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基
发布时间:2020-08-19 08:58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大学所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的融入了信息技术手段,教师的教学手段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传统教学,越来越多的线上课程加入课堂,学生的学习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培养,为学习专业课等后续课程以及将来深造起到坚实的基础作用。但公共基础课程具有知识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使得课堂教学传统而单一,因此,如何摆脱现有的教学现状,促进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从高职公共基础课中《计算机基础》课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需求出发,分析并整理有关混合学习的中外文献,结合本人从教多年所积累的经验,分析出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由问题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和高职院校办学特点,选取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中的计算机基础为研究课程,以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教学系统设计模型上分析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对计算机基础课进行混合学习的线上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把该设计应用于高职课堂的实践教学中,通过控制组和实验组两个班级的比较研究,对比两个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获得感、学习的参与度、协作学习的意识、探究活动的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和布置任务的完成情况七个方面,分析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出混合学习给传统教学带来的改变。在实践研究中发现设计的混合学习模式对传统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改善了现有的教学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学生课前基于目标的在线视频学习,以及课堂上互动性的讨论,这些都能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内、外进行主动探索学习,这将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能够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毕业后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在互联网+教育、大数据互通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入优质线上教学资源,构建良好的信息化校园环境,培养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而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也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34;TP3-4
【图文】:
赣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本研究选取两个相似的教学班级进行实验教学,对应用混合学习模式和传课堂教学进行比较研究,对比两者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等,分析两者的差异进而检验混合学习模式的有效性。1.6 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和文献整理进行综述,由此确定究的主题和方向,分析调查问卷找出问题所在,看是否符合研究假设,并对问进行分析,找到相应的对策,最后检验这种混合学习能否解决当前教学过程中到的一些问题,以此在实践教学中得出混合学习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赣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教学内容以及通过什么手段进行传递,还要考虑到采取么效能,传递的成本是多少。第四步是如何进行学习的设专家制定一个混合学习计划,并围绕计划进行教学设计。持策略,完成整个混合学习的活动要采取得而学习支持。制定和实施,并在教学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加以观察,记录中的每一个项目,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加以记录,以便反馈是对混合学习进行学习评价,运用混合学习后课堂教学是效果进行必要的教学评价,评价一般由诊断性评价、形成成。最后一步是通过反馈意见进行修订学习,根据评价分并做出相应的修改。
图 2-2 混合学习课程设计模式[1]混合学习应用现状研究对混合学习的研究也有较多,比较具代表性的有 Khan 教的结构,它设计的混合学习模型形状是八边形的结构,这八大要素,这八个要素分八个模块共同组成这个混合学学习设计所涵盖的,对混合学习的设计、开发及评价有指。,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0
本文编号:2796886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34;TP3-4
【图文】:
赣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本研究选取两个相似的教学班级进行实验教学,对应用混合学习模式和传课堂教学进行比较研究,对比两者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等,分析两者的差异进而检验混合学习模式的有效性。1.6 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和文献整理进行综述,由此确定究的主题和方向,分析调查问卷找出问题所在,看是否符合研究假设,并对问进行分析,找到相应的对策,最后检验这种混合学习能否解决当前教学过程中到的一些问题,以此在实践教学中得出混合学习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赣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教学内容以及通过什么手段进行传递,还要考虑到采取么效能,传递的成本是多少。第四步是如何进行学习的设专家制定一个混合学习计划,并围绕计划进行教学设计。持策略,完成整个混合学习的活动要采取得而学习支持。制定和实施,并在教学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加以观察,记录中的每一个项目,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加以记录,以便反馈是对混合学习进行学习评价,运用混合学习后课堂教学是效果进行必要的教学评价,评价一般由诊断性评价、形成成。最后一步是通过反馈意见进行修订学习,根据评价分并做出相应的修改。
图 2-2 混合学习课程设计模式[1]混合学习应用现状研究对混合学习的研究也有较多,比较具代表性的有 Khan 教的结构,它设计的混合学习模型形状是八边形的结构,这八大要素,这八个要素分八个模块共同组成这个混合学学习设计所涵盖的,对混合学习的设计、开发及评价有指。,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阿习;张学军;朱敏;杨继林;;基于虚拟实验室的混合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07期
2 武法提;;论目标导向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3 敖谦;刘华;贾善德;;混合学习下“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3期
4 金一;王移芝;刘君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1期
5 燕菊维;周会娟;燕鲲鹏;;混合式学习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12年05期
6 李娟;;“理实一体化”实验室建设的探索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2期
7 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8 张杰;;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9 彭文辉;杨宗凯;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0期
10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本文编号:2796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796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