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多端口SRAM的测试与诊断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10:50
【摘要】:嵌入式SRAM是片上系统(SoC)中集成度最高的元器件,且SoC的支配主体也从逻辑部件转变为存储器,多端口SRAM能通过不同的端口对存储单元进行同时存取,被大量应用在各种SoC中。因此研究嵌入式多端口SRAM的内建自测试、自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实现故障修复,提高SoC成品率的关键技术。 本文以嵌入式多端口SRAM的内建自测试与内建自诊断技术为研究内容。首先,介绍了嵌入式存储器内建自测试、自诊断技术的研究背景、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其次,为快速测试嵌入式多端口SRAM端口间的故障,提出一种基于结构故障模型的故障测试算法:w-r算法和w-w算法。w-r算法由March C-算法扩展得到,即让一个端口执行March C-算法的同时另一个端口于偏移量为±2的地址并行执行伪读操作,能有效测试两个读端口及一个读端口与一个写端口之间的故障,并考虑存储器的规则结构给出了其简化算法;w-w算法可有效激发两个写端口之间的各种故障,并使之适用于不同物理布局的存储器,在保证时间复杂度合理的前提下提高了端口间的故障覆盖率。然后,为详细诊断嵌入式多端口SRAM的端口间故障,又提出一个高效的多端口SRAM故障诊断算法DDA,此算法由WDDA和BDDA两部分组成,能分别详细地诊断字线间和位线间的故障类型及位置,为故障修复以及存储器的生产制造提出恰当建议。最后,通过将故障注入到32×8位的双口SRAM中,运用构建的内建自测试(BIST)系统执行算法,仿真实验表明:一旦故障被测试算法检测出来,DDA算法能详细定位故障类型和位置,验证了其时间复杂度低,具有100%的端口间故障覆盖率及详细的故障类型诊断,实现了对嵌入式多端口SRAM快速测试、详细诊断的功能。 整个系统运用VHDL编码实现,利用Xilinx ISE集成的XST工具综合,调用ModelSim SE软件进行时序仿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P333
【图文】:

多端口SRAM的测试与诊断技术研究


左故哭太c 尸由的冲L511}壮

结构框图,双端口SRAM,结构框图,双端口


端口 SRAM 的故障测试展开研究,所以先介绍双端口 SRAM统的认识。双端口 SRAM 包括与时钟异步的类型和与时钟同M 在从左右两个端口向同一地址访问发生冲突时,利用 BUSY型双端口 SRAM 的各引脚信号都是利用时钟进行采样操作,不。本文介绍异步类型双端口 SRAM 的工作原理,如图 1.2 所

双端口SRAM,存储单元


有的器件将赋予 LEFT 端口访问的权限,而向有的器件会赋予 RIGHT 端口访问的权限,而向 LEFT 端(M/S)信号功能,以从属器件追随主器件的仲裁功能的RAM 允许通过两个端口同时对存储单元进行存取,它的存倍。目前,这种存储器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多处理器系统、当中,另外在不同时钟域下的数据通信等场合也得到了广介绍电路存储数据,通过在字线和位线上施加电压和电流可以不同,SRAM 主要有 3 种形式的存储单元[5]:采用 PMO利用大电阻 HRL(high resitive load)作负载的存储单元ransistor)作负载的存储单元。用电阻作负载的存储单元静的场合。用薄膜晶体管作负载可减小单元面积,但电流驱压上应用较为广泛。本文简单介绍标准 8 管 CMOS 型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凌,李刚;C8051与SRAM的高速接口[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2年06期

2 王洪杰;8路输出3段时间控制自动开关机系统[J];广播与电视技术;1999年12期

3 魏安全;单片机系统RAM随机数据存储器数据的掉电保护技术[J];微型机与应用;1999年07期

4 杨柳 ,夏宇闻;一种基于MCU内部Flash的在线仿真器设计方法[J];电子技术应用;2001年11期

5 王云景,鲁毅钧;硬件控制的8k×8 SRAM/EEPROM U630H64原理及接口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1998年04期

6 刘太明,郭怡倩;串行SRAM-X24C45芯片在针板自动冲床系统中的应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1年04期

7 袁文国;多片大规模可编程器件的配置应用——基于ALTERA器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8 谭延良;串行SRAM-X24C45芯片在高速冲槽机系统中应用[J];机械与电子;2001年04期

9 沈庆伟;微型计算机系统中Cache的结构及性能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胡江涛;个人计算机主存储器的发展及其容量的扩充[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琪;裘燕锋;;片上SRAM内建自测试的实现方法[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邢克飞;何伟;周永彬;杨俊;;SRAM型FPGA单粒子翻转的高效无中断检测与修复技术[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3 刘客;李振涛;李勇;邢座程;;一种电流模式敏感放大器及其在SRAM的应用[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高博;余学峰;任迪远;李豫东;崔江维;李茂顺;李明;王义元;;SRAM型FPGA器件总剂量辐射损伤效应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田文波;章斌;;基于SRAM的XILINX FPGA单粒子翻转的测试和试验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林;朱建华;项传银;黄好城;阮爱武;;一种基于SRAM的FPGA互联资源测试方法的研究[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7 罗尹虹;郭红霞;陈伟;姚志斌;张凤祁;郭刚;苏秀娣;陆虹;;2k SRAM重离子微束单粒子翻转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赵凯;高见头;杨波;李宁;于芳;刘忠立;肖志强;洪根深;;CMOS SOI SRAM电路的抗单粒子能力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唐民;;超深亚微米SRAM和Flash存储器的辐射效应[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于跃;郭旗;任迪远;李鹏伟;;静态随机存储器抗总剂量辐射性能筛选在线测试系统[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作者 八戒;未来CPU缓存的主角[N];电脑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政;“技术秀”大戏开幕[N];中国电子报;2002年

3 闫书强;不会消失的“0”和“1”[N];电脑报;2009年

4 何小明;日本厂商联合开发多芯片快闪存储器组件[N];中国电子报;2001年

5 ;持续发展的台湾半导体设计业[N];中国电子报;2001年

6 ;富士通闪存与ISSI内存联姻[N];中国电子报;2002年

7 何小明;移动通信激活新型元器件[N];中国电子报;2002年

8 王迅;韩国将批量生产纳米级芯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所研究员 吴康迪;半导体巨头推动工艺研发进程 32纳米芯片接近实用[N];中国电子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冯晓伟;MCU:高数位产品增速加快[N];中国电子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郑丹丹;嵌入式CPU的纳米尺度SRAM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景乃锋;面向SRAM型FPGA软错误的可靠性评估与容错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丁李利;基于电路级仿真方法的SRAM型FPGA总剂量效应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4 王忠明;SRAM型FPGA的单粒子效应评估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5 吕冬明;基于自主嵌入式处理器的半自定制物理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余辉龙;CMOS一体化相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7 李博;固态硬盘写效率及能耗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谈恩民;数字电路BIST设计中的优化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丁潜;集成电路软错误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河坤;多端口SRAM的测试与诊断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徐雅男;90nm工艺高速低功耗SRAM的设计[D];复旦大学;2010年

3 胡明浩;抗辐照4K×32bit SRAM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振;抗辐射加固SRAM设计与测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康颖;支持异构并行多处理器的SRAM控制接口模块的设计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晏莎莎;低功耗高稳定性八管SRAM单元电路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龙娟;高速低功耗SRAM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吴晨;基于数据保持电压的低功耗SRAM设计[D];苏州大学;2011年

9 张家胜;65nm工艺下嵌入式SRAM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仇名强;65nm高性能SRAM体系架构及电路实现[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9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799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4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