控系统。主要由冰下分布式随钻测控系统、高压电力传输系统、冰面测控系统上位机软件三个部分组成。冰下随钻测控分布式测控系统是基于STM32F103单片机,使用RS485总线的嵌入式系统,主要完成钻具中传感器数据采集、对钻具内置绞车控制、以及基于电力线载波技术与上位机软件通信。高压电力传输系统负载高压大功率电力传输。冰面测控系统上位机主要用于实时接收、显示系统关键参数,也可向随钻测控系统发送控制指令。论文的主要内容由5个部分组成:系统整体方案设计、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系统调试。本文首先确定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将总体方案划分为多个子方案进行设计,然后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其中电路设计包括主控制电路、以及各种传感器系统组成的从机电路。系统软件设计分为冰下嵌入式软件设计和冰面上位机软件设计。调试阶段主要搭建了系统测试平台,完成了加热控制系统测试、随钻测控系统测试、载波通信系统测试、传感器系统测试,以及全系统的高低温测试。本文研制出一套用于南极冰下湖的可回收式无污染探测器测控系统,该系统已经在实验室内完成了环境模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在零下40摄氏度低温情况下稳定可靠运行,满足极地恶劣工作环境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68.1;P941.61;TP311.52
【图文】:
1.3.1南极冰下湖探测器国内外发展现状逡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南极冰下湖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现有充分证据表明,在逡逑南极冰盖下有400多个冰下湖泊分布如图1.1所示W,南极冰下湖代表了多样且未^u发的水体逡逑环境,且需要大量的科学规划,工程开发。其中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提出了各自不同方案,逡逑但都有一定的缺点。逡逑图I」南极冰下湖分布图逡逑(1)俄罗斯冰下湖ICE-SHEET钻孔方法逡逑2012年2月5日,俄罗斯南极东方沃斯托克站深入钻探内陆冰盖(俄罗斯一个多年的项逡逑目)首次进入冰下湖,冰下湖约4000米深,位于沃斯托克站正下方[6】。这项复杂的技术引起逡逑了人们的兴趣。问题是冰川的‘干’钻井对于探测器钻探500m的深度是可能的,若超过这个深逡逑度冰盖压力会使得钻孔直径变窄,而且这个过程会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为平衡压力逡逑需要在钻井中使用不可冻结、密度近水的钻井液,最广泛使用的钻井液是煤油的混合物和氟逡逑利昂,使用的钻井液的问题是可能会引起对南极地区的污染。逡逑r邋p逡逑iTi邋t邋TB1逡逑图1.2俄罗斯冰下湖探测器逡逑2逡逑
1.3.1南极冰下湖探测器国内外发展现状逡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南极冰下湖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现有充分证据表明,在逡逑南极冰盖下有400多个冰下湖泊分布如图1.1所示W,南极冰下湖代表了多样且未^u发的水体逡逑环境,且需要大量的科学规划,工程开发。其中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提出了各自不同方案,逡逑但都有一定的缺点。逡逑图I」南极冰下湖分布图逡逑(1)俄罗斯冰下湖ICE-SHEET钻孔方法逡逑2012年2月5日,俄罗斯南极东方沃斯托克站深入钻探内陆冰盖(俄罗斯一个多年的项逡逑目)首次进入冰下湖,冰下湖约4000米深,位于沃斯托克站正下方[6】。这项复杂的技术引起逡逑了人们的兴趣。问题是冰川的‘干’钻井对于探测器钻探500m的深度是可能的,若超过这个深逡逑度冰盖压力会使得钻孔直径变窄,而且这个过程会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为平衡压力逡逑需要在钻井中使用不可冻结、密度近水的钻井液,最广泛使用的钻井液是煤油的混合物和氟逡逑利昂,使用的钻井液的问题是可能会引起对南极地区的污染。逡逑r邋p逡逑iTi邋t邋TB1逡逑图1.2俄罗斯冰下湖探测器逡逑2逡逑
1.3.1南极冰下湖探测器国内外发展现状逡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南极冰下湖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现有充分证据表明,在逡逑南极冰盖下有400多个冰下湖泊分布如图1.1所示W,南极冰下湖代表了多样且未^u发的水体逡逑环境,且需要大量的科学规划,工程开发。其中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提出了各自不同方案,逡逑但都有一定的缺点。逡逑图I」南极冰下湖分布图逡逑(1)俄罗斯冰下湖ICE-SHEET钻孔方法逡逑2012年2月5日,俄罗斯南极东方沃斯托克站深入钻探内陆冰盖(俄罗斯一个多年的项逡逑目)首次进入冰下湖,冰下湖约4000米深,位于沃斯托克站正下方[6】。这项复杂的技术引起逡逑了人们的兴趣。问题是冰川的‘干’钻井对于探测器钻探500m的深度是可能的,若超过这个深逡逑度冰盖压力会使得钻孔直径变窄,而且这个过程会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为平衡压力逡逑需要在钻井中使用不可冻结、密度近水的钻井液,最广泛使用的钻井液是煤油的混合物和氟逡逑利昂,使用的钻井液的问题是可能会引起对南极地区的污染。逡逑r邋p逡逑iTi邋t邋TB1逡逑图1.2俄罗斯冰下湖探测器逡逑2逡逑
本文编号:2790785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68.1;P941.61;TP311.52
【图文】:
1.3.1南极冰下湖探测器国内外发展现状逡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南极冰下湖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现有充分证据表明,在逡逑南极冰盖下有400多个冰下湖泊分布如图1.1所示W,南极冰下湖代表了多样且未^u发的水体逡逑环境,且需要大量的科学规划,工程开发。其中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提出了各自不同方案,逡逑但都有一定的缺点。逡逑图I」南极冰下湖分布图逡逑(1)俄罗斯冰下湖ICE-SHEET钻孔方法逡逑2012年2月5日,俄罗斯南极东方沃斯托克站深入钻探内陆冰盖(俄罗斯一个多年的项逡逑目)首次进入冰下湖,冰下湖约4000米深,位于沃斯托克站正下方[6】。这项复杂的技术引起逡逑了人们的兴趣。问题是冰川的‘干’钻井对于探测器钻探500m的深度是可能的,若超过这个深逡逑度冰盖压力会使得钻孔直径变窄,而且这个过程会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为平衡压力逡逑需要在钻井中使用不可冻结、密度近水的钻井液,最广泛使用的钻井液是煤油的混合物和氟逡逑利昂,使用的钻井液的问题是可能会引起对南极地区的污染。逡逑r邋p逡逑iTi邋t邋TB1逡逑图1.2俄罗斯冰下湖探测器逡逑2逡逑
1.3.1南极冰下湖探测器国内外发展现状逡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南极冰下湖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现有充分证据表明,在逡逑南极冰盖下有400多个冰下湖泊分布如图1.1所示W,南极冰下湖代表了多样且未^u发的水体逡逑环境,且需要大量的科学规划,工程开发。其中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提出了各自不同方案,逡逑但都有一定的缺点。逡逑图I」南极冰下湖分布图逡逑(1)俄罗斯冰下湖ICE-SHEET钻孔方法逡逑2012年2月5日,俄罗斯南极东方沃斯托克站深入钻探内陆冰盖(俄罗斯一个多年的项逡逑目)首次进入冰下湖,冰下湖约4000米深,位于沃斯托克站正下方[6】。这项复杂的技术引起逡逑了人们的兴趣。问题是冰川的‘干’钻井对于探测器钻探500m的深度是可能的,若超过这个深逡逑度冰盖压力会使得钻孔直径变窄,而且这个过程会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为平衡压力逡逑需要在钻井中使用不可冻结、密度近水的钻井液,最广泛使用的钻井液是煤油的混合物和氟逡逑利昂,使用的钻井液的问题是可能会引起对南极地区的污染。逡逑r邋p逡逑iTi邋t邋TB1逡逑图1.2俄罗斯冰下湖探测器逡逑2逡逑
1.3.1南极冰下湖探测器国内外发展现状逡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南极冰下湖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现有充分证据表明,在逡逑南极冰盖下有400多个冰下湖泊分布如图1.1所示W,南极冰下湖代表了多样且未^u发的水体逡逑环境,且需要大量的科学规划,工程开发。其中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提出了各自不同方案,逡逑但都有一定的缺点。逡逑图I」南极冰下湖分布图逡逑(1)俄罗斯冰下湖ICE-SHEET钻孔方法逡逑2012年2月5日,俄罗斯南极东方沃斯托克站深入钻探内陆冰盖(俄罗斯一个多年的项逡逑目)首次进入冰下湖,冰下湖约4000米深,位于沃斯托克站正下方[6】。这项复杂的技术引起逡逑了人们的兴趣。问题是冰川的‘干’钻井对于探测器钻探500m的深度是可能的,若超过这个深逡逑度冰盖压力会使得钻孔直径变窄,而且这个过程会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为平衡压力逡逑需要在钻井中使用不可冻结、密度近水的钻井液,最广泛使用的钻井液是煤油的混合物和氟逡逑利昂,使用的钻井液的问题是可能会引起对南极地区的污染。逡逑r邋p逡逑iTi邋t邋TB1逡逑图1.2俄罗斯冰下湖探测器逡逑2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廉小亲;张阳伟;郝宝智;段振刚;魏伟;;基于UcosⅡ系统的电气火灾远程监控系统[J];测控技术;2015年12期
2 郑明秋;;基于C#语言的面向对象编程特征研究与实现[J];通讯世界;2015年21期
3 赵亮;;RS485总线几个关键参数的理论研究[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4年06期
4 阳全;;基于LM358芯片的PWM滤波数模转换电路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年01期
5 冯子陵;俞建新;;RS485总线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12年20期
6 陈宏民;刘如奎;南喜祥;;用XTR105制作的温度变送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2期
7 孙传涛;吴杰长;张祚良;;基于VICOR二代模块的集控系统电源模块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4期
8 秦洋阳;林孙如;;用TPS54xx设计DC/DC转换电路[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08期
9 陈宝;;软件开发中的三层架构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6期
10 王岚;吴海强;孙卓君;;基于PWM滤波数模转换电路设计[J];应用科技;2007年10期
本文编号:2790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79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